一种极耳剪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77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剪切装置,包括备料盘、导辊、测距装置、极耳剪切装置和夹紧装置。本方案提供的极耳剪切装置利用极耳剪切装置对极耳进行剪切,代替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剪切的方式,降低了极耳剪切的人工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极耳剪切的效率。另一方面,极耳的剪切长度由测距装置检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剪切的方式,减少了极耳剪切尺寸偏差问题的出现,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An ear cut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g cutting device, including stock plate, guide roller, a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the lug shearing device and clamping device. This program provides the lug cutting device using lug cutting device to cut the lug, replac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manual shearing mode,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hear lug,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ug shear. On the other hand, the length of shear tab by measuring device det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manual shear mode in the prior art, reduce the shear lug size deviation problem, so a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剪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极耳剪切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各大电池厂商都在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能。动力电池中电芯是标准产品,极耳长度也采用标准尺寸,但是动力电池的生产工艺不同要求极耳的长度尺寸不同。极耳长度剪切是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对极耳进行剪切,造成极耳剪切的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操作易出现偏差,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影响极耳的剪切质量。因此,如何降低极耳剪切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极耳剪切的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剪切装置,以降低极耳剪切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极耳剪切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耳剪切装置,包括:备料盘,所述备料盘的外圆周缠设有待剪切的极耳;导辊,所述导辊上设置有与所述极耳配合的第一导向凹槽;用于测定极耳剪切长度的测距装置;与所述测距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切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极耳剪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耳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备料盘(1),所述备料盘(1)的外圆周缠设有待剪切的极耳;导辊(2),所述导辊(2)上设置有与所述极耳配合的第一导向凹槽;用于测定极耳剪切长度的测距装置(3);与所述测距装置(3)通信连接用于切断所述极耳的极耳剪切装置;夹紧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4)夹紧所述极耳的端部,所述夹紧装置(4)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拉动所述极耳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备料盘(1),所述备料盘(1)的外圆周缠设有待剪切的极耳;导辊(2),所述导辊(2)上设置有与所述极耳配合的第一导向凹槽;用于测定极耳剪切长度的测距装置(3);与所述测距装置(3)通信连接用于切断所述极耳的极耳剪切装置;夹紧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4)夹紧所述极耳的端部,所述夹紧装置(4)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拉动所述极耳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辊(2)与所述测距装置(3)之间用于压紧和传递所述极耳的压紧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开设有用于导向所述极耳的第一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方用于将所述极耳压紧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第一压板(5),所述第一压板(5)通过第一气缸的驱动上下运动;与所述第一托板沿同一直线布置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上开设有用于导向所述极耳的第二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板上方用于将所述极耳压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第二压板(6),所述第二压板(6)通过第二气缸的驱动上下运动;第三气缸(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宏樊树根邱长文陈志辉谢陈亮肖一帆廖天裕周素仰何建安邓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