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82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用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包括:第一水平底座,第二水平底座;第一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竖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第二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竖向钢管,第四竖向钢管;第一竖向钢管和第三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一纵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和第四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二纵向钢管;两根所述纵向钢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横向钢管;第二横向钢管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吊码;门架工装的大小与船型相匹配,且门架高度小于甲板与上层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强度大于其吊装物体时所承受的重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架工装用于主机设备的吊装过程操作简单、高效、安全;一次性制作的工装,可重复应用于后续同系列船型中。

Hoisting door frame frock for passenger car ferry mai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ip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car and passenger ferry host hoisting gate frame tooling, including: the first base level, second level of the base; the first level is disposed on the base of the first vertical steel pipe, second vertical pipe; second level bas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vertical pipe, fourth vertical steel pipe; the top of the first vertical steel pipe and the third vertical steel shelves with the first vertical steel pipe, the top second steel and fourth steel vertical vertical shelves with second vertical pipe; a plurality of second horizontal pipe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wo of the longitudinal steel pipe;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second transverse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hanging code; and the size of ship door frame tooling the match, and the door frame is less than the height between the deck and superstructure layer height, str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bear the weight of lifting objects . The door frame u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hoisting process of the host equipmen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efficient and safe; the disposable tooling can be repeated and used in the subsequent series of ship for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
本技术涉及船用机械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
技术介绍
中小型车客渡船,渡船系列包括50m、60m、74m、85m等规格,其每台主机设备重量一般在10吨左右,一般具有四机四桨(即四台主机,四台螺旋桨),并且左右对称布置,这种渡轮在主机舱区域上方通常布置有上层建筑,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船舶制造过程,就要求主机需在吊装上层建筑前进舱。然而采用主机在吊装上层建筑前就进舱的方式时,因主机进舱时间比较早,导致要求主机到货时间较早,订货周期要求比较紧、资金运作压力大;此外,进舱后,由于还有大量其他部件装配工作需要开展,容易致使主机遭到损坏。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专用于车客渡船主机吊装过程的门架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包括:第一水平底座,第二水平底座;所述第一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竖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所述第二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竖向钢管,第四竖向钢管;所述第一竖向钢管和第三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一纵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和第四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二纵向钢管;两根所述纵向钢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横向钢管;所述第二横向钢管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吊码;所述门架工装的大小与船型相匹配,且门架高度小于甲板与上层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强度大于其吊装物体时所承受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底座两端向外具有延伸部,同一水平底座上的所述延伸部与竖向钢管间连接有斜撑钢管,所述延伸部、竖向钢管与斜撑钢管围合形成直角三角形。进一步的,每根水平底座上的两根竖向钢管之间各水平设置有一根第一横向钢管。进一步的,所述门架工装各部件连接处均为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底座为槽钢底座。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水平底座相互平行,长度相同。