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499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包括机械手、五金件装夹装置、砂带机、输送带,机械手上设置有五金件吸取机构,五金件装夹装置、砂带机分别放置于机械手一侧边,输送带放置于机械手另一侧边;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上,机械手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到五金件装夹装置上方,五金件吸取机构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机械手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到砂带机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机械手工作带着打磨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方,五金件吸取机构释放打磨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向外输送打磨后的五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劳动强度小、工作环境好、效率高、精度高,能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打磨。

A kind of automatic grind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grinding equipment, including hardware, manipulator clamping device, belt machine, conveyor belt, the mechanical hand is arranged on the hardware hardware suction mechanism, clamping device, belt machine manipulator were plac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plac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nual manipulator; the hardware processing will be placed on the hardware clamping device, the manipulator work with hardware mechanism to draw hardware clamping device above the hardware hardware from suction mechanism to be processed, manipulator with machining hardware to machine abrasive belt grinding, after grinding, manipulator with polished metal pieces to the top of the conveyor belt, hardware drawing mechanism to release the polished metal pieces to the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conveyor hardware after grinding ou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stable quality, small labor intensity,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nd can replace manual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打磨设备
本技术涉及五金打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用冲压模具加工出来的五金件,其边角处都有毛刺或批风。现有技术处理边角处的毛刺或批风的办法都是采用人工打磨,或者是采用治具再配合人工打磨。现有技术的缺点有:1.质量不稳定;2.人工成本高;3.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4.效率低;5.精度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劳动强度小、工作环境好、效率高、精度高,能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打磨的自动打磨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包括机械手、五金件装夹装置、砂带机、输送带,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五金件吸取机构,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砂带机分别放置于机械手一侧边,所述输送带放置于机械手另一侧边;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上,所述机械手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到五金件装夹装置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所述机械手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到砂带机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所述机械手工作带着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释放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向外输送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包括机架、转盘、五金件装夹治具、转盘自转驱动机构,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固定安装于转盘上,所述转盘安装于转盘自转驱动机构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盘和五金件装夹治具绕转盘轴心间歇性自转。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包括分割器、电机、减速器、电机固定板、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同步带、转盘轴、外轴套、连接座,所述分割器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电机固定板安装于分割器侧边或机架上,所述减速器安装于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安装于减速器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安装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同步轮安装于分割器的输入轴上,所述同步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安装于分割器上,所述外轴套安装于连接座上,所述转盘轴依次穿过外轴套、连接座与分割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与外轴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固定安装于转盘底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分割器采用凸轮分割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机采用调速电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盘轴采用锁紧件与分割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的数量为2至12个。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所述机架与转盘之间还设有外壳。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包括吸嘴、吸嘴固定板、连接块,所述机械手设有手腕,所述吸嘴固定安装于吸嘴固定板,所述吸嘴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机械手的手腕。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的数量为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的五金件装夹治具上,转盘自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盘和五金件装夹治具绕转盘轴心间歇性自转,机械手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到五金件装夹装置上方,五金件吸取机构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机械手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到砂带机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机械手工作带着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方,五金件吸取机构释放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向外输送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质量稳定、劳动强度小、工作环境好、效率高、精度高,能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打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五金件装夹装置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五金件吸取机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机械手;11—手腕;2—五金件装夹装置;21—机架;22—转盘;23—五金件装夹治具;24—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0—分割器241—电机;242—减速器;243—电机固定板;244—第一同步轮;245—第二同步轮;246—同步带;247—转盘轴;248—外轴套;249—连接座;250—锁紧件;3—砂带机;4—输送带;5—五金件吸取机构;51—吸嘴;52—吸嘴固定板;53—连接块;6—五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包括机械手1、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输送带4,所述机械手1上设置有五金件吸取机构5,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分别放置于机械手1一侧边,所述输送带4放置于机械手1另一侧边;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6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5到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6,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6到砂带机3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释放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所述输送带4向外输送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2包括机架21、转盘22、五金件装夹治具23、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23固定安装于转盘22上,所述转盘22固定安装于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固定安装于机架21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驱动转盘22和五金件装夹治具23绕转盘22轴心间歇性自转。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包括分割器240、电机241、减速器242、电机固定板243、第一同步轮244、第二同步轮245、同步带246、转盘轴247、外轴套248、连接座249,所述分割器240固定安装于机架21上,所述电机固定板243安装于分割器240侧边或机架21上,所述减速器242固定安装于电机固定板243上,所述电机241固定安装于减速器242上,所述第一同步轮244固定安装于减速器242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同步轮245固定安装于分割器240的输入轴上,所述同步带246分别与第一同步轮244、第二同步轮245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249固定安装于分割器240上,所述外轴套248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49上,所述转盘轴247依次穿过外轴套248、连接座249与分割器24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轴247与外轴套24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轴247固定安装于转盘22底部。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分割器240采用凸轮分割器。所述电机241采用调速电机。所述转盘轴247采用锁紧件250与分割器24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23的数量为2至12个,具体地,本技术的五金件装夹治具23的数量为8个。在所述机架21与转盘22之间还设有外壳。如图1及图4、图5所示,所述机械手1设有手腕11。所述砂带机3用来打磨五金件6,所述输送带4用来输送打磨后的五金件6,所述机械手1、砂带机3、输送带4为现有技术,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具体地,如图1及图4、图5所示,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包括吸嘴51、吸嘴固定板52、连接块5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打磨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械手(1)、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输送带(4),所述机械手(1)上设置有五金件吸取机构(5),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分别放置于机械手(1)一侧边,所述输送带(4)放置于机械手(1)另一侧边;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6)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5)到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6),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6)到砂带机(3)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释放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所述输送带(4)向外输送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械手(1)、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输送带(4),所述机械手(1)上设置有五金件吸取机构(5),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2)、砂带机(3)分别放置于机械手(1)一侧边,所述输送带(4)放置于机械手(1)另一侧边;手工将待加工的五金件(6)放置于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五金件吸取机构(5)到五金件装夹装置(2)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吸取待加工的五金件(6),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待加工的五金件(6)到砂带机(3)上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所述机械手(1)工作带着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方,所述五金件吸取机构(5)释放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到输送带(4)上,所述输送带(4)向外输送打磨完成后的五金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件装夹装置(2)包括机架(21)、转盘(22)、五金件装夹治具(23)、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所述五金件装夹治具(23)固定安装于转盘(22)上,所述转盘(22)安装于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安装于机架(21)上,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驱动转盘(22)和五金件装夹治具(23)绕转盘(22)轴心间歇性自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自转驱动机构(24)包括分割器(240)、电机(241)、减速器(242)、电机固定板(243)、第一同步轮(244)、第二同步轮(245)、同步带(246)、转盘轴(247)、外轴套(248)、连接座(249),所述分割器(240)安装于机架(21)上,所述电机固定板(243)安装于分割器(240)侧边或机架(21)上,所述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