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977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横梁、圆柱轴盘、导向万向球、限位拖板、千斤顶、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A、B散热单元体的两端分别安插有扇形支撑件,B散热单元体水平放置,A散热单元体的弧形导热面左侧一端钩边歪斜地置入B散热单元体的弧形导热面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A散热单元体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接触,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上的压力杆接触,千斤顶导杆伸出,至使A散热单元体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的直管全部紧密接触,B散热单元体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

Two radiating element body and hot water channel fastening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unit and two water channel fastening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cross beam, a cylindrical shaft disc, guide, ball limit carriage, Jack, A cooling unit fan support, B cooling fan support uni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both ends of A, B cooling unit were planted with fan support, B cooling unit horizontally, A arc heat conduction element on the left face of end Crochet askew placement B cooling unit arc heat conducting surface left hook grooves overlap with A arc contact cooling unit body heat conducting surface and hot water inside right hook on one end side contact channel A cooling unit, plate heat and pressure on the contact rod jack, Jack guide rod, to make A cooling unit curved surface arc thermal shrinkage, straight pipe and hot water channel are closely connected The arc heat conduction surface of the B heat dissipation unit is tightly contracted with the three position of the straight pipe of the hot water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用采暖
,具体涉及一种采暖散热器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采暖散热器”(专利号ZL201610187403.0)公开的采暖散热器,其结构形式是常见的包括有构成热水通道的组件和设置在热水通道组件外表面的导热散热板,所述构成热水通道的组件包括用金属管弯制成的盘管,它是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平行的直管和连接弯管组成的连续性整体,在盘管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结构相同的两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与盘管的直管平行的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其中一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内中心套管的一端插入出水直管,另一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内中心套管的一端插入进水直管,两个中心套管的另一端分别透过套管式隔离连接座与外界相通;在两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的内部,它们各自中心套管外面的空腔与盘管连通;进水直管、出水直管和两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均具有对外的接口;在两个套管式隔离连接座对外的接口处分别设置连接螺纹,在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的接口处分别设置连接螺纹;设置在盘管的直管、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的外表面的铝型材导热散热板,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具有条形开口的环形导热面,条形开口设置在环形导热面的一侧,对面是减薄条形沟,在环形导热面与直管外表面密切贴合后,环形导热面上的条形开口焊接闭合,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板状散热面与盘管所在平面平行。缺点是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正面体和背面体与直管外表面的密切贴合,组装时靠人工利用杠杆原理压合扣在一起毕竟不方便,只因在铝型材导热散热板背面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的内弧面的中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突缘。通过这个条形突缘的推挤,使得直管与正面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结合紧密可靠,实现热能的传导,就是这个条形突缘的推挤组装时费时费力,如果用力过大,铝型材导热散热板受力后就会变形,在不同的安装位置情况下不能够灵活方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设计的铝型材导热散热板A散热单元体、B散热单元体与盘管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组装扣合工效,并且让A散热单元体散热均匀,B散热单元体热对流充分,接口符合安装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构成热水通道的组件和设置在热水通道组件外表面的导热散热板组件,设置在盘管的直管、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外表面的铝型材导热散热板,包括正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边,为A散热单元体;还包括背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槽,为B散热单元体;铝型材导热散热板