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机曲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98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舷外机曲轴,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曲轴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舷外机曲轴包括左曲柄臂、右曲柄臂、左连杆颈、右连杆颈和平衡块,平衡块位于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之间,左曲柄臂通过左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右曲柄臂通过右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另一端为输入端,输出端的内端与左曲柄臂相连,输入端的内端与右曲柄臂相连,输出端的外端部具有盲孔,盲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开有呈环形的内花键,内花键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平衡块的两侧均具有减重孔,两个减重孔对称设置。本舷外机曲轴具有稳定性好和噪声低的优点。

An outboard engine cranksh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utboard engine crankshaf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r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crankshaft. The outboard engine crankshaft includes left and right crank arm crank arm,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neck and neck balance block balance block locat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crank arm crank arm, left arm left crank connecting rod ne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lance block through the right crank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neck right balance block through one end of the crankshaft is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put, input and output in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left crank arm, the inn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crank arm, the outer end of the output end of the blind hole with the blind hole, the circumferential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pline ring, internal spline and the crankshaft is integrated structure. Both sides of the balance block has holes, two hol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outboard engine crankshaft has good stability and low noise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外机曲轴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舷外机曲轴。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的重要运动部件之一,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现有的曲轴包括左曲柄臂、右曲柄臂、左连杆颈、右连杆颈和平衡块,平衡块位于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之间,左曲柄臂通过左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右曲柄臂通过右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另一端为输入端,输出端的内端与左曲柄臂相连,输入端的内端与右曲柄臂相连,输出端的外端部具有盲孔,通过液压机在盲孔中压入呈环形的花键,使花键和曲柄的输出端紧配合固连。通过平衡块使曲轴旋转顺畅,平衡性好,但是现有的平衡块由于重量较重,较重的平衡块在转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会增大发动机的噪声;花键是通过液压机压入到盲孔中与曲轴相固连的,花键和曲轴的同心度无法保证,工作时,由于花键和曲轴不同心会对花键造成异常的磨损,而且由于花键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存在松动脱落的风险,一旦花键松动或者脱落,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舷外机曲轴,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曲轴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舷外机曲轴,包括左曲柄臂、右曲柄臂、左连杆颈、右连杆颈和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位于左曲柄臂和右曲柄臂之间,所述左曲柄臂通过左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所述右曲柄臂通过右连杆颈与平衡块相连,所述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另一端为输入端,所述输出端的内端与左曲柄臂相连,所述输入端的内端与右曲柄臂相连,所述输出端的外端部具有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开有呈环形的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所述平衡块的两侧均具有减重孔,两个减重孔对称设置。左曲柄臂、右曲柄臂、左连杆颈、右连杆颈和平衡块是一体式结构,内花键通过插齿机直接插成型,内花键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牢固程度高,内花键不存在松动、脱落的问题,保证内花键与曲轴的同心度,内花键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磨损的情况,提高曲轴传动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减重孔的设置减轻平衡块的重量,降低曲轴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降低高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内花键的内端与盲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外端与盲孔的开口处具有一端间距。该种结构,使内花键加工方便,而且内花键的两端不与曲轴相连,可以减少应力集中,内花键不易损坏,提高曲轴传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减重孔的边角均呈弧形。倒圆处理,不伤手,设计合理。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减重孔位于平衡块两侧的中心处。