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961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器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内固设有围成容纳空间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发声器件进一步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吸声粉料以及覆盖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网膜,所述发声器件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网膜组装于一体的安装盖板,所述网膜通过所述安装盖板组合于所述外壳,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中空的框架及与所述框架连接的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网膜通过与其组装为一体的安装盖板组合于所述外壳,规避了部分外壳材料熔点过高导致不能采用热压封合方式封合网膜的技术方案,且封合过程中可减小对吸声粉料的污染和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由此,发声器件的发展也相应加快。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发声器单元。由于腔体为封闭结构且腔体体积比较小,所以发声器件的谐振频率高,导致发声器件的低频性能差,难以播放出浑厚丰富的低音。然后,发声器件的小型化发展又限制了发声器件的规格,单纯通过扩大腔体来提高发声器件的低频性能是很难实现的。为了改善低频性能的问题,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通过在后腔填充吸声粉料来进行改进,所述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器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围成容纳空间的外壳,所述发声器件进一步包括填充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吸声粉料及将所述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网膜,所述网膜封合所述外壳开口端的方式为热压封合,具体地,设置网膜材料熔点>热压温度>外壳材料熔点,通过封边局部加热,使外壳抵接网膜的顶部熔融,冷却后网膜与外壳紧密结为一体。热压封合的前提为网膜材料熔点>热压温度>外壳材料熔点,但部分因项目因特殊要求,导致选用的外壳材料熔点过高,无法满足热压封合的条件;同时直接将网膜封合于所述外壳的过程中,易对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吸声粉料造成不可逆损害,如污染、压碎等,降低性能。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避了部分外壳材料熔点过高导致不能采用热压封合方式封合网膜的技术方案,且封合过程中可减小对吸声粉料的污染和破坏,使发声器件具有更好的低频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器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内固设有围成容纳空间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发声器件进一步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吸声粉料以及覆盖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网膜,所述发声器件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网膜组装于一体的安装盖板,所述网膜通过所述安装盖板组合于所述外壳,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中空的框架及设于所述框架中空区域且与所述框架连接的支撑杆。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网膜相对设置的底壁、自所述底壁向朝向所述网膜方向延伸的侧壁及由所述侧壁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的支撑筋,所述侧壁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安装盖板设于所述支撑筋上。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远离所述底壁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网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优选的,所述框架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台阶安装部,所述网膜组合于所述台阶安装部。优选的,所述网膜的形状与所述台阶安装部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网膜和所述安装盖板通过热压熔合或打胶粘合方式组装于一体。优选的,所述安装盖板通过超声波焊接于所述外壳。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网膜为无纺布、尼龙编织网、羊毛编织网、金属网或纸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现有技术的外壳拆分出一个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和网膜组装为一体,封合网膜时,直接将所述安装盖板和所述外壳组装,一方面,可规避部分外壳材料熔点过高导致无法用热压封合外壳和网膜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直接在外壳上热熔或打胶,减少对吸声粉料的污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发声器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发声器件的安装盖板和网膜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沿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发声器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发声器件的安装盖板和网膜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发声器件沿A-A的剖视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1的壳体10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内的发声器单元30,所述发声器件100进一步包括吸声粉料50、网膜90以及与所述网膜90组装为一体的盖板70。所述收容空间11内固设有围成容纳空间13A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13,所述网膜90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吸声粉料50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13A内,所述网膜90将所述吸声粉料50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13A内。所述外壳13为塑料外壳。所述外壳13包括与所述网膜90相对设置的底壁131、自所述底壁131向朝向所述网膜90方向延伸的侧壁133及由所述侧壁133向所述容纳空间13A内延伸的支撑筋135,所述侧壁133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外壳13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盖板70盖设于所述支撑筋135上,具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与所述外壳13连接。所述安装盖板70包括中空的框架71及设于所述框架71中空区域内且与所述框架71连接的支撑杆73。所述框架71与所述支撑筋135具有相同或近似相同的轮郭形状,且盖设于所述支撑筋135上。所述框架71包括与所述侧壁133抵接/临近的外表面711、与所述外表面711相对设置的内表面713、分别与所述外表面711和所述内表面713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715和第二表面717及由所述第一表面715向所述第二表面717凹陷形成的台阶安装部719,其中,所述第一表面715远离所述底壁131。所述支撑杆7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表面713,用于支撑所述网膜90,其数量可以为多个。所述网膜90和所述安装盖板70组装于一体,具体地,可通过热压熔合或打胶粘合方式组装于一体。所述网膜90可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715和/或所述第二表面717,或组合于所述台阶安装部7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膜90组合于所述台阶安装部719,优选的,所述网膜90的形状与所述台阶安装部719的形状相匹配,形状相匹配是指:所述网膜90靠近所述底壁131的表面与所述台阶安装部719和所述支撑杆73抵接,其侧面与所述台阶安装部719抵接,远离所述底壁13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71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网膜90为无纺布、尼龙编织网、羊毛编织网、金属网或纸张。所述外壳13、所述安装盖板70和所述网膜90相互配合将所述吸声粉料50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13A内,可以提升低频效应。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将吸声粉料封合于容纳空间的组装过程如下:提供具外壳的壳体、安装盖板、吸声粉料及网膜;将所述吸声粉料灌装入所述外壳内;通过热压熔合或打胶粘合方式将安装盖板和网膜组装为胶合件;将胶合件与所述外壳组装,具体地将安装盖板与所述外壳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焊接在一起,从而通过网膜将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现有技术的外壳拆分出一个安装盖板70,所述安装盖板70和网膜90结合为一体,封合网膜90时,直接将所述安装盖板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声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器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内固设有围成容纳空间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发声器件进一步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吸声粉料以及覆盖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网膜组装于一体的安装盖板,所述网膜通过所述安装盖板组合于所述外壳,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中空的框架及设于所述框架中空区域且与所述框架连接的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器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内固设有围成容纳空间且一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发声器件进一步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吸声粉料以及覆盖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吸声粉料封合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网膜组装于一体的安装盖板,所述网膜通过所述安装盖板组合于所述外壳,所述安装盖板包括中空的框架及设于所述框架中空区域且与所述框架连接的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网膜相对设置的底壁、自所述底壁向朝向所述网膜方向延伸的侧壁及由所述侧壁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的支撑筋,所述侧壁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安装盖板设于所述支撑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远离所述底壁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斌魏威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