通过钩边和钩槽的搭接配合,使得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A散热单元体和B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的外表面密切贴合,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板状散热面与盘管所在平面平行;在铝型材导热散热板B散热单元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的内弧面的中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突缘;A散热单元体、B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还包括有工作平台组件和行走机构组件,工作平台组件包括有槽钢,行走机构组件包括有横梁、槽钢立柱、圆柱轴盘、导向万向球、限位拖板、条形凸台、千斤顶、四轮小跑车钢板、定位轴、短槽钢、法兰圆盘、拉簧、拖板、圆柱体内螺蚊、外螺栓、加强板、压力杆、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接触、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上的压力杆接触、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B散热单元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A钢板、B钢板、连体扣帽、丝头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在A散热单元体、B散热单元体的两端分别安插有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B散热单元体水平放置在工作平台上,A散热单元体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一端钩边歪斜地置入B散热单元体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A散热单元体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接触,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上的压力杆接触,千斤顶导杆伸出,压力杆下行接触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下行,A散热单元体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与B散热单元体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当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下行时,B散热单元体内条形突缘与热水通道的直管接触,A散热单元体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的直管全部紧密接触,B散热单元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所述扇形支撑件,是在两块A钢板上焊接有长形圆柱体,分别安插在A散热单元体、B散热单元体闭空体内的两端,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是由A钢板两块分上下两个弧形状与长形圆柱体焊接组合成上宽下窄形状,其中,A钢板两块的上弧形状与A散热单元体中间的闭空弧形匹配、下弧形状弧形与A散热单元体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匹配;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是由B钢板两块分上弧形状、下为平面与长形圆柱体焊接组合成下宽上窄形状,其中,B钢板两块的上弧形状与B散热单元体中间的闭空弧形匹配,B钢板两块的下平面与B散热单元体中间的闭空平面形状匹配。所述工作平台,是由槽钢组成有腿的长方形,槽钢上面辅设平面钢板为工作平台,行走机构设置在工作平台上,行走机构上端设置有横梁,横梁是工字型钢轨形状,横梁两端连接有槽钢立柱,在槽钢立柱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圆柱轴盘,圆柱轴盘转动是沿槽钢纵深方向运动,圆柱轴盘轴为圆柱形,一端与槽钢立柱连接固定,另一端插入盘孔内,盘与工作平台面接触,盘的材质是尼龙;在槽钢立柱的下端还设置有导向万向球,导向万向球与槽钢内凹面接触,导向万向球另一端螺栓与槽钢立柱连接固定,导向万向球在圆柱体内设置有圆柱球,圆柱球转动是沿槽钢纵深方向的直线运动;在槽钢立柱的最下端还设置有限位拖板,限位拖板为长方形,限位拖板一端焊接在槽钢立柱上,另一端焊接有向上翻边的条形凸台,条形凸台的高度高于槽钢底平面之上,限位拖板上平面与槽钢底平面有间隔距离,当千斤顶导杆伸出,限位拖板与槽钢底平面接触,当千斤顶导杆收缩,限位拖板与槽钢底平面有间距。所述横梁上有四轮小跑车,四轮小跑车可左右行走,横梁左侧设置有两个轮、右侧设置有两个轮,四轮小跑车的两个轮分别与横梁左右内里倾斜平面接触,四轮小跑车固定在钢板上,钢板设置在横梁两侧,钢板是长方形,左右两块钢板的间距是有两个定位轴连接定位的,在两个定位轴之间焊接有短槽钢,短槽钢上端面与横梁有间距,短槽钢下端面连接有法兰圆盘,法兰圆盘中心孔设置有与千斤顶导杆顶部凸台的连接装置,当千斤顶导杆伸出短槽钢上端面与横梁接触,四轮小跑车上的四个轮子与横梁内里倾斜平面脱离,当千斤顶放汽阀拧开放汽,设置在千斤顶左右的拉簧收缩、千斤顶导杆收缩短槽钢上端面与横梁脱离,四轮小跑车上的四个轮子与横梁内里倾斜平面接触;拉簧两只设置在千斤顶左右,拉簧上端挂在定位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构成热水通道(1)的组件和设置在热水通道(1)组件外表面的导热散热板组件,设置在盘管的直管、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外表面的铝型材导热散热板,包括正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边,为A散热单元体(2);还包括背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槽,为B散热单元体(3);铝型材导热散热板通过钩边和钩槽的搭接配合,使得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A散热单元体(2)和B散热单元体(3)与热水通道(1)的外表面密切贴合,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板状散热面与盘管所在平面平行;在铝型材导热散热板B散热单元体(3)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的内弧面的中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突缘;A散热单元体(2)、B散热单元体(3)与热水通道(1)扣合构件还包括有工作平台组件和行走机构组件,工作平台组件包括有槽钢(4),行走机构组件包括有横梁(5)、槽钢立柱(6)、圆柱轴盘(7)、导向万向球(8)、限位拖板(9)、条形凸台(10)、千斤顶(11)、四轮小跑车(12)、钢板(13)、定位轴(14)、 短槽钢(15)、法兰圆盘(16)、拉簧(17)、 