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平专利>正文

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31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54
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包括支支撑杆A、加固杆A、万向轴、支撑杆B、支杆、压簧、动力输出杆、轴承、卡块、固定杆、加固杆B、支撑片、固定叉、连接轴、滑动轮、万向连接器、滑块、连杆A、连杆B、座椅板、固定卡块、支撑杆C、座椅扶手、椅背、支撑板A、电机A、轴、链轮A、链轮B、同步轮A、同步轮B、同步轮C、同步带A等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动力电机驱动,走行时完成实现螺旋行走轨迹,而不是直线轨迹,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运动精度高,安全性较好。螺旋轮组在其他走行机构中均没有被应用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只能在路面上应用,而对于残疾人、病人、年老体弱者却不能使用。目前残疾人应用较多的一般为电动爬楼轮椅,大多数是运用四杆机构或者行星轮等机构来实现上下楼梯的。行星轮轮椅结构简单,利用自锁机构保证轮椅在上下楼时不会倾倒。但在上下楼的时候,不能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运动精度差,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运动精度高,安全性较好的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支撑杆A、加固杆A、万向轴、支撑杆B、支杆、压簧、动力输出杆、轴承、卡块、固定杆、加固杆B、支撑片、固定叉、连接轴、滑动轮、万向连接器、滑块、连杆A、连杆B、座椅板、固定卡块、支撑杆C、座椅扶手、椅背、支撑板A、电机A、轴、链轮A、链轮B、同步轮A、同步轮B、同步轮C、同步带A、链条A、后驱动轴、后驱动轮、连杆、握杆、橡胶套、方向杆、车叉、轮轴、从动轮、活动环、软绳、支撑板B、电机B、电瓶、同步轮D、同步轮E、同步轮F、同步带B、轮轴、从动轮和链路C。其中,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A一端通过加固杆A相连,在两根支撑杆A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万向轴与支撑杆B的一端相连。在每根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杆,在每根支杆的外部均套接压簧,压簧的上端与支撑杆A、支撑杆B的底部相连。在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若干轴承,压簧的另一端穿过动力输出杆上的轴承,与卡块相连,卡块置于动力输出杆的下部。在每根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螺旋形的固定杆,在固定杆和动力输出杆之间通过加固杆B固定。在固定杆上设有支撑片,支撑片上固定连接若干固定叉,相邻固定叉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固定叉内设连接轴,连接轴穿过滑动轮的中部通孔,并与滑动轮固定连接。螺旋形的固定杆、动力输出杆、滑动轮、连接轴、加固杆B、支撑片和固定叉构成螺旋轮组,在每根支撑杆A的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螺旋轮组,两个螺旋轮组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器相连。在每根支撑杆B的下部分别设有一个螺旋轮组。在两根支撑杆A的上部分别套接一组滑块。每根支撑杆A上的其中一个滑块与连杆A的一端相连,连杆A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B的底部。连杆B的一端设在座椅板的下部,每根连杆B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A上的另一个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A上的滑块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卡块。在连杆B的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杆C,支撑杆C的上端与对应的座椅扶手的下部相连,座椅扶手固定在座椅板的两侧,在座椅板上设有椅背,椅背的下端置于支撑杆C的上部。在两根支撑杆A之间设有支撑板A,在支撑板A上设有电机A和轴,在轴上设有链轮A,电机A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B和同步轮A,同步轮A与同步轮B、同步轮C通过同步带A相连,同步轮B和同步轮C分别设在支撑杆A下部的螺旋轮组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链轮A与链轮通过链条A相连,链轮C的中部插接后驱动轴,后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后驱动轮。在连杆的中部设有通孔,连杆置于两根支撑杆A之间。握杆最好为圆弧形,在握杆的外部套接橡胶套。在握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方向杆,方向杆的一端通过连杆中部的通孔延伸至连杆的下部,在方向杆的下端设有车叉,在车叉的内壁设有轮轴,在轮轴上套接从动轮。在方向杆上设有若干通孔,方向杆上套接活动环,活动环与方向杆之前通过插销相连,活动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根软绳,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B上,支撑板B设在相互平行的支撑杆B之间。在支撑板B上设有电机B,电机B与电瓶相连接,电机B的输出轴与同步轮D相连,同步轮D、同步轮E和同步轮F通过同步带B相连,同步轮E和同步轮F分别与支撑杆B下部的螺旋轮组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相连。