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55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机箱内腔底部设置有温控箱,所述机箱表面设置有机门,所述机门的表面设置有温控调钮、温控表和门锁,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机头,所述机头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和轴杆,所述轴杆的数量不少于两根,所述固定杆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折杆,所述折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轴杆,所述折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机头的底部设置有与卡板相匹配的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负荷,高频率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试机器
,具体为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耐疲劳性是金属、合金材料及其构件在使用中因受各种应力的反复作用而产生疲劳,使金属材质的物理机械性能逐渐变坏,产生裂口、生热、剥离、破坏等,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的性能,在工程力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检验某个物体的耐疲劳性,传统的装置不能高负荷、高频率的进行一系列的耐疲劳试验,而且受各种温度的影响,测试出来的结果并不准确,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能高负荷、高频率的检测,且受温度影响检测结果不准确,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所述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具有能够高负荷,高频率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效率高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机箱内腔底部设置有温控箱,所述机箱表面设置有机门,所述机门的表面设置有温控调钮、温控表和门锁,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机头,所述机头的内腔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旋转装置(2),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设置有温控箱(3),所述机箱(1)表面设置有机门(4),所述机门(4)的表面设置有温控调钮(5)、温控表(6)和门锁(7),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电机(8),所述电机(8)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机头(9),所述机头(9)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10)和轴杆(11),所述轴杆(11)的数量不少于两根,所述固定杆(10)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压杆(12),所述气压杆(12)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折杆(13),所述折杆(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部插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力学的耐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顶部及底部均设置有旋转装置(2),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设置有温控箱(3),所述机箱(1)表面设置有机门(4),所述机门(4)的表面设置有温控调钮(5)、温控表(6)和门锁(7),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电机(8),所述电机(8)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机头(9),所述机头(9)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10)和轴杆(11),所述轴杆(11)的数量不少于两根,所述固定杆(10)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压杆(12),所述气压杆(12)的两端活动连接有折杆(13),所述折杆(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部插接有轴杆(11),所述折杆(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板(15),所述机头(9)的底部设置有与卡板(15)相匹配的开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坤郭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