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721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辅助辊结构包括支撑跨板(1),所述支撑跨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左辅助辊单元(2)和右辅助辊单元(3);对于所述左辅助辊单元(2),包括: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连接轴(6)、辅助辊单元(7)、横向位移调整单元(8)和上下支撑板角度调整单元(9)。优点为:(1)无论试件尺寸如何,只需旋转横向位移螺栓,侧辊装配体可在侧辊支撑跨板上移动,从而避免多次拆装对于机架带来的磨损以及减少工时的浪费,降低了实验成本。(2)还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工时的优点。

Structure and adjusting method of auxiliary roll for large angle adjustment of roll forming ang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ller bending angle can be adjusted by the auxiliary roller structure and adjustment method of the auxiliary roller structur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1), cross the support across the board (1) on both sides of th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uxiliary roller unit (2) and right auxiliary roller unit (3); for the the left auxiliary roller unit (2), including: the support plate (4),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5) and a connecting shaft (6), the auxiliary roller unit (7),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adjustment unit (8)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pporting plate angle adjusting unit (9). Advantages: (1) no matter how the specimen size, simply rotate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bolt, a side roller assembly can support the move across the board in the side roller, so as to avoid wear and repeated disassembly for rack bring waste to reduce working hours, reduce the cost. (2)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and saving working hou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弯成型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辊弯成形工艺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将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地进行横向弯曲,以制成特定断面型材的塑性加工工艺。利用辊弯成形工艺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强度极限、屈强比值、塑性、冲击韧性、回弹量和其他辊弯成形工艺性能指标。在实际的辊弯成形工艺中,控制材料的回弹量对板金属成形精度影响很大。现有的辊弯成形工艺,由于成形板料材料、厚度的不同,其成形之后的回弹量往往差异很大,特别是对于新型高强钢板料,其回弹量很难用有限元仿真做出可信的结果用以指导辊形及模具的设计。因此,当需要成形定截面板材时,回弹量难以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给成形带来不便和困难。因此,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包括支撑跨板(1),所述支撑跨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以及调节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跨板(1),所述支撑跨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左辅助辊单元(2)和右辅助辊单元(3);对于所述左辅助辊单元(2),包括: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连接轴(6)、辅助辊单元(7)、横向位移调整单元(8)和上下支撑板角度调整单元(9);所述上支撑板(4)的一端和所述下支撑板(5)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6)可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辊单元(7)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4)上面;所述上下支撑板角度调整单元(9)包括:角度调节螺杆(9.1)、上摆动件(9.2)、上转轴(9.3)、上卡环(9.4)、下摆动件(9.5)和下转轴(9.6);其中,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弯成形角度可大范围调节的辅助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跨板(1),所述支撑跨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左辅助辊单元(2)和右辅助辊单元(3);对于所述左辅助辊单元(2),包括: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连接轴(6)、辅助辊单元(7)、横向位移调整单元(8)和上下支撑板角度调整单元(9);所述上支撑板(4)的一端和所述下支撑板(5)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6)可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辊单元(7)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4)上面;所述上下支撑板角度调整单元(9)包括:角度调节螺杆(9.1)、上摆动件(9.2)、上转轴(9.3)、上卡环(9.4)、下摆动件(9.5)和下转轴(9.6);其中,所述上支撑板(4)的另一端开设有第1凹槽(9.7),所述上摆动件(9.2)置于所述第1凹槽(9.7)的中心位置,所述上摆动件(9.2)的左右两侧通过所述上转轴(9.3)安装于所述第1凹槽(9.7)中,使所述上摆动件(9.2)可沿所述上转轴(9.3)在所述第1凹槽(9.7)中转动,进而调节所述上摆动件(9.2)的倾斜角度;在所述上摆动件(9.2)的轴向中心开设有光滑通孔;所述下支撑板(5)的另一端开设有第2凹槽(9.8),所述下摆动件(9.5)置于所述第2凹槽(9.8)的中心位置,所述下摆动件(9.5)的左右两侧通过所述下转轴(9.6)安装于所述第2凹槽(9.8)中,使所述下摆动件(9.5)可沿所述下转轴(9.6)在所述第2凹槽(9.8)中转动,进而调节所述下摆动件(9.5)的倾斜角度;在所述下摆动件(9.5)的轴向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包括上部光滑段(9.1.1)和下部螺纹段(9.1.2);其中,所述上部光滑段(9.1.1)的外表面光滑,其外径与所述上摆动件(9.2)的光滑通孔相匹配;所述下部螺纹段(9.1.2)具有外螺纹,所述下部螺纹段(9.1.2)的外螺纹与所述下摆动件(9.5)的螺纹通孔相匹配;在所述上部光滑段(9.1.1)和所述下部螺纹段(9.1.2)的相交位置,具有轴肩(9.1.3);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的下部螺纹段(9.1.2)的底端穿过所述下摆动件(9.5)的螺纹通孔,并向下延伸,并且,所述下摆动件(9.5)的螺纹通孔与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的下部螺纹段(9.1.2)螺纹连接;所述轴肩(9.1.3)紧靠于所述上摆动件(9.2)的底部,所述上部光滑段(9.1.1)的顶端穿过所述上摆动件(9.2)的光滑通孔,而向上延伸;在所述上部光滑段(9.1.1)的外部且紧靠所述上摆动件(9.2)的上表面,安装所述上卡环(9.4),一方面,所述上卡环(9.4)与所述上部光滑段(9.1.1)固定连接;另一方面,所述上卡环(9.4)和所述轴肩(9.1.3)紧固夹持所述上摆动件(9.2),进而限制所述上摆动件(9.2)沿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发生轴向位移;当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转动时,其下部与所述下摆动件(9.5)的螺纹通孔进行螺纹转动,所述下摆动件(9.5)沿所述下转轴(9.6)进行适应性转动,进而使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进行倾斜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当所述角度调节螺杆(9.1)进行倾斜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时,由于所述上摆动件(9.2)被所述上卡环(9.4)和所述轴肩(9.1.3)紧固夹持,因此,所述上摆动件(9.2)同步进行倾斜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并自适应性转动;当所述上摆动件(9.2)同步进行倾斜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时,带动所述上支撑板(4)进行倾斜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最终调整所述上支撑板(4)和所述下支撑板(5)之间的夹角;所述横向位移调整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上支撑板(4)、所述下支撑板(5)和所述辅助辊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振峰管延智纪婉婷杨莹杨明博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