在支撑杆B的底部固定连接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轮。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人坐在座椅板上,双手握住握杆。后驱动轮带动自行车移动,且螺旋轮组在电机A和电机B的带动下旋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调整支撑杆B与支撑杆A之间的角度,方便用户在下楼或上楼时使用。若在平地上行驶,便可使支撑杆B和支撑杆A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从动轮、后驱动轮移动。座椅的位置可以在两个对应卡块的范围内移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双动力电机驱动,走行时完成实现螺旋行走轨迹,而不是直线轨迹,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运动精度高,安全性较好。螺旋轮组在其他走行机构中均没有被应用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轮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轮轴和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A、2-加固杆A、3-万向轴、4-支撑杆B、5-支杆、6-压簧、7-动力输出杆、8-轴承、9-卡块、10-固定杆、11-加固杆B、12-支撑片、13-固定叉、14-连接轴、15-滑动轮、16-万向连接器、17-滑块、18-连杆A、19-连杆B、20-座椅板、21-固定卡块、22-支撑杆C、23-座椅扶手、24-椅背、25-支撑板A、26-电机A、27-轴、28-链轮A、29-链轮B、30-同步轮A、31-同步轮B、32-同步轮C、33-同步带A、34-链条A、35-后驱动轴、36-后驱动轮、37-连杆、38-握杆、39-橡胶套、40-方向杆、41-车叉、42-轮轴、43-从动轮、44-活动环、45-软绳、46-支撑板B、47-电机B、48-电瓶、49-同步轮D、50-同步轮E、51-同步轮F、52-同步带B、53-轮轴、54-从动轮、55-链轮C。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意简图中,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A1一端通过加固杆A2相连,在两根支撑杆A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万向轴3与支撑杆B4的一端相连。在每根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底部设有支杆5,在每根支杆的外部均套接压簧6,压簧的上端与支撑杆A、支撑杆B的底部相连。在动力输出杆7上设有轴承8,压簧的另一端穿过动力输出杆上的轴承,与卡块9相连,卡块置于动力输出杆的下部。在每根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螺旋形的固定杆10,在固定杆和动力输出杆之间通过加固杆B11固定。在固定杆上设有支撑片12,支撑片上固定连接固定叉13,相邻固定叉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固定叉内设连接轴14,连接轴穿过滑动轮15的中部通孔,并与滑动轮固定连接。螺旋形的固定杆、动力输出杆、滑动轮、连接轴、加固杆B、支撑片和固定叉构成螺旋轮组,在每根支撑杆A的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螺旋轮组,两个螺旋轮组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器16相连。在每根支撑杆B的下部分别设有一个螺旋轮组。在两根支撑杆A的上部分别套接一组滑块17。每根支撑杆A上的其中一个滑块与连杆A18的一端相连,连杆A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B19的底部。连杆B的一端设在座椅板20的下部,每根连杆B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A上的另一个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A上的滑块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卡块21。在连杆B的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杆C22,支撑杆C的上端与对应的座椅扶手23的下部相连,座椅扶手固定在座椅板的两侧,在座椅板上设有椅背24,椅背的下端置于支撑杆C的上部。在两根支撑杆A之间设有支撑板A25,在支撑板A上设有电机A26和轴27,在轴上设有链轮A28,电机A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B29和同步轮A30,同步轮A与同步轮B31、同步轮C32通过同步带A33相连,同步轮B和同步轮C分别设在支撑杆A下部的螺旋轮组的动力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包括支撑杆A、加固杆A、万向轴、支撑杆B、支杆、压簧、动力输出杆、轴承、卡块、固定杆、加固杆B、支撑片、固定叉、连接轴、滑动轮、万向连接器、滑块、连杆A、连杆B、座椅板、固定卡块、支撑杆C、座椅扶手、椅背、支撑板A、电机A、轴、链轮A、链轮B、同步轮A、同步轮B、同步轮C、同步带A、链条A、后驱动轴、后驱动轮、连杆、握杆、橡胶套、方向杆、车叉、轮轴、从动轮、活动环、软绳、支撑板B、电机B、电瓶、同步轮D、同步轮E、同步轮F、同步带B、轮轴、从动轮和链轮C,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A一端通过加固杆A相连,在两根支撑杆A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万向轴与支撑杆B的一端相连。