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825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包括:压料芯、安装基座、周圈压料芯;压料芯设置在上模座上,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安装基座,位于容置空间内,在安装基座上具有压料工作螺栓、压料氮气弹簧和切换氮气弹簧,其中,安装基座和周圈压料芯通过压料工作螺栓滑动连接;压料氮气弹簧止抵在周圈压料芯上;切换氮气弹簧止抵在容置空间内壁的托板上;切换氮气弹簧的行程大于所述压料氮气弹簧的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通过压料氮气弹簧和切换氮气弹簧的配合,有选择的控制对车辆顶盖的工件进行开设天窗的冲压处理。采用周圈压料芯结构对天窗周圈进行压紧,避免了氮气弹簧压料力分散的问题,有效压料力较高,压料效果较好。

Vehicle top cover switching mou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roof switch mold, including: pressing core, mounting base, circle pressing core; pressing cor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seat, a hollow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mounting base, located in the space, has a pressing work bolt, pressing nitrogen spring and switch nitrogen spring,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base and the peripheral ring pressing core by pressing bolts sliding pressing work; stopping in the cycle of nitrogen spring pressure material core switch; nitrogen spring check against the inner wall of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plate; switching the nitrogen spring trip to the press nitrogen spring travel. The vehicle top cover switching mould of the invention selectively controls the workpiece of the top cover of the vehicle to process the pressing of the skylight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pressing nitrogen spring and the switching nitrogen spring. The circumferential ring of the roof is compressed by the ring pressing core structure, thus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dispersing the force of the spring of the nitrogen spring, the effective pressing force is higher, and the pressing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顶盖切换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
技术介绍
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新车型往往会根据顾客需求、功能配置等进行不同款型的开发,从而使产品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某车型同步开发有天窗型和无天窗型两款车型。制造时通常是使用两套冲压模具,分别进行制造,因此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制造成本提高。还有一些制备时先冲压无天窗的工件,再对需要开设天窗的工件单独进行天窗的冲压,这种方式效率低,冲压天窗时定位发生改变,影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能够根据车型选择是否在顶盖上冲压天窗,该模具导向性及运动稳定性强,压料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包括:压料芯、安装基座、周圈压料芯;所述压料芯设置在上模座上,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基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具有压料工作螺栓、压料氮气弹簧和切换氮气弹簧,其中,所述安装基座和周圈压料芯通过所述压料工作螺栓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氮气弹簧止抵在所述周圈压料芯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止抵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壁的托板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的行程大于所述压料氮气弹簧的行程。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还包括:切换支架,通过气缸驱动与所述上模座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安装基座在所述切换氮气弹簧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具有凹槽结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支架与所述凹槽结构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支架止顶在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面。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所述切换支架呈框架结构,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周圈内壁形成导滑导向部;在所述通孔的前侧内壁上形成向后凸起的前限位面;在所述通孔的后侧内壁上形成向前凸起的后限位面;在所述切换支架的后端,形成向后凸起的连接凸起,用于和所述气缸连接。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还包括: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切换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导滑;压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并伸入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前限位面和所述后限位面之间;导柱,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在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滑动配合;基座工作螺栓,栓杆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限位沉台孔内,所述栓杆从所述限位沉台孔伸出的部分与所述上模座固定。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所述连接凸起上形成卡槽,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卡槽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切换支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板连接块,具有垂直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卡入所述卡槽内;卡接块,中部形成贯通所述卡接块一个边缘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外周具有连接孔,分别与所述连接凸起和所述第二边连接;气缸连接块,一端形成法兰台,卡接在所述阶梯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螺纹连接。需要理解,第一边和第二边可以是两个垂直边中的任一个。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至少在所述安装基座的两侧的顶面上形成氮气弹簧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压料氮气弹簧和所述切换氮气弹簧,其中一侧的所述氮气弹簧安装座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所述凹槽结构;所述氮气弹簧安装座顶面形成导滑面。