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3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下模、及活动设置于下模上的上模,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型腔,该型腔内底部开设有一大通气孔,且该吹气孔与大通气孔相连通;所述上模下表面设置有与型腔相匹配的若干凸起,该上模侧边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该上模下表面且位于凸起四周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通的若干小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形成由下至上的吹气通道,结构设计合理,为载带的成型提供均匀分布的作用力,防止载带物料损坏,载带质量得以保证。

A new type of carrier belt form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carrier tape form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fixed on the base of the lower die and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on the upper die, wherein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blowing holes, the low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e cavity, the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there is a hole and the chase, blowing holes and ventilation holes communicated;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matched with the cavity, the upper di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nt hole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and is located in the bulg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exhaus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mall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form a blowing channel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uniform force is provided for the forming of the carrier belt, the material of the carrier belt is damage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arrier belt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载带需要满足多元化的电子元器件,载带质量主要由成型膜具决定。传统的载带成型膜具均需要吹气模具作为辅助,而由于成型膜具与吹气模具结合的不合理,特别是成型膜具吹气通道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载带在成型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易出现物料损坏的问题,载带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形成由下至上的吹气通道,结构设计合理,为载带的成型提供均匀分布的作用力,防止载带物料损坏,载带质量得以保证。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下模、及活动设置于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型腔,该型腔内底部开设有一大通气孔,且该吹气孔与大通气孔相连通;所述上模下表面设置有与型腔相匹配的若干凸起,该上模侧边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该上模下表面且位于凸起四周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通的若干小通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梯形凸块,所述型腔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梯形凸块相匹配的梯形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腔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腔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吹气孔分布于底座四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型腔均匀排列在下模上表面,并排列成两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孔分布于上模四周,且该排气孔呈条形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孔、大通气孔与小通气孔均呈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模上设置吹气孔与大通气孔,在上模上设置小通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由下至上的吹气通道,结构设计合理,为载带的成型提供均匀分布的作用力,防止载带物料损坏,载带质量得以保证。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及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的下模2、及活动设置于下模2上的上模3,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11,且该若干吹气孔11分布于底座1四周,所述下模2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型腔21,该型腔21内底部开设有一大通气孔,且该吹气孔11与大通气孔相连通;所述上模3下表面设置有与型腔21相匹配的若干凸起31,该上模3侧边开设有若干排气孔32,在该上模3下表面且位于凸起31四周开设有与排气孔32相连通的若干小通气孔33。如图2所示,所述凸起31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梯形凸块311,所述型腔2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梯形凸块311相匹配的梯形凹槽2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腔21为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腔体。同时,所述若干型腔21均匀排列在下模2上表面,并排列成两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32分布于上模3四周,且该排气孔32呈条形状。所述吹气孔11、大通气孔与小通气孔33均呈圆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载带物料放到上模3与下模2之间,接着,将上模3的凸起31放到下模2的型腔21中,同时,通过辅助的吹气模具向吹气孔11吹气,气体通过吹气孔11与大通气孔进入型腔21中,由上模3的凸起31对物料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及气体对物料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载带物料上形成孔穴,且孔穴包覆在上模3的凸起31外围,获得具有孔穴的载带,在此过程中,型腔21中的气体依次经过载带物料上的气孔与小通气孔33,最后从排气孔32排出。本技术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在下模上设置吹气孔与大通气孔,在上模上设置小通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由下至上的吹气通道,结构设计合理,为载带的成型提供均匀分布的作用力,防止载带物料损坏,载带质量得以保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下模、及活动设置于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型腔,该型腔内底部开设有一大通气孔,且该吹气孔与大通气孔相连通;所述上模下表面设置有与型腔相匹配的若干凸起,该上模侧边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该上模下表面且位于凸起四周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通的若干小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的下模、及活动设置于下模上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下模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型腔,该型腔内底部开设有一大通气孔,且该吹气孔与大通气孔相连通;所述上模下表面设置有与型腔相匹配的若干凸起,该上模侧边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该上模下表面且位于凸起四周开设有与排气孔相连通的若干小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载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梯形凸块,所述型腔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梯形凸块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兰胡武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诚利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