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迫感织带、内衣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93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4 00:21
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为至少一根包根线,所述包根线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包根线包括根心和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采用包裹有热熔丝的包根线,编织在两层织带间形成的内腔中,当热熔丝融化后,与根心、两层织带融合,形成粘连的整体支撑结构,既代替了钢圈成为有效的支撑结构,又降低了钢圈的压迫感。

Low pressure forced feeling ribbon, underwear and its making method

A low sense of urgency webbing, including the first layer and second layer ribbon ribbon and filler;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ribbon ribbon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webbing webbing at least one cavity, the cavity is a cavity shaped arranged along the meridian direction, the the filler is filled in the inner cavity; the filler is at least one packet line, the packet wire woven in the cavity in the warp direction; the packet line including the root and the root in the heating fuse wound outside the heart. The inven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forced sense ribbon, package thread covered by a thermal fuse, formed in the two layer between the woven ribbon in the cavity, when the thermal fuse melts, fusion and root of heart, two layers of ribbon, adhesion of whole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replaced the steel support structure become effective, but also reduce the the wheel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迫感织带、内衣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带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都市女性对生活品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贴身私密的内衣产品而言,她们更加是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要求。近年来兴起的无钢圈的无痕内衣深获女性消费者们的喜爱,相较于市面上一些有钢圈内衣的束缚感,无钢圈内衣将舒适、体贴、时尚,变化集于一身,就如同人的第十层皮肤,穿戴天然惬意。但市面上的无钢圈内衣,去除了钢圈结构以后,其支撑力大为下降,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其制作工艺通常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钢圈内衣的支撑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低压迫感织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为至少一根包根线,所述包根线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包根线包括根心和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进一步地,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绒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之间的贴合面处间断性地连接,形成两个或以上的内腔;所述根心为D数大于或等于1680D的氨纶丝;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非热熔丝纱线为直身尼龙纱线;所述热熔丝的熔点为120℃或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采用包裹有热熔丝的包根线,编织在两层织带(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间形成的内腔中,当热熔丝融化后,与根心、两层织带融合,形成粘连的整体支撑结构,既代替了钢圈成为有效的支撑结构,又降低了钢圈的压迫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包括至少一根根心和包裹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物,所述根心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采用包裹有根心的热熔物作为支撑结构,其设置在两层织带(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间形成的内腔中,热熔物与根心、两层织带融合,形成粘连的整体支撑结构,既代替了钢圈成为有效的支撑结构,又降低了钢圈的压迫感。进一步地,所述热熔物由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融化并冷却后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绒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之间的贴合面处间断性地连接,形成两个或以上的内腔;所述根心为D数大于或等于1680D的氨纶丝;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非热熔丝纱线为直身尼龙纱线;所述热熔物由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融化并冷却后形成,所述热熔丝的熔点为120℃或以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女性内衣,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低压迫感织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压迫感织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体编织出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的织带;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为至少一根包根线,所述包根线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包根线包括根心和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S2:对S1中一体编织的织带进行染整,使热熔丝融化。该制作方法步骤简单,织带一体编织成形后进行染整加工后即可得到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之间的贴合面处间断性地连接,形成两个或以上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绒毛;所述根心为D数大于或等于1680D的氨纶丝;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非热熔丝纱线为直身尼龙纱线;所述热熔丝的熔点为120℃或以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未蒸化低压迫感织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包根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未染整低压迫感织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其制作工艺如下:步骤S1,用梭织机一体编织出包括第一层织带1、第二层织带2和填充物的织带。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未染整低压迫感织带的横截面示意图。所述第一层织带1和第二层织带2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1和第二层织带2的贴合面处间断性地连接,使第一层织带1与第二层织带2间形成多个内腔3。连接处的纱线以W型对两层织带(第一层织带1和第二层织带2)进行上下缝合。内腔3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内腔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内腔3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本实施例中为五个体积相同并等距分布的内腔。内腔3的内壁上还设有绒毛(图中未画出)。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3中,多个内腔的设置能够使填充物的填充更为均匀、平整。所述填充物为多根包根线4,所述包根线4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3中,请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包根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包根线4包括根心41、非热熔丝纱线42和热熔丝43,该根心41外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42,在非热熔丝纱线42外再缠绕有一层热熔丝43。具体的,该根心41为D数大于或等于1680D的氨纶丝,根心41采用较粗的氨纶丝能够有更好的支撑效果。该非热熔丝纱线42具体为100D-200D尼龙,进一步为150D直身尼龙。直身尼龙是相对于弹性尼龙而言,定型效果更好,拉伸后不会变长,经过染整工艺后,直身尼龙不仅不会边长,反而会产生收缩,对根心41的包裹更牢固。该热熔丝43即低熔点纱线,可选择100D-200D,熔点为180℃以下,本实施例中具体取熔点为120℃或以下的150D热熔丝,进一步优选地,取熔点为85℃的热熔丝。该第一层织带1和第二层织带2具体采用弹性尼龙,增加皮肤接触的舒适感。第一层织带1的外表面还可设有毛面,这一面与身体部分接触,毛面可增加舒适感。第二层织带2用于与内衣围布车缝,不外露,无需设置毛面。步骤S2:对S1中一体编织的织带进行染整,本实施例中,染整工艺包括漂染、蒸化、洗水、固色、烘干一系列工艺。尤其在蒸化过程中,织带在蒸箱中被加热,加热温度高于或等于热熔丝43的熔点,使织带上每个内腔3中的热熔丝43融化。多根包根线4上的热熔丝43融化后,每个内腔3中形成的热熔物包裹在根心41外并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条状整体,且通过内腔3的内壁上的绒毛,与内腔3内壁更好地融合固定,冷却后称为一块类似胶片硬度的物料,代替钢圈,起到支撑作用。多个独立的内腔3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条状热熔物支撑结构。在染整工艺后,该直身尼龙收缩,牢固包裹在根心41外,同时,其与热熔丝43融化后形成的热熔物融合,进而使得热熔物紧紧包裹在根心41外,防止根心41变为光根,与其他结构脱离,导致织带外观不平整、扭曲或起皱。本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可用于制作无钢圈女性内衣,经测试,采用专利技术的低压迫感织带制作的无钢圈内衣穿戴后,对人体的产生的压迫感比普通的钢圈内衣穿戴后造成的压迫感大为降低,舒适度大为提升,同时,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压迫感织带、内衣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为至少一根包根线,所述包根线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包根线包括根心和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为至少一根包根线,所述包根线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包根线包括根心和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绒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之间的贴合面处间断性地连接,形成两个或以上的内腔;所述根心为D数大于或等于1680D的氨纶丝;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一层非热熔丝纱线,所述非热熔丝纱线为直身尼龙纱线;所述热熔丝的熔点为120℃或以下。4.一种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织带、第二层织带和填充物;所述第一层织带和第二层织带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织带与第二层织带间形成至少一个内腔,所述内腔为沿经线方向设置的条形内腔,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填充物包括至少一根根心和包裹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物,所述根心沿经线方向编织在所述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物由缠绕在所述根心外的热熔丝融化并冷却后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迫感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心外还缠绕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平黄项聪谢远份
申请(专利权)人: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