在每根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底部设有支杆,在每根支杆的外部均套接压簧,压簧的上端与支撑杆A、支撑杆B的底部相连,在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轴承,压簧的另一端穿过动力输出杆上的轴承,与卡块相连,卡块置于动力输出杆的下部,在每根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螺旋形的固定杆,在固定杆和动力输出杆之间通过加固杆B固定,在固定杆上设有支撑片,支撑片上固定连接固定叉,在固定叉内设连接轴,连接轴穿过滑动轮的中部通孔,并与滑动轮固定连接,在每根支撑杆A的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螺旋轮组,两个螺旋轮组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器相连,在每根支撑杆B的下部分别设有一个螺旋轮组,在两根支撑杆A的上部分别套接一组滑块,每根支撑杆A上的其中一个滑块与连杆A的一端相连,连杆A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B的底部,连杆B的一端设在座椅板的下部,每根连杆B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A上的另一个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A上的滑块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卡块,在连杆B的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杆C,支撑杆C的上端与对应的座椅扶手的下部相连,座椅扶手固定在座椅板的两侧,在座椅板上设有椅背,椅背的下端置于支撑杆C的上部,在两根支撑杆A之间设有支撑板A,在支撑板A上设有电机A和轴,在轴上设有链轮A,电机A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B和同步轮A,同步轮A与同步轮B、同步轮C通过同步带A相连,同步轮B和同步轮C分别设在支撑杆A下部的螺旋轮组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链轮A与链轮C通过链条A相连,链轮C的中部插接后驱动轴,后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后驱动轮,在连杆的中部设有通孔,连杆置于两根支撑杆A之间,在握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方向杆,方向杆的一端通过连杆中部的通孔延伸至连杆的下部,在方向杆的下端设有车叉,在车叉的内壁设有轮轴,在轮轴上套接从动轮,在方向杆上设有通孔,方向杆上套接活动环,活动环与方向杆之前通过插销相连,活动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一根软绳,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B上,支撑板B设在相互平行的支撑杆B之间,在支撑板B上设有电机B,电机B与电瓶相连接,电机B的输出轴与同步轮D相连,同步轮D、同步轮E和同步轮F通过同步带B相连,同步轮E和同步轮F分别与支撑杆B下部的螺旋轮组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相连,在支撑杆B的底部固定连接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从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上下楼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包括支撑杆A、加固杆A、万向轴、支撑杆B、支杆、压簧、动力输出杆、轴承、卡块、固定杆、加固杆B、支撑片、固定叉、连接轴、滑动轮、万向连接器、滑块、连杆A、连杆B、座椅板、固定卡块、支撑杆C、座椅扶手、椅背、支撑板A、电机A、轴、链轮A、链轮B、同步轮A、同步轮B、同步轮C、同步带A、链条A、后驱动轴、后驱动轮、连杆、握杆、橡胶套、方向杆、车叉、轮轴、从动轮、活动环、软绳、支撑板B、电机B、电瓶、同步轮D、同步轮E、同步轮F、同步带B、轮轴、从动轮和链轮C,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A一端通过加固杆A相连,在两根支撑杆A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万向轴与支撑杆B的一端相连。在每根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底部设有支杆,在每根支杆的外部均套接压簧,压簧的上端与支撑杆A、支撑杆B的底部相连,在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轴承,压簧的另一端穿过动力输出杆上的轴承,与卡块相连,卡块置于动力输出杆的下部,在每根动力输出杆上设有螺旋形的固定杆,在固定杆和动力输出杆之间通过加固杆B固定,在固定杆上设有支撑片,支撑片上固定连接固定叉,在固定叉内设连接轴,连接轴穿过滑动轮的中部通孔,并与滑动轮固定连接,在每根支撑杆A的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螺旋轮组,两个螺旋轮组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器相连,在每根支撑杆B的下部分别设有一个螺旋轮组,在两根支撑杆A的上部分别套接一组滑块,每根支撑杆A上的其中一个滑块与连杆A的一端相连,连杆A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B的底部,连杆B的一端设在座椅板的下部,每根连杆B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A上的另一个滑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A上的滑块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卡块,在连杆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