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69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造粒机,包括造粒轴,该造粒轴由管子、装配在管子两端的端轴、固定在管子上的螺旋叶片、固定在管子的数个搅齿杆、安装在每个搅齿杆上的搅齿与安装在每个搅齿上的加强筋组成,管子的两端和端轴分别设有两级以上、相互匹配的阶梯,两根端轴通过安装在其阶梯上的、两个以上的定位环与管子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齿杆为均布固定在管子表面、至少四组以上螺旋排列的数个搅齿杆,搅齿与搅齿杆通过螺纹连接,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20-50毫米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在保证其造粒轴的强度的情况下,简化了制造工艺,减低了制造成本,改善了造粒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粒状物质、尤其是把炭黑粉尘制成粒状炭黑的湿法造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湿法造粒机的关键部件-造粒轴是由两根端轴、管子、螺旋叶片、搅齿杆、搅齿与加强筋装配而成,在管子两端组焊固定有端轴,在管子上焊接固定有螺旋叶片和由搅齿杆、搅齿、加强筋组成的三头螺旋搅齿机构,搅齿焊接在搅齿杆上,加强筋焊接固定在搅齿的顶部,但是,由于端轴与管子组装配合尺寸较长,焊接施工难度较大,易变形;加强筋的位置对造粒粒径的大小有很大影响,若加强筋处于搅齿的顶部,其粒径越细,在混炼时容易造成管道堵塞;若加强筋处于搅齿的底部,其粒径越大,在干燥时容易破碎,而现行结构的造粒轴,其加强筋的位置均设置在搅齿的顶部,造粒效果差,且搅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磨损,搅齿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加大,而现行结构的造粒轴其搅齿的位置不能调节,也会影响造粒效果;在管子直径较大时,三头螺旋搅齿机构的数量不足,搅拌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造粒机,能克服现有湿法造粒机的造粒轴制造工艺复杂、造粒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湿法造粒机包括造粒轴,该造粒轴由管子、固定在管子两端的端轴、固定在管子上的螺旋叶片、固定在管子的搅齿杆、安装在每个搅齿杆上的搅齿与固定在每个搅齿上的加强筋组成,每个端轴和管子配合的部分各加工成两级以上的阶梯,在端轴不同的阶梯上安装两个以上的定位环,通过将定位环分别与端轴和管子焊接而将端轴和管子固定连接,只要最外侧的两定位环的间距足够,就可保证造粒轴的强度,另一方面大大地缩短了焊接施工的区域,变形小,工艺性好,又节省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齿杆为均布固定在管子表面、至少四头以上螺旋排列的数个搅齿杆,以满足大直径管子的需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搅齿与搅齿杆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调整搅齿的位置,从而控制其造粒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20-50毫米处,进一步控制其造粒效果。本技术的优点为在保证其造粒轴的强度的情况下,简化了制造工艺,减低了制造成本,节省了材料,改善了造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造粒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造粒轴上搅齿杆排列展开图。图3为图1的B-B处剖视放大图。(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20毫米处)图4为图1的B-B处剖视放大图。(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35毫米处)图5为图1的B-B处剖视放大图。(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50毫米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本技术湿法造粒机的造粒轴包括两端轴1、管子2、螺旋叶片3、搅齿杆6、搅齿7与加强筋8,每个端轴1伸入管子的部分加工成三级阶梯,相应地,管子2的两管头的内表面也加工成三级阶梯,在端轴1的第一阶梯上装配定位环4,在第三阶梯上装配定位环5,第二阶梯为非配合面,可粗车,定位环4、5分别与端轴1和管子2焊接,从而将两端轴1和管子2联结为一体,又可缩短配合尺寸,便于焊接施工;管子2上还焊接有两组均布的螺旋叶片3和均布、按五头螺旋排列的多个搅齿杆6,如图2、3所示,每个搅齿杆6通过螺纹与搅齿7连接,并用螺母9固定,在距每个搅齿7的顶部20毫米处焊接固定一加强筋8,这样,增加搅齿数量,可增加搅拌强度,适用于大直径管子;搅齿7与搅齿杆6为活动连接,可调节搅齿7与外壳间隙,让加强筋8处于合适的位置,其粒径均匀,大小适中。图4和图5为本技术的另两种实施方式,加强筋8分别焊接固定在距搅齿7的顶部35和50毫米处。权利要求1.一种湿法造粒机,包括造粒轴,该造粒轴由管子、固定在管子两端的端轴、固定在管子上的螺旋叶片、固定在管子的数个搅齿杆、安装在每个搅齿杆上的搅齿与安装在每个搅齿上的加强筋组成,其特征在于管子的两端和端轴分别设有两级以上、相互匹配的阶梯,两根端轴通过固定在其阶梯上的、两个以上的定位环与管子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齿杆为均布固定在管子表面、按至少四头以上螺旋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搅齿与搅齿杆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20-50毫米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造粒机,包括造粒轴,该造粒轴由管子、装配在管子两端的端轴、固定在管子上的螺旋叶片、固定在管子的数个搅齿杆、安装在每个搅齿杆上的搅齿与安装在每个搅齿上的加强筋组成,管子的两端和端轴分别设有两级以上、相互匹配的阶梯,两根端轴通过安装在其阶梯上的、两个以上的定位环与管子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齿杆为均布固定在管子表面、至少四组以上螺旋排列的数个搅齿杆,搅齿与搅齿杆通过螺纹连接,加强筋固定在距搅齿顶部20-50毫米处。本技术的优点为在保证其造粒轴的强度的情况下,简化了制造工艺,减低了制造成本,改善了造粒效果。文档编号C09C1/58GK2804092SQ20052003370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赵宽明, 吕宗利, 刘寒津 申请人: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造粒机,包括造粒轴,该造粒轴由管子、固定在管子两端的端轴、固定在管子上的螺旋叶片、固定在管子的数个搅齿杆、安装在每个搅齿杆上的搅齿与安装在每个搅齿上的加强筋组成,其特征在于管子的两端和端轴分别设有两级以上、相互匹配的阶梯,两根端轴通过固定在其阶梯上的、两个以上的定位环与管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宽明吕宗利刘寒津
申请(专利权)人: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