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72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泵流路,其与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其与第一泵流路连接;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其与第一供给流路连接;第三分支流路和第四分支流路,其与第二供给流路连接;第一主操作阀,其与第一分支流路及第三分支流路连接;第二主操作阀,其与第二分支流路及第四分支流路连接;第一铲斗流路,其经由第一主操作阀连接第一分支流路和铲斗缸的盖侧空间;第二铲斗流路,其经由第一主操作阀连接第三分支流路和铲斗缸的杆侧空间;第一斗杆流路,其经由第二主操作阀连接第二分支流路和斗杆缸的杆侧空间;以及第二斗杆流路,其经由第二主操作阀连接第四分支流路和斗杆缸的盖侧空间。

Driving devic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riving device, a mechanical pump comprising: a first flow path connected to the first hydraulic pump; the first supply passage and second supply passage, and the first pump flow path connection; Branch Road in the first branch road and second flow, with the first supply passage connecting third points; Branch Road and fourth Branch Road, the second supply flow path connection; the first main valve operation, with the first branch channel and three branch road connection; second main operating valve, and its second branch flow path and four tributary road connection; the first bucket flow path, the cover side flow path space and the bucket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ranch of the first main operating valve; second bucket flow path, the main valve is connected via a first operating Third Branch Road and bucket cylinder rod side space; the first bucket rod flow path, the main operat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rough second The side space of the branch flow path and the bucket rod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bucket flow path are connected to the side cover space of the fourth branch road and the bucket rod through the second main operatio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挖掘机这样的工程机械具有包括铲斗、斗杆和动臂的作业机。作为驱动作业机的液压缸的驱动源,在工程机械上搭载有多个液压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液压回路,其具有对从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和从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的合流和分流进行切换的合流阀。在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合流的状态下,从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和从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经由合流阀汇合之后,被分配到多个液压缸。在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分流的状态下,动臂缸由从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驱动,铲斗缸和斗杆缸由从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驱动。在使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为合流的状态而将液压油分配到多个液压缸的情况下,会发生被供给到受轻负荷作用的液压缸的液压油流量大于被供给到受高负荷作用的液压缸的液压油流量的现象。因此,在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合流的状态下,在工程机械的操作员为了驱动作业机而对操作装置进行操作时,无法向液压缸供给流量与操作装置的操作量对应的液压油,使得操作装置的操作性下降。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主操作阀与液压致动机构之间设置压力补偿阀,从而在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合流的状态下,使与多个液压缸的每一个分别连接的主操作阀的前后压差均匀化。通过使多个主操作阀的前后压差均匀化,能够向液压泵供给流量与操作装置的操作量对应的液压油,因此能够抑制操作装置的操作性的下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260401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477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而言,当使用工程机械的作业机来实施挖掘动作时,作用在铲斗缸和斗杆缸上的负荷大于作用在动臂缸上的负荷。因此,铲斗缸和斗杆缸需要高压液压油。另一方面,动臂缸虽然需要大流量的液压油,但是低压液压油也能够将其驱动。如果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通过从第二液压泵排出的液压油来驱动铲斗缸和斗杆缸,则需要从第二液压泵向铲斗缸和斗杆缸供给高压液压油。从第二液压泵排出的高压液压油在流过同一流路之后在分支部进行分支,分别被供给到铲斗缸和斗杆缸。在这种情况下,在高压液压油流过的流路中,液压油的压力损失增大,导致液压能损失。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设置压力补偿阀,能够在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合流的状态下抑制操作装置的操作性的下降。然而,与铲斗缸相比,动臂缸是由低压液压油驱动。对于从液压泵供给的高压液压油,如果通过压力补偿阀来对与铲斗缸连接的主操作阀的前后压差和被供给到与动臂缸连接的主操作阀的液压油进行补偿,则由压力补偿阀引起的压力损失增大,导致液压能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能够抑制高压液压油流过时的压力损失所引起的油耗劣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该工程机械包括具有铲斗和斗杆的作业机,所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铲斗缸,其驱动上述铲斗;斗杆缸,其驱动上述斗杆;第一液压泵,其排出向上述铲斗缸和上述斗杆缸供给的液压油;以及液压回路,从上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上述液压油在该液压回路中流动,上述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泵流路,其与上述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其与上述第一泵流路连接;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其与上述第一供给流路连接;第三分支流路和第四分支流路,其与上述第二供给流路连接;第一主操作阀,其与上述第一分支流路及上述第三分支流路连接;第二主操作阀,其与上述第二分支流路及上述第四分支流路连接;第一铲斗流路,其经由上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上述第一分支流路和上述铲斗缸的盖侧空间;第二铲斗流路,其经由上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上述第三分支流路和上述铲斗缸的杆侧空间;第一斗杆流路,其经由上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上述第二分支流路和上述斗杆缸的杆侧空间;以及第二斗杆流路,其经由上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上述第四分支流路和上述斗杆缸的盖侧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该工程机械包括:作业机,其具有铲