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爬楼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86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爬楼轮椅,采用手轮、辅轮和转动架,手轮与滚轮同轴固定,滚轮转动时,手轮也同时转动,但辅轮此时并不与地面接触;需要爬楼时,将转动架转动至辅轮可完全接触地面的状态,上下台阶上各有一个辅轮,此时轮椅在台阶上存在着力点,朝台阶向上的方向滚动所述手轮,轮椅则向上移动,实现轮椅的爬楼功能;在爬楼过程中采用支撑杆位于轮椅后侧,对轮椅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轮椅的下滑,保证轮椅上楼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爬楼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身推动轮椅上楼的手动爬楼轮椅。
技术介绍
普通轮椅可以方便残疾人行走,但是当遇到台阶时轮椅便会受到限制,使残疾人的活动范围受到约束。相关技术中,履带式的爬楼轮椅通过设计履带前后的接近角和离开角以及履带机构的高度来实现轮椅的爬台阶能力。但履带跟地面接触时摩擦力较大,导致轮椅转向困难,即在转向时需要更大的力,履带还会损坏台阶的边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方便的手动爬楼轮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包括手轮、转动架、辅轮和滚轮;所述手轮与所述滚轮同轴连接,其直径小于所述滚轮直径;所述辅轮通过所述转动架固定在所述手轮上;所述转动架包括球体部分、横杆和侧杆,所述球体部分中心设有通孔,其对称两侧分别固定所述侧杆,所述横杆固定于两所述侧杆之间;所述手轮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辅轮固定于所述横杆上,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所述球体部分带动所述辅轮转动。优选地,所述通孔的上下表面对称均设有凹糟,所述手轮对应位置设置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固定所述转动架于所述手轮上。优选地,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爬楼轮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其特征是:包括手轮、转动架、辅轮和滚轮;所述手轮与所述滚轮同轴连接,其直径小于所述滚轮直径;所述辅轮通过所述转动架固定在所述手轮上;所述转动架包括球体部分、横杆和侧杆,所述球体部分中心设有通孔,其对称两侧分别固定所述侧杆,所述横杆固定于两所述侧杆之间;所述手轮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辅轮固定于所述横杆上,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所述球体部分带动所述辅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其特征是:包括手轮、转动架、辅轮和滚轮;所述手轮与所述滚轮同轴连接,其直径小于所述滚轮直径;所述辅轮通过所述转动架固定在所述手轮上;所述转动架包括球体部分、横杆和侧杆,所述球体部分中心设有通孔,其对称两侧分别固定所述侧杆,所述横杆固定于两所述侧杆之间;所述手轮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辅轮固定于所述横杆上,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架的所述球体部分带动所述辅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其特征是:所述通孔的上下表面对称均设有凹糟,所述手轮对应位置设置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固定所述转动架于所述手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架可绕所述手轮360°旋转,旋转方向与所述滚轮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不需要爬楼时,带动所述辅轮转动至所述手轮内侧;需要爬楼时,带动所述辅轮转动至所述手轮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爬楼轮椅,其特征是:两相邻所述辅轮间隔的距离为25cm~28cm;所述手轮的内径为51cm,外径为56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鹂赵权张雨林张厚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