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051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4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包括进油管、至少二组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片式散热器均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进油管、U型回油管的一端通过密封连接件与电抗器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盖板封堵;片式散热器的上端与进油管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下端与U型回油管的带有封堵盖板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密封连接件为蝶阀或者法兰盘;U型回油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成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回油管改进为U形结构,使油流在每组散热器中流通的路径、阻力和油量相同,使每组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均匀,达到最佳散热效果;将冷却装置的进油管、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设计成一个整体,可以提高冷却装置的整体抗震能力、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抗器运行时,其内部的铁芯、线圈和钢结构件均要产生损耗,这些损耗将转变为热量向外发散,从而引起电抗器的发热和温度升高。线圈和铁芯温度升高,开始时温度上升很快,但随着线圈及铁芯温度的升高,它们对周围冷却介质就有了一定的温度差,从而将一部分热量传给周围介质,使周围介质温度增高。此后,线圈和铁芯本身的温度上升速度就逐渐减慢,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温度不再继续升高),此时线圈和铁芯所产生的热量将全部散发到周围介质中。电抗器内部产生的热量,通常是通过冷却装置的进油管将电抗器内部热油带到多组片式散热器中,经过片式散热器的散热将热油温度降低后,冷油通过冷却装置下部的回油管流回到电抗器中。通过不断的油流循环,最终达到降低电抗器温度升高的目的。因此,合理的油流分配、畅通的油流通道是解决电抗器散热的重要措施。目前的电抗器冷却装置,存在以下的技术缺陷:如图1所示,直线型进油管和L型回油管的水平段平行安装在片式散热器的上、下端且进油管和回油管位于电抗器同一侧的端头与电抗器相接,油流流经最近端的一组片式散热器的路径最小、流经最远端的一组片式散热器的路径最大,流经冷却装置的油流“先进先出、后进后出”。因油管对油的流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油流路径越大,则其流速越慢,因此相同时间内,流经最近端的一组片式散热器的油量大于其它片式散热器,导致各组片式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不均匀,将影响到电抗器冷却装置最终的散热效果。而且,随着片式散热器组数的增多,此弊端会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电抗器冷却装置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抗器冷却装置,将回油管设计成U型结构,使冷却装置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包括进油管、至少两组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片式散热器均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进油管、U型回油管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蝶阀或者法兰盘与电抗器本体连接、另一端通过盖板封堵;片式散热器的上端与进油管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下端与U型回油管的带有封堵盖板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进油管、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形成一个循环通道,实现将电抗器内部热油带入到片式散热器、散热后再将冷油流回电抗器内部的作用。电抗器运行时,热油通过进油管进入冷却装置,分别流经各组片式散热器,通过片式散热器散热后进入U型回油管,最后流入电抗器油箱内部。热油经过这一路径的循环,达到散热冷却的效果。优选地,U型回油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成U型结构。将回油管结构改进为U型结构后,改变了回油管的油流路径,即:最近端的一组片式散热器进油路径最短、回油路径最长,最远端的一组片式散热器进油路径最长、回油路径最短,最终实现了各组片式散热器的油流路径相同,使得热油通过冷却装置时“先进后出、后进先出”,使冷却装置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优选地,进油管、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整体抗震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回油管改进为U形结构,使油流在每组散热器中流通的路径、阻力和油量相同,使每组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均匀,达到最佳散热效果。2)将冷却装置的进油管、片式散热器、U型回油管设计成一个整体,可以提高冷却装置的整体抗震能力、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抗器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改进后的电抗器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进油管,2-片式散热器,3-U型回油管,4-第一密封件、6-第二密封件,5、电抗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改进后的电抗器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包括:进油管1、四组片式散热器2、U型回油管3,四组片式散热器2均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进油管1、U型回油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6与电抗器本体5连接,另一端通过盖板封堵;片式散热器2的上端与进油管1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下端与U型回油管3的带有封堵盖板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图中的箭头表示电抗器运行时的油流路径。优选地,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6为蝶阀或者法兰盘。优选地,U型回油管3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成U型结构,无缝钢管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片式散热器的组数多少来确定。本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四组片式散热器,但在具体实施时,片式散热器的组数可以根据电抗器的散热量具体确定,既要保证满足散热要求、也不要造成片式散热器的浪费。由于整个电抗器冷却装置整体结构较大,在具体实施时需保证焊接牢靠,对U型回油管3及支撑部位的焊接可通过采用加强铁等方式加强,确保满足电抗器冷却装置的抗震要求。优选地,将进油管1、片式散热器2、U型回油管3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1)、至少两组片式散热器(2)、U型回油管(3),所述片式散热器(2)均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所述进油管(1)、U型回油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6)与电抗器本体(5)连接,另一端通过盖板封堵;所述片式散热器(2)的上端与所述进油管(1)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U型回油管(3)的带有封堵盖板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1)、至少两组片式散热器(2)、U型回油管(3),所述片式散热器(2)均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所述进油管(1)、U型回油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6)与电抗器本体(5)连接,另一端通过盖板封堵;所述片式散热器(2)的上端与所述进油管(1)的管体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U型回油管(3)的带有封堵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刘克民李学成葛德馨徐晓明李文杰李成君庞岩于乐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