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翔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773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底连接脚柱,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设有顶抗撞板,所述顶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的内侧设有内橡胶气囊,所述底连接台通过强力弹簧与侧固定板相连。该汽车防撞装置,通过顶抗撞板、内橡胶气囊和强力弹簧的配合,内合金板将撞击力传递至顶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处并压合内部的内橡胶气囊,通过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与内橡胶气囊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其撞击力,在顶抗撞板受到撞击向内侧移动时带动底连接台和底活动杆下压,同时压缩强力弹簧,通过强力弹簧受压产生的弹性推动力反向推动顶抗撞板来减缓其撞击。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anti-colli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welded with connecting pin, the top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anti hit the board, the inner top plate and a bottom arc arc pressure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inner rubber bag, the bottom a connection platform connected by spring and side plate. The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rough the top plate, with the impact in the rubber bag and a strong spring, in the rubber air sac alloy plate will impact the top transfer arc pressur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and arc pressure pressure inside, through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bear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arc arc pressure plate and the inner rubber air bag under pressure slow down the impact force, the top anti collision plate impact drive to the inside bottom and bottom connected mobile station movable rod under pressure, and the compression force of the spring, produced by strong spring compression elastic force reverse push impact plate to reduce the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作为最先与碰撞物发生接触的汽车零部件,承担了缓冲吸能的作用,现有的汽车前防撞梁对汽车碰撞时的缓冲效果不好,对汽车内的乘客的保护力度不够,例如专利号为201520861224.1的专利,包括于承受撞击的横梁和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且向后延伸的两个吸能盒,横梁包括矩形横管和位于矩形横管前方且朝向矩形横管前方拱起的条状拱板,虽然当汽车前端受到碰撞时,能够有效的对汽车发动机进行保护,对汽车碰撞时的缓冲效果不好,会危害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底连接脚柱,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设有顶抗撞板,所述顶抗撞板的内侧顶端设有内合金板,所述内合金板的底端焊接有顶弧形承压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外侧焊接有底弧形承压板,所述顶弧形承压板通过内连接螺栓与底弧形承压板相连,所述顶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的内侧设有内橡胶气囊,所述顶抗撞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连接台,所述顶抗撞板通过侧连接螺栓与固定底板相连,所述侧连接螺栓贯穿内连接台,所述顶抗撞板的外侧底端焊接有底连接台,所述底连接脚柱的外侧焊接有侧固定板,所述底连接台的底端设有底活动杆,所述底活动杆贯穿侧固定板,所述底连接台通过强力弹簧与侧固定板相连,且强力弹簧套接于底活动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顶抗撞板的顶端内侧设有内适配槽,所述内适配槽的内侧设有顶合金板,所述顶合金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插脚,所述内适配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插槽,所述侧插脚与侧插槽相匹配,所述顶合金板的内侧焊接有内支撑脚。优选的,所述侧连接螺栓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侧固定板与底连接脚柱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脚。