合理利用空间,减重孔不会破坏平衡块的平衡,减重孔提高曲轴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平衡块远离左连杆颈和右连杆颈的底部具有弧形减重槽。弧形减重槽的设置降低了曲轴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降低高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平衡块靠近左连杆颈和右连杆颈的顶部具有凹入的减重凹口。减重凹口的设置降低了曲轴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降低高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曲轴中具有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所述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均倾斜设置,所述左润滑油孔贯穿左曲柄臂,所述左润滑油孔的一端位于输出端中,另一端位于左连杆颈中,所述右润滑油孔贯穿右曲柄臂,所述右润滑油孔的一端位于输入端中,另一端位于右连杆颈中。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均为贯穿的通孔,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的设置可以提高润滑油对曲轴的润滑效果,使曲轴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易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对称设置。合理利用空间,且使左润滑油孔和右润滑油孔润滑的范围大。在上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中,所述曲轴的表面整体通过软氮化处理形成保护层。曲轴的表面以及内花键的表面硬度高,曲轴表面强化后不易磨损,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舷外机曲轴具有以下优点:1、本舷外机曲轴的内花键通过插齿机直接插成型,内花键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牢固程度高,内花键不存在松动、脱落的问题,保证内花键与曲轴的同心度,内花键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异常磨损,提高曲轴的传动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2、本舷外机曲轴通过设置减重孔、弧形减重槽和减重凹口来降低曲轴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降低高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舷外机曲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舷外机曲轴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舷外机曲轴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本舷外机曲轴输出端的剖视图。图中,1、左曲柄臂;2、右曲柄臂;3、左连杆颈;4、右连杆颈;5、平衡块;6、输出端;7、输入端;8、内花键;9、减重孔;10、弧形减重槽;11、减重凹口;12、左润滑油孔;13、右润滑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舷外机曲轴包括左曲柄臂1、右曲柄臂2、左连杆颈3、右连杆颈4和平衡块5,平衡块5位于左曲柄臂1和右曲柄臂2之间,左曲柄臂1通过左连杆颈3与平衡块5相连,右曲柄臂2通过右连杆颈4与平衡块5相连,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6,另一端为输入端7,输出端6的内端与左曲柄臂1相连,输入端7的内端与右曲柄臂2相连,曲轴的表面整体通过软氮化处理形成保护层。输出端6的外端部具有盲孔,盲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开有呈环形的内花键8,内花键8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如图4所示,内花键8的内端与盲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外端与盲孔的开口处具有一段间距,内花键8与曲轴同轴线设置。如图2所示,曲轴中具有左润滑油孔12和右润滑油孔13,左润滑油孔12和右润滑油孔13对称设置,左润滑油孔12和右润滑油孔13均倾斜设置,左润滑油孔12贯穿左曲柄臂1,左润滑油孔12的一端位于输出端6中,另一端位于左连杆颈3中,右润滑油孔13贯穿右曲柄臂2,右润滑油孔13的一端位于输入端7中,另一端位于右连杆颈4中。如图3所示,平衡块5的两侧均具有减重孔9,减重孔9的边角均通过倒圆处理呈弧形,两个减重孔9位于平衡块5两侧的中心处且两个减重孔9对称设置。平衡块5远离左连杆颈3和右连杆颈4的底部具有弧形减重槽10,平衡块5靠近左连杆颈3和右连杆颈4的顶部具有凹入的减重凹口1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左曲柄臂1、右曲柄臂2、左连杆颈3、右连杆颈4、平衡块5、输出端6、输入端7、内花键8、减重孔9、弧形减重槽10、减重凹口11、左润滑油孔12、右润滑油孔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舷外机曲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舷外机曲轴,包括左曲柄臂(1)、右曲柄臂(2)、左连杆颈(3)、右连杆颈(4)和平衡块(5),所述平衡块(5)位于左曲柄臂(1)和右曲柄臂(2)之间,所述左曲柄臂(1)通过左连杆颈(3)与平衡块(5)相连,所述右曲柄臂(2)通过右连杆颈(4)与平衡块(5)相连,所述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6),另一端为输入端(7),所述输出端(6)的内端与左曲柄臂(1)相连,所述输入端(7)的内端与右曲柄臂(2)相连,所述输出端(6)的外端部具有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开有呈环形的内花键(8),所述内花键(8)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所述平衡块(5)的两侧均具有减重孔(9),两个减重孔(9)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曲轴,包括左曲柄臂(1)、右曲柄臂(2)、左连杆颈(3)、右连杆颈(4)和平衡块(5),所述平衡块(5)位于左曲柄臂(1)和右曲柄臂(2)之间,所述左曲柄臂(1)通过左连杆颈(3)与平衡块(5)相连,所述右曲柄臂(2)通过右连杆颈(4)与平衡块(5)相连,所述曲轴的一端为输出端(6),另一端为输入端(7),所述输出端(6)的内端与左曲柄臂(1)相连,所述输入端(7)的内端与右曲柄臂(2)相连,所述输出端(6)的外端部具有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周向内侧壁上开有呈环形的内花键(8),所述内花键(8)与曲轴是一体式结构,所述平衡块(5)的两侧均具有减重孔(9),两个减重孔(9)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8)的内端与盲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外端与盲孔的开口处具有一段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9)的边角均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外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9)位于平衡块(5)两侧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彪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中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