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341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具体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井筒、单模激光器、保偏光纤、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凝析气罐、加压驱动装置、地层水罐、凝析油罐、天然气罐、输送装置、油气水分离器和废油罐,保偏光纤螺旋地缠绕在井筒外,保偏光纤的两端分别与单模激光器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连接;加压驱动装置用于对凝析气加压至高于凝析气的露点压力,并驱动凝析气离开凝析气罐;输送装置用于将地层水罐的地层水、凝析油罐的凝析油和天然气罐的天然气分别输送至井筒,井筒出口通过油气水分离器与废油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井筒内的油气水三相流体进行实时捕捉与动态追踪,测量精准高,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1、凝析气藏的开发进程中,实际井筒内的流体流动呈现出高度复杂的动态特性,其流动状态受到地层能量衰减、含水率变化、气液比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与耦合作用。同时,井筒内油气水三相流体表现出显著的动态演化特征。

2、然而,当前的监测技术在实时性、连续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固有局限。传统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对油气水三相流体的实时捕捉与动态追踪,导致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满足对油气水三相流体的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的需求。与此同时,现有的室内实验研究多在低压、常温等理想化条件下开展,与实际井筒内高温、高压、多相强耦合的复杂工况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实验所得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较大挑战,难以直接指导现场生产实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井筒内的油气水三相流体进行实时捕捉与动态追踪,测量精准高,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单模激光器、保偏光纤、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凝析气罐、加压驱动装置、地层水罐、凝析油罐、天然气罐、输送装置、油气水分离器和废油罐,所述保偏光纤螺旋地缠绕在所述井筒外,所述保偏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单模激光器连接,所述保偏光纤的输出端与所述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连接;所述井筒的两端封闭;所述凝析气罐与所述井筒的底部连接并连通,所述凝析气罐用于盛装凝析气,所述加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凝析气罐连接,用于对凝析气加压,使加压后的凝析气的压力高于凝析气的露点压力,并驱动加压后的凝析气离开所述凝析气罐;所述地层水罐、所述凝析油罐和所述天然气罐均与所述井筒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单模激光器、保偏光纤、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凝析气罐、加压驱动装置、地层水罐、凝析油罐、天然气罐、输送装置、油气水分离器和废油罐,所述保偏光纤螺旋地缠绕在所述井筒外,所述保偏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单模激光器连接,所述保偏光纤的输出端与所述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连接;所述井筒的两端封闭;所述凝析气罐与所述井筒的底部连接并连通,所述凝析气罐用于盛装凝析气,所述加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凝析气罐连接,用于对凝析气加压,使加压后的凝析气的压力高于凝析气的露点压力,并驱动加压后的凝析气离开所述凝析气罐;所述地层水罐、所述凝析油罐和所述天然气罐均与所述井筒的底部连接并连通,所述地层水罐、所述凝析油罐和所述天然气罐均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地层水罐的地层水、所述凝析油罐的凝析油和所述天然气罐的天然气分别输送至所述井筒,所述油气水分离器与所述井筒的顶部连接并连通,所述油气水分离器的出油口与所述废油罐连接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顶部具有油嘴,所述油嘴与所述油气水分离器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筒内油气水组分监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罐,所述油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废水罐连接并连通,所述油气水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涛孙艳坤彭鹏周良昌孙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