斗、斗杆和动臂;上部回转体,其支承上述作业机;以及下部行走体,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回转马达,其产生使上述上部回转体回转的动力;铲斗缸,其驱动上述铲斗;斗杆缸,其驱动上述斗杆;动臂缸,其驱动上述动臂;第一液压泵,其排出向上述铲斗缸和上述斗杆缸供给的液压油;第二液压泵,其排出向上述动臂缸供给的液压油;以及液压回路,从上述第一液压泵和上述第二液压泵排出的上述液压油在该液压回路中流动,上述液压回路包括:第一主操作阀,其调整从上述第一液压泵供给到上述铲斗缸的上述液压油的方向和流量;第二主操作阀,其调整从上述第一液压泵供给到上述斗杆缸的上述液压油的方向和流量;以及第三主操作阀,其调整从上述第二液压泵供给到上述动臂缸的上述液压油的方向和流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高压液压油流过时的压力损失所引起的油耗劣化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程机械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的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液压回路的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程机械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图。图5是表示比较示例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液压回路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比较示例涉及的工程机械的液压油的压力变化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程机械的液压油的压力变化的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液压回路的图。符号说明1作业机2上部回转体3下部行走体4驱动装置5操作装置6驾驶室6S驾驶席7机械室8履带9控制系统11铲斗12斗杆13动臂14蓄电器15逆变器16旋转传感器17混合控制器18发动机控制器19泵控制器20液压缸21铲斗缸21A第一铲斗流路21B第二铲斗流路21C盖侧空间21L杆侧空间22斗杆缸22A第一斗杆流路22B第二斗杆流路22C盖侧空间22L杆侧空间23动臂缸23A第一动臂流路23B第二动臂流路23C盖侧空间23L杆侧空间24行走马达25电动回转马达25B液压回转马达26发动机27发电机28操作量检测部29共轨控制部30液压泵30A斜板30S斜板角度传感器31第一液压泵31A斜板31B伺服机构31S斜板角度传感器32第二液压泵32A斜板32B伺服机构32S斜板角度传感器33燃料调整旋钮34模式切换部40液压回路41第一泵流路42第二泵流路43第一供给流路44第二供给流路45第三供给流路46第四供给流路47第一分支流路48第二分支流路49第三分支流路50第四分支流路51第五分支流路52第六分支流路53排出流路54油箱55合流流路60主操作阀61第一主操作阀62第二主操作阀63第三主操作阀64第四主操作阀67第一合分流阀68第二合分流阀70压力补偿阀80梭阀100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P1第一分支部P2第二分支部P3第三分支部P4第四分支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组合。此外,也存在不使用一部分结构要素的情况。第一实施方式工程机械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工程机械100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工程机械100是混合动力型液压挖掘机的示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该工程机械包括具有铲斗和斗杆的作业机,所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铲斗缸,其驱动所述铲斗;斗杆缸,其驱动所述斗杆;第一液压泵,其排出向所述铲斗缸和所述斗杆缸供给的液压油;以及液压回路,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在该液压回路中流动,所述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泵流路,其与所述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其与所述第一泵流路连接;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一供给流路连接;第三分支流路和第四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二供给流路连接;第一主操作阀,其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及所述第三分支流路连接;第二主操作阀,其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及所述第四分支流路连接;第一铲斗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和所述铲斗缸的盖侧空间;第二铲斗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三分支流路和所述铲斗缸的杆侧空间;第一斗杆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流路和所述斗杆缸的杆侧空间;以及第二斗杆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四分支流路和所述斗杆缸的盖侧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该工程机械包括具有铲斗和斗杆的作业机,所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铲斗缸,其驱动所述铲斗;斗杆缸,其驱动所述斗杆;第一液压泵,其排出向所述铲斗缸和所述斗杆缸供给的液压油;以及液压回路,从所述第一液压泵排出的所述液压油在该液压回路中流动,所述液压回路包括:第一泵流路,其与所述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其与所述第一泵流路连接;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一供给流路连接;第三分支流路和第四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二供给流路连接;第一主操作阀,其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及所述第三分支流路连接;第二主操作阀,其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及所述第四分支流路连接;第一铲斗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和所述铲斗缸的盖侧空间;第二铲斗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一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三分支流路和所述铲斗缸的杆侧空间;第一斗杆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流路和所述斗杆缸的杆侧空间;以及第二斗杆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二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四分支流路和所述斗杆缸的盖侧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具有动臂,所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包括:动臂缸,其驱动所述动臂;以及第二液压泵,其排出向所述动臂缸供给的液压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具有下部行走体和支承所述作业机的上部回转体,所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动回转马达,其产生使所述上部回转体回转的动力;以及第二液压泵,其排出向所述动臂缸供给的液压油,所述液压回路包括:第二泵流路,其与所述第二液压泵连接;第三供给流路和第四供给流路,其与所述第二泵流路连接;第五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三供给流路连接;第六分支流路,其与所述第四供给流路连接;第三主操作阀,其与所述第五分支流路及所述第六分支流路连接;第一动臂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三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五分支流路和所述动臂缸的盖侧空间;以及第二动臂流路,其经由所述第三主操作阀连接所述第六分支流路和所述动臂缸的杆侧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流流路,其连接所述第一泵流路和所述第二泵流路;以及第一合分流阀,其设置于所述合流流路,能够将所述第一泵流路和所述第二泵流路切换为合流状态或分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口正秋山照夫齐藤好治渡边隆之饭田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