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49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色泽鲜亮、口感细腻的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薯泥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原料:红薯35~42份、白砂糖10~12份、水5~6份;红薯泥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包裹蒸煮、熬糖、研磨混合、包装和杀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红薯泥粒度均匀、口感细腻、美味健康,适合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长期食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中的去氢表雄酮含量较高,能够有效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缓解智力衰退,产品色泽鲜亮,易于引起人的食欲,适合长期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薯,学名甘薯,又名山芋、地瓜等,因其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维生素、氨基酸、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而有着“长寿食品”的美誉,此外红薯中还含有的糖脂、去氢表雄酮等可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活性物质,常食红薯能够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我国为世界上红薯主产国,年产量约为1.3亿吨,市场价一般在2~3元/斤左右,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去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又名脱氢表雄酮,化学名称为3-β-羟基雄甾-5-烯-17-酮,其分子式是C19H28O2)是人体合成多种性激素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主要由肾上腺组织合成分泌。医学研究证明,去氢表雄酮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素的活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缓解智力衰退和增加人体抵抗力。故对于中老年人群,合理补充去氢表雄酮,能有效预防衰老、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生。然而,目前人们对于红薯的食用一般都是生吃、蒸熟、烤制或者制成红薯干,味道单一,长时间食用会使人产生腻烦,尤其对于老年人群,大多只能食用蒸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薯泥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原料:红薯35~42份、白砂糖10~12份、水5~6份;所述红薯泥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包裹蒸煮、熬糖、研磨混合、包装和杀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薯泥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原料:红薯35~42份、白砂糖10~12份、水5~6份;所述红薯泥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包裹蒸煮、熬糖、研磨混合、包装和杀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准备包括将红薯清洗、去皮、再清洗和挖去内丝;所述的包裹蒸煮包括裁剪3~5倍于红薯表面积的棉纱,所述棉纱经消毒灭菌后在蔬果风味调配液中浸泡30~40min,然后取出包裹在红薯外进行蒸煮;所述的熬糖是将白砂糖全部置于水中,并缓慢搅拌加热至白砂糖完全溶解得到糖液;所述的研磨混合是将蒸煮后的红薯冷却后采用胶体磨加工成泥状,在加工过程中匀速添加糖液,得到红薯泥;所述的包装和杀菌采用三边封铝箔袋对红薯泥进行真空包装,然后置于杀菌槽内进行高温水浴蒸煮,对杀菌后的红薯泥进行快速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薯泥按重量计,还包括以下原料:蓝莓2~2.5份、山药6~7份、绿豆3~3.5份、黑芝麻1~1.2份、板栗9~11份、椰汁2~2.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薯泥按重量计,还包括以下原料:蓝莓2.2份、山药6.5份、绿豆3.3份、黑芝麻1.1份、板栗10份、椰汁2.2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薯泥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准备包括红薯清洗去皮、山药清洗、绿豆磨粉和蓝莓清洗打浆;所述的包裹蒸煮将棉纱裁剪成3~5倍于红薯表面积的块状,消毒灭菌后在蔬果风味调配液中浸泡30~40min,然后将绿豆粉均匀撒在棉纱上,用撒有绿豆粉的一面包裹红薯,将包裹好的红薯和洗净的山药及板栗进行高温蒸煮;所述的熬糖是将白砂糖全部置于水中,并缓慢搅拌加热至白砂糖完全溶解得到糖液;所述的研磨混合是将蒸煮冷却后的红薯、山药和脱壳的板栗采用胶体磨加工成泥状,在加工过程中按比例投入物料,同时匀速添加糖液、蓝莓浆汁和椰汁,最后在泥状物上均匀撒上黑芝麻,得到红薯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英伟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徽州区四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