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面形成镶块安装座,在所述镶块安装座上设置有翻边整形镶块。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所述镶块安装座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基座侧导板,所述周圈压料芯套设在所述镶块安装座外,与所述基座侧导板滑动配合。如上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中,在所述周圈压料芯外周壁上形成有内压芯侧导板,与所述压料芯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通过压料氮气弹簧和切换氮气弹簧的配合,有选择的控制对车辆顶盖的工件进行开设天窗的冲压处理。采用周圈压料芯结构对天窗周圈进行压紧,避免了氮气弹簧压料力分散的问题,有效压料力较高,压料效果较好。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基座侧导板与周圈压料芯内圈导滑导向、压料芯与周圈压料芯外圈内压芯侧导板导滑导向,再结合导柱导向,使得翻边整形镶块及安装基座整体运动更稳定,有效降低侧向扭力,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同时可保证天窗修边、翻边精度质量。此外,采用周圈压料芯,无需对尺寸较大的压料芯开合、型面研合,加工调试、研配,操作灵活性大幅提高,便于操作,且也有利于型面研合、验证,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通过切换支架为框架式结构、压料氮气弹簧及支撑氮气弹簧采用沉入式设计的氮气弹簧安装座,通过其间隔形成的凹槽结构,提供切换支架的滑动空间,无需额外设计上滑块、下滑块,减少了零部件,使结构更简单,在无需上下滑块的情况下,降低了高度;此外,通过氮气弹簧安装槽,相当于氮气弹簧自身高度“变短”,相当于降低了下滑块的高度,进而可以降低安装基座的高度,同时能够降低模具重量,模具成本也同时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辆顶盖切换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隐藏压料芯的示意图(工作状态);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辆顶盖切换模具中切换支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辆顶盖切换模具中安装基座和周圈压料芯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辆顶盖切换模具中安装基座底部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车辆顶盖切换模具中周圈压料芯的示意图;图9为图1中隐藏压料芯的示意图(非工作状态);图10为图9另一视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1切换支架22导柱111导滑导向部23基座工作螺栓112前限位面31安装基座113后限位面311氮气弹簧安装座114连接凸起312导滑面1141卡槽313压料氮缸槽12导板314切换氮缸槽13滑板连接块315镶块安装座14卡接块32导套141阶梯槽33压料工作螺栓15气缸连接块34压料氮气弹簧151法兰台35切换氮气弹簧16气缸36基座侧导板17锁紧螺母37翻边整形镶块21压块41周圈压料芯211固定部42内压芯侧导板212导向部51压料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参见图1到图10包括:压料芯51、安装基座31、周圈压料芯41;所述压料芯51设置在上模座上,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基座3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具有压料工作螺栓33、压料氮气弹簧34和切换氮气弹簧35,其中,所述安装基座31和周圈压料芯41通过所述压料工作螺栓33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止抵在所述周圈压料芯41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止抵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壁的托板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的行程大于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的行程。上述压料工作螺栓33是与周圈压料芯41滑动的配合,实现安装基座31和周圈压料芯41的相对运动,具体的,可以在周圈压料芯41上形成沉台孔,压料工作螺栓33具有栓体和比栓体粗的栓头,栓体穿过沉台孔,栓头比沉台孔直径大,卡接在沉台孔上,栓体穿过沉台孔,并且露出,露出的部分具有螺纹,螺接到安装基座31上。当然,这仅是优选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安装基座31和周圈压料芯41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结构都可以用于本申请。优选的,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顶盖切换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料芯(51)、安装基座(31)、周圈压料芯(41);所述压料芯(51)设置在上模座上,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基座(3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具有压料工作螺栓(33)、压料氮气弹簧(34)和切换氮气弹簧(35),其中,所述安装基座(31)和所述周圈压料芯(41)通过所述压料工作螺栓(33)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止抵在所述周圈压料芯(41)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止抵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壁的托板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的行程大于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料芯(51)、安装基座(31)、周圈压料芯(41);所述压料芯(51)设置在上模座上,具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安装基座(3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具有压料工作螺栓(33)、压料氮气弹簧(34)和切换氮气弹簧(35),其中,所述安装基座(31)和所述周圈压料芯(41)通过所述压料工作螺栓(33)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止抵在所述周圈压料芯(41)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止抵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壁的托板上;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的行程大于所述压料氮气弹簧(34)的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支架(11),通过气缸(16)驱动与所述上模座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安装基座(31)在所述切换氮气弹簧(35)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安装基座(31)上具有凹槽结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支架(11)与所述凹槽结构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支架(11)止顶在所述安装基座(31)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支架(11)呈框架结构,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周圈内壁形成导滑导向部(111);在所述通孔的前侧内壁上形成向后凸起的前限位面(112);在所述通孔的后侧内壁上形成向前凸起的后限位面(113);在所述切换支架(11)的后端,形成向后凸起的连接凸起(114),用于和所述气缸(1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顶盖切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板(12),固定设置在所述切换支架(1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导滑;压块(21),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并伸入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前限位面(112)和所述后限位面(113)之间;导柱(2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涛王海玲桂方亮王震丁文军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