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7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包括:MCU控制电路单元、第一分压网络单元、第二分压网络单元、驱动电路单元、充电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检测输入端的电压值、第二分压网络单元检测当前电池电压、充电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充电电流参数并将采集信号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所述驱动电路接收MCU控制电路单元的PWM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单片机驱动被动型升压电路,直接将电压提升到一个合理值,通过检测串联在电池负极的电阻来实现恒流充电,检测电池的电压来实现恒压充电,进而达到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从而有效的达到了合理使用的目的,大大的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安全性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管理电路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源产品的发展、延伸,使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现在的锂电池从单纯的给手机续航充电,提升到了给笔记本续航充电,给汽车点火,给车胎打气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的锂电池产品,不再是单纯的5V输入输出,需要产品提供更多的电压输出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现有技术的锂电充电管理电路,一般都是降压型充电,必须先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然后采用降压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输出,这个升压降压的过程中,现有技术至少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会造成能量的损耗,耗费较大的电能,电压转换的效率不可能100%,在每次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损耗一定的电能;二是在电压转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使电路的工作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到电子元器件性能的稳定,甚至造成产品的损坏。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包括:MCU控制电路单元、第一分压网络单元、第二分压网络单元、驱动电路单元、充电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检测输入端的电压值,并将监测电压值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管理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电路单元、第一分压网络单元、第二分压网络单元、驱动电路单元、充电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检测输入端的电压值,并将监测电压值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MCU控制电路单元判断输入电压值是否在设定的充电电压阈值内,并判断是否充电,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包括:电容C1、C2和电阻R1、R2,所述电容C1、C2输入滤波电容,用于稳定输入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网络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当前电池电压,并将当前电池电压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MCU控制电路单元判断电池电压值是否在设定的电池电压阈值内,并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电路单元、第一分压网络单元、第二分压网络单元、驱动电路单元、充电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检测输入端的电压值,并将监测电压值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MCU控制电路单元判断输入电压值是否在设定的充电电压阈值内,并判断是否充电,所述第一分压网络单元包括:电容C1、C2和电阻R1、R2,所述电容C1、C2输入滤波电容,用于稳定输入电压;所述第二分压网络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当前电池电压,并将当前电池电压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MCU控制电路单元判断电池电压值是否在设定的电池电压阈值内,并判断是否停止向电池充电,所述第二分压网络单元包括:电阻R7、R8和电容C3;所述驱动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和第二级驱动电路单元,所述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与MCU控制电路单元、第二级驱动电路单元连接,并驱动第二级驱动电路单元,所述第二级驱动电路单元用于驱动功率MOS管Q1,所述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包括:电阻R4、R5和MOS管Q4,所述第二级驱动电路单元包括:三极管Q2、Q3;所述充电电流采集单元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单元连接,用于采集充电电流参数,并将采集电流参数发送至MCU控制电路单元,由MCU控制电路单元调整电池充电的电流,所述充电电流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R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涛曾莉陈文勇文志高陈志辉梁奉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颖川鸿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