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护气缸及其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400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39
一种安全保护气缸,包括顶杆、主活塞和缸体,主活塞固定连接顶杆;缸体上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一个以上副腔室;主活塞滑动在主腔室内,且将主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副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顶杆的副活塞,副活塞滑动在副腔室内,且将副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和/或第四腔室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弹性作用主活塞压缩第一腔室,及弹性作用副主活塞压缩第三腔室;顶杆至少部分伸出缸体靠近第一腔室的端部。还包括一种包括上述安全保护气缸的压力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性件使顶杆可弹性复位,断电断气时,弹性件通过活塞作用顶杆复位,以控制离合装置实现安全保护,有效解决了断电断气状况下离合装置失效的问题,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

Safety protection cylinder and press

A safety cylinder comprises a top rod, piston and cylinder, piston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hamber; not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more than one auxiliary chamber; the main piston sliding in the main chamber,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chamber; the auxiliary chamber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piston fixed connecting top rod, piston sliding in the auxiliary chamber, and the Deputy chamber into disconnected third and fourth chambers; second chambers and / or fourth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elastic, resilient elastic effect of the main piston compresses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elastic effect of the main piston compression side third at the end of the chamber; the top rod is at least partially extends out of a cylinder near the first chamber. It also includes a press which includes the safety protection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push rod can reset elastically by setting the elastic piece, electricity breathe, elastic piece through the piston rod reset, realize safety protec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n-off device, effectively solve the failure condition of the clutch power cut-off, ensure user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保护气缸及其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冲压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保护气缸及其压力机。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732694U于2016年1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安全压力机,具体公开了包括:主机架;其上设有皮带轮、小齿轮、大齿轮、离合器和冲头滑块;所述冲头滑块的下方设有模具托台,所述模具托台两侧装设有光电保护检测装置;所述光电保护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离合器开合以使所述冲头滑块于行程的任一位置停止或启动。该结构中的离合器通过控制器控制,但在断电状态下则控制器停止工作,离合器失效。为解决上述缺陷,市场有用气缸代替控制器控制离合器工作的,但出现断气状况时,离合器同样失效,保护不够全面,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断电断气情况下、离合装置仍然能正常工作的安全保护气缸及其压力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安全保护气缸,包括顶杆、主活塞和缸体,主活塞固定连接顶杆;其特征在于:缸体上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一个以上副腔室;主活塞滑动在主腔室内,且将主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副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顶杆的副活塞,副活塞滑动在副腔室内,且将副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腔室和/或第四腔室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弹性作用主活塞压缩第一腔室,及弹性作用副主活塞压缩第三腔室;顶杆至少部分伸出缸体靠近第一腔室的端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的进气口、连通第二腔室的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三腔室的出气口和连通第四腔室的第二排气口;进气口连接进气管,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分别连接相应的排气管,第三腔室通过出气口连通大气。所述缸体包括前端盖、一个以上中盖、后端盖、主套筒和一个以上副套筒,前端盖和中盖分别设置于主套筒两端,以密封封闭主套筒内腔形成主腔室;中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于副套筒两端,或者两中盖分别设置于副套筒两端,以密封封闭副套筒内腔形成副腔室。主腔室内的弹性件一端作用在主活塞上,另一端作用在中盖上;副腔室内的弹性件一端作用在副活塞上,另一端作用在后端盖或远离前端盖的中盖上。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前端盖上;所述第一排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于相应的中盖上;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于后端盖上。所述前端盖和中盖分别为中通设置,顶杆分别密封滑动在前端盖和中盖的中通位置。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通过一套以上的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定位连接,连接螺杆定位贯穿中盖。一种压力机,包括机体、大齿轮、小齿轮和离合装置;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且分别设置于机体一侧,大齿轮上同轴设置有带齿牙的制动轮;离合装置包括带卡齿的离合作用部件,离合作用部件一端转动在机体上,通过摆动离合作用部件,卡齿与齿牙相互作用,实现制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安全保护气缸,伸出安全保护气缸一端的顶杆与离合作用部件一端相连接,安全保护气缸的另一端连接在机体上,顶杆的伸缩运动作用离合作用部件摆动。