优选的,所述底活动杆的底端安装有底限位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防撞装置,通过顶抗撞板、内橡胶气囊和强力弹簧的配合,顶抗撞板受到撞击向内侧压合内合金板,内合金板将撞击力传递至顶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处并压合内部的内橡胶气囊,通过弧形承压板和底弧形承压板与内橡胶气囊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其撞击力,在顶抗撞板受到撞击向内侧移动时带动底连接台和底活动杆下压,同时压缩强力弹簧,通过强力弹簧受压产生的弹性推动力反向推动顶抗撞板来减缓其撞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合金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合金板,2、顶抗撞板,3、内合金板,4、顶弧形承压板,5、内橡胶气囊,6、内连接螺栓,7、侧连接螺栓,8、内连接台,9、橡胶圈,10、底连接台,11、底活动杆,12、强力弹簧,13、侧固定板,14、加强脚,15、底弧形承压板,16、固定底板,17、底连接脚柱,18、侧插脚,19、内支撑脚,20、内适配槽,21、侧插槽,22、底限位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6,固定底板1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底连接脚柱17,底连接脚柱17带动固定底板16安装于车体上,固定底板16的顶端设有顶抗撞板2,顶抗撞板2的内侧顶端设有内合金板3,内合金板3的底端焊接有顶弧形承压板4,固定底板16的外侧焊接有底弧形承压板15,顶弧形承压板4通过内连接螺栓6与底弧形承压板15相连,顶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的内侧设有内橡胶气囊5,顶抗撞板2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连接台8,顶抗撞板2通过侧连接螺栓7与固定底板16相连,侧连接螺栓7贯穿内连接台8,顶抗撞板2通过侧连接螺栓7安装于固定底板16上,并且贯穿内合金板3对其进行固定,侧连接螺栓7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圈9,在顶抗撞板2与外物强力接触产生撞击力时,顶抗撞板2受到撞击向内侧压合内合金板3,内合金板3将撞击力传递至顶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处并压合内部的内橡胶气囊5,通过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与内橡胶气囊5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其撞击力,顶抗撞板2的外侧底端焊接有底连接台10,底连接脚柱17的外侧焊接有侧固定板13,侧固定板13与底连接脚柱17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脚14,底连接台10的底端设有底活动杆11,底活动杆11的底端安装有底限位脚22,底活动杆11贯穿侧固定板13,底连接台10通过强力弹簧12与侧固定板13相连,强力弹簧12的弹性系数为5N/CM,且强力弹簧12套接于底活动杆11的外侧,在顶抗撞板2受到撞击向内侧移动时带动底连接台10和底活动杆11下压,同时压缩强力弹簧12,通过强力弹簧12受压产生的弹性推动力反向推动顶抗撞板2来减缓其撞击,顶抗撞板2的顶端内侧设有内适配槽20,内适配槽20的内侧设有顶合金板1,顶合金板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插脚18,内适配槽2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插槽21,侧插脚18与侧插槽21相匹配,顶合金板1的内侧焊接有内支撑脚19,顶合金板1通过侧插脚18安装于内适配槽20内侧的侧插槽21内,在受到撞击时通过顶合金板1与内支撑脚19提高顶抗撞板2的抗撞力。在顶抗撞板2与外物强力接触产生撞击力时,顶抗撞板2受到撞击向内侧压合内合金板3,内合金板3将撞击力传递至顶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处并压合内部的内橡胶气囊5,通过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与内橡胶气囊5受压产生的弹性形变减缓其撞击力,在顶抗撞板2受到撞击向内侧移动时带动底连接台10和底活动杆11下压,同时压缩强力弹簧12,通过强力弹簧12受压产生的弹性推动力反向推动顶抗撞板2来减缓其撞击。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6),所述固定底板(1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底连接脚柱(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6)的顶端设有顶抗撞板(2),所述顶抗撞板(2)的内侧顶端设有内合金板(3),所述内合金板(3)的底端焊接有顶弧形承压板(4),所述固定底板(16)的外侧焊接有底弧形承压板(15),所述顶弧形承压板(4)通过内连接螺栓(6)与底弧形承压板(15)相连,所述顶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的内侧设有内橡胶气囊(5),所述顶抗撞板(2)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连接台(8),所述顶抗撞板(2)通过侧连接螺栓(7)与固定底板(16)相连,所述侧连接螺栓(7)贯穿内连接台(8),所述顶抗撞板(2)的外侧底端焊接有底连接台(10),所述底连接脚柱(17)的外侧焊接有侧固定板(13),所述底连接台(10)的底端设有底活动杆(11),所述底活动杆(11)贯穿侧固定板(13),所述底连接台(10)通过强力弹簧(12)与侧固定板(13)相连,且强力弹簧(12)套接于底活动杆(11)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6),所述固定底板(16)的底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底连接脚柱(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6)的顶端设有顶抗撞板(2),所述顶抗撞板(2)的内侧顶端设有内合金板(3),所述内合金板(3)的底端焊接有顶弧形承压板(4),所述固定底板(16)的外侧焊接有底弧形承压板(15),所述顶弧形承压板(4)通过内连接螺栓(6)与底弧形承压板(15)相连,所述顶弧形承压板(4)和底弧形承压板(15)的内侧设有内橡胶气囊(5),所述顶抗撞板(2)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连接台(8),所述顶抗撞板(2)通过侧连接螺栓(7)与固定底板(16)相连,所述侧连接螺栓(7)贯穿内连接台(8),所述顶抗撞板(2)的外侧底端焊接有底连接台(10),所述底连接脚柱(17)的外侧焊接有侧固定板(13),所述底连接台(10)的底端设有底活动杆(11),所述底活动杆(11)贯穿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