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纵向钢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横向钢管与所述纵向钢管相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每根所述竖向钢管上焊接有顶升支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专为车客渡船主机设备的吊装过程所设计,门架高度小于甲板与上层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强度大于其所吊装物体的重量。采用本技术所设计的门架工装用于主机设备的吊装过程操作简单、高效、安全;一次性制作的工装,可重复应用于后续同系列船型中。附图说明图1为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为主机设备入舱前与门架工装整体吊装到坦克小车上的示意图;图6为坦克小车移动到主机设备所需安装位置的正上方示意图;图7为主机设备下降至舱内过程示意图;图8为主机设备进舱操作过程的俯视图。附图说明:1、门架工装;101、第一水平底座;102、第二水平底座;103、第一竖向钢管;104、第二竖向钢管;105、第三竖向钢管;106、第四竖向钢管;107、第一纵向钢管;108、第二纵向钢管;109、第二横向钢管;110、第一横向钢管;111、延伸部;112、斜撑钢管;113、吊码;114、顶升支座;2、甲板;3、主机设备;4、上层建筑层;5、手拉葫芦;6、进舱口;7、坦克小车;8、平移路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一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采用的门架工装1,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水平底座101和第二水平底座102,两根水平底座优选均为槽钢底座;所述第一水平底座101上设置有第一竖向钢管103,第二竖向钢管104;所述第二水平底座102上设置有第三竖向钢管105,第四竖向钢管106;所述第一竖向钢管103和第三竖向钢管105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一纵向钢管107,第二竖向钢管104和第四竖向钢管106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二纵向钢管108;两根所述纵向钢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横向钢管109。所述水平底座、竖向钢管、纵向钢管与第二横向钢管共同构成门架工装1的门架。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横向钢管109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吊码113;所述吊码113为一组或多组,每组两个,对称设置,如本实施例的吊码113为两组。所述吊码用于连接手拉葫芦5。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每根水平底座上的两根竖向钢管之间各水平设置有一根第一横向钢管110。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底座左右两端向外具有延伸部111,为进一步加强门架工装1的支撑强度,所述延伸部111与竖向钢管间连接有斜撑钢管112,所述延伸部111、竖向钢管与斜撑钢管112围合形成直角三角形。作为优选的,两根所述水平底座相互平行,长度相同,对称设置。作为优选的,两根所述纵向钢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横向钢管与所述纵向钢管相垂直。作为优选的,如图4所示,每根所述竖向钢管上焊接有顶升支座114。所述顶升支座114用于整体顶升门架工装1。本技术设计的门架工装1的大小要与船型相匹配,并要求其门架高度小于甲板2与上层建筑层4之间的高度;门架的强度要足够大,使其在吊装物体时不会损坏。主机设备吊装过程如下:步骤1,将主机设备3用手拉葫芦5悬挂于门架工装1上。步骤2,如图5所示,船舱预留有主机设备的进舱口6,船舱上方布置有上层建筑层4,需要将主机设备3从甲板2与上层建筑层4之间吊进船舱。门架工装1略矮于甲板2与上层建筑层4之间的高度,因此可以在两者之间的间隙中平移。在主机设备的进舱口6上方摆放两条平移路轨8,所述平移路轨8为平行放置,可以为两条工字钢或两条槽钢,路轨铺设尽量水平,所述平移路轨8用于坦克小车7行走;所述平移路轨8宽度大于坦克小车7的宽度。步骤3,将4台坦克小车7放置到平移路轨8上,放置位置恰对应于门架工装1的门架底座。步骤4,如图5所示,将主机设备3和门架工装1整体吊装到坦克小车7上。步骤5,如图6所示,移动坦克小车7,将主机设备3和门架工装1移动至预定位置,使主机设备3恰好位于所需安装位置的正上方。步骤6,利用油顶将主机设备3和门架工装1整体顶升,抽出步骤2)中铺设的平移路轨8和坦克小车7。步骤7,如图7所示,通过调节悬挂主机设备3的手拉葫芦5,慢慢将主机设备3下降至舱内。传统的车客渡船主机设备的吊装工艺方法在吊装时,因为吊装高度高,操作不便,容易操作失误而导致主机损坏。采用技术利用专用工装进行吊装,主机设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底座,第二水平底座;所述第一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竖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所述第二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竖向钢管,第四竖向钢管;所述第一竖向钢管和第三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一纵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和第四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二纵向钢管;两根所述纵向钢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横向钢管;所述第二横向钢管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吊码;所述门架工装的大小与船型相匹配,且门架高度小于甲板与上层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强度大于其吊装物体时所承受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底座,第二水平底座;所述第一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竖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所述第二水平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竖向钢管,第四竖向钢管;所述第一竖向钢管和第三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一纵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和第四竖向钢管的顶端上架设有第二纵向钢管;两根所述纵向钢管之间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二横向钢管;所述第二横向钢管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吊码;所述门架工装的大小与船型相匹配,且门架高度小于甲板与上层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强度大于其吊装物体时所承受的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客渡船主机吊装门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座两端向外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竖向钢管间连接有斜撑钢管,所述延伸部、竖向钢管与斜撑钢管围合形成直角三角形。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斌张立平陈国强孙德一黄昌妙郑孟候含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