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弹性复位部件,该弹性复位部件一端作用在离合作用部件上,另一端作用在机体上。本技术通过在气缸内设置弹性件使顶杆具有弹性复位的效果,正常工作时,工作原理同现有技术,断电断气时,弹性件通过活塞作用顶杆复位,以控制离合装置实现安全保护,有效解决了断电断气状况下离合装置失效的问题,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本气缸内可设置多个副腔室,排气管接通任意的副腔室,气缸均可正常工作,相应地,气缸长度增加,因此,本气缸可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进气口进气的工作示意图(剖视)。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第一排气口进气的工作示意图(剖视)。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第二排气口进气的工作示意图(剖视)。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断电断气时的工作示意图(剖视)。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压力机的侧视图。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离合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局部)。图11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第一排气口进气的工作示意图(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7,本安全保护气缸应用于压力机上,用于制动,确保使用安全,其包括顶杆1、主活塞2和缸体,主活塞2固定连接在顶杆1的中部,本实施例中顶杆1与主活塞2为一体式设置,此外还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彼此的固定连接;缸体上设有互不连通的一主腔室和一副腔室;主活塞2滑动在主腔室内,且将主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副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顶杆1端部的副活塞3,本实施例中副活塞3通过内六角螺钉F固定于顶杆1端部,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体式或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彼此的固定连接;副活塞3滑动在副腔室内,且将副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三腔室C和第四腔室D;第二腔室B内设置有弹性件9,弹性件9为套设于顶杆1外侧的弹簧;初始状态下,弹性件9弹性作用主活塞2压缩第一腔室A,及弹性作用副主活塞2压缩第三腔室C;顶杆1部分伸出缸体靠近第一腔室A的端部。在弹性件9的作用下,顶杆1可弹性复位,即使在断电断气的状态下,顶杆1也能正常工作,达到安全保护目的;此外,副腔室的设置使本气缸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压力机,提高其适应性,并增强其通用性。进一步说,缸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A的进气口4.1、连通第二腔室B的第一排气口5.1、连通第三腔室C的出气口5.2和连通第四腔室D的第二排气口6.1;进气口4.1连接进气管,第一排气口5.1和第二排气口6.1分别连接相应的排气管,第三腔室C通过出气口5.2连通大气。通过进气口4.1对第一腔室A充气,使顶杆1收缩滑动;通过第一排气口5.1对第二腔室B充气,和/或通过第二排气口6.1对第四腔室D充气,均可使顶杆1伸出滑动,因此,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连接第一排气口5.1和/或第二排气口6.1,以适应不同需要;出气口5.2可及时排放第三腔室C内的气体或吸收外界气体,以便气缸正常工作。进一步说,缸体包括前端盖4、一中盖5、后端盖6、主套筒7和一副套筒8,前端盖4和中盖5分别设置于主套筒7两端,以密封封闭主套筒7内腔形成主腔室;中盖5和后端盖6分别设置于副套筒8两端,以密封封闭副套筒8内腔形成副腔室。缸体的结构简单合理,而且装配便捷,因此装配效率高。进一步说,主腔室内的弹性件9一端作用在主活塞2上,另一端作用在中盖5上,由于中盖5相对固定设置,所以弹性件9可作用主活塞2相对滑动,以达到驱动顶杆1向外伸出的效果。断电断气状态下,弹性件9单独工作,其通过推动主活塞2,使顶杆1向缸体外伸出滑动,以完成安全保护工作。进一步说,进气口4.1设置于前端盖4上;第一排气口5.1和出气口5.2分别设置于相应的中盖5上;第二排气口6.1设置于后端盖6上。进气口4.1、第一排气口5.1、出气口5.2和第二排气口6.1分别设置于缸体的同一侧,以便连接各管体。进一步说,前端盖4和中盖5分别为中通设置,顶杆1分别密封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保护气缸及其压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保护气缸,包括顶杆(1)、主活塞(2)和缸体,主活塞(2)固定连接顶杆(1);其特征在于:缸体上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一个以上副腔室;主活塞(2)滑动在主腔室内,且将主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副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顶杆(1)的副活塞(3),副活塞(3)滑动在副腔室内,且将副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三腔室(C)和第四腔室(D);第二腔室(B)和/或第四腔室(D)内设置有弹性件(9),弹性件(9)弹性作用主活塞(2)压缩第一腔室(A),及弹性作用副主活塞(2)压缩第三腔室(C);顶杆(1)至少部分伸出缸体靠近第一腔室(A)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保护气缸,包括顶杆(1)、主活塞(2)和缸体,主活塞(2)固定连接顶杆(1);其特征在于:缸体上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一个以上副腔室;主活塞(2)滑动在主腔室内,且将主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副腔室内设置有固定连接顶杆(1)的副活塞(3),副活塞(3)滑动在副腔室内,且将副腔室分成互不连通的第三腔室(C)和第四腔室(D);第二腔室(B)和/或第四腔室(D)内设置有弹性件(9),弹性件(9)弹性作用主活塞(2)压缩第一腔室(A),及弹性作用副主活塞(2)压缩第三腔室(C);顶杆(1)至少部分伸出缸体靠近第一腔室(A)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护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A)的进气口(4.1)、连通第二腔室(B)的第一排气口(5.1)、连通第三腔室(C)的出气口(5.2)和连通第四腔室(D)的第二排气口(6.1);进气口(4.1)连接进气管,第一排气口(5.1)和第二排气口(6.1)分别连接相应的排气管,第三腔室(C)通过出气口(5.2)连通大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保护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包括前端盖(4)、一个以上中盖(5)、后端盖(6)、主套筒(7)和一个以上副套筒(8),前端盖(4)和中盖(5)分别设置于主套筒(7)两端,以密封封闭主套筒(7)内腔形成主腔室;中盖(5)和后端盖(6)分别设置于副套筒(8)两端,或者两中盖(5)分别设置于副套筒(8)两端,以密封封闭副套筒(8)内腔形成副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保护气缸,其特征在于:主腔室内的弹性件(9)一端作用在主活塞(2)上,另一端作用在中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宁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兴锻压机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