拖板(18)、圆柱体内螺蚊(19)、外螺栓(20)、加强板(21)、压力杆(22)、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23)、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23‑1)、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24)、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1)接触(25)、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11)上的压力杆(22)接触(26)、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27)、B散热单元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28)、A钢板(29)、B钢板(30)、连体扣帽(31)、丝头座(3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在A散热单元体(2)、B散热单元体(3)的两端分别安插有A散热单元体(2)扇形支撑件(23)、B散热单元体(3)扇形支撑件(23‑1),B散热单元体(3)水平放置在工作平台上,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一端钩边歪斜地置入B散热单元体(3)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24),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1)接触(25),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11)上的压力杆(22)接触(26),千斤顶(11)导杆伸出,压力杆(22)下行接触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下行, 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与B散热单元体(3)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27),当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下行时,B散热单元体(3)内条形突缘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接触,A散热单元体(2)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全部紧密接触,B散热单元体(3)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构成热水通道(1)的组件和设置在热水通道(1)组件外表面的导热散热板组件,设置在盘管的直管、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外表面的铝型材导热散热板,包括正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边,为A散热单元体(2);还包括背面的连接为一体的板状散热面和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开口处设有两个条形钩槽,为B散热单元体(3);铝型材导热散热板通过钩边和钩槽的搭接配合,使得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A散热单元体(2)和B散热单元体(3)与热水通道(1)的外表面密切贴合,铝型材导热散热板的板状散热面与盘管所在平面平行;在铝型材导热散热板B散热单元体(3)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的内弧面的中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条形突缘;A散热单元体(2)、B散热单元体(3)与热水通道(1)扣合构件还包括有工作平台组件和行走机构组件,工作平台组件包括有槽钢(4),行走机构组件包括有横梁(5)、槽钢立柱(6)、圆柱轴盘(7)、导向万向球(8)、限位拖板(9)、条形凸台(10)、千斤顶(11)、四轮小跑车(12)、钢板(13)、定位轴(14)、短槽钢(15)、法兰圆盘(16)、拉簧(17)、拖板(18)、圆柱体内螺蚊(19)、外螺栓(20)、加强板(21)、压力杆(22)、A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23)、B散热单元体扇形支撑件(23-1)、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24)、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1)接触(25)、A散热单元体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11)上的压力杆(22)接触(26)、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27)、B散热单元体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28)、A钢板(29)、B钢板(30)、连体扣帽(31)、丝头座(3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在A散热单元体(2)、B散热单元体(3)的两端分别安插有A散热单元体(2)扇形支撑件(23)、B散热单元体(3)扇形支撑件(23-1),B散热单元体(3)水平放置在工作平台上,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一端钩边歪斜地置入B散热单元体(3)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左侧钩槽内搭接配合接触(24),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边内里与热水通道(1)接触(25),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与千斤顶(11)上的压力杆(22)接触(26),千斤顶(11)导杆伸出,压力杆(22)下行接触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下行,A散热单元体(2)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钩与B散热单元体(3)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右侧一端槽搭接扣合接触(27),当A散热单元体(2)板状散热面下行时,B散热单元体(3)内条形突缘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接触,A散热单元体(2)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全部紧密接触,B散热单元体(3)的包覆角度稍微小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收缩与热水通道(1)的直管三点位置紧密接触(28)。2.两个散热单元体与热水通道扣合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支撑件,是在两块A钢板(29)上焊接有长形圆柱体,分别安插在A散热单元体(2)、B散热单元体(3)闭空体内的两端,A散热单元体(2)扇形支撑件(23),是由A钢板(29)两块分上下两个弧形状与长形圆柱体焊接组合成上宽下窄形状,其中,A钢板(29)两块的上弧形状与A散热单元体(2)中间的闭空弧形匹配、下弧形状弧形与A散热单元体(2)和包覆角度稍微大于半圆的弧形导热面弧形匹配;B散热单元体(3)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有福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