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7432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包括:上挡风板、下挡风板、和热交换器,电抗器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网侧电抗器和机侧电抗器。热交换器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柜体内网侧电抗器上部的热空气,形成柜体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热交换器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下部进入柜体的内部。冷空气在下挡风板的作用下从柜体的下部经机侧电抗器与下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机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冷空气通过机侧电抗器后,在上挡风板的作用下经网侧电抗器与上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网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柜体内气流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经济、有效地提高变流器柜体内电抗器等大功率器件的通风散热效果。

Radiating device for reactor cabin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diating device of a reactor cabinet body,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wind shield plate, a lower wind shield plate and a heat exchanger.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works,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net side reactor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binet body is sucked into the hot air to form the power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 air in the cabinet. After the hot air enters the heat exchanger, the air is cooled, and the cooling air enters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binet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lower air plate,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machine side reactor and the lower wind shield is arranged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binet body, and the air gap of the side reactor is passed. Cold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side of reactor, the gap between the upper windshield under the effect of net side reactor and the upper windshield, and the net side reactor line package through the air gap, thereby forming a complete air circulation in the cabinet.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high power devices such as reactors in the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装置散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机车变流器等各种变流装置的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变流器柜中电抗器的热功耗大,电抗器连接铜排的电流毛刺多,发热量大,会造成柜内的温升较高。环境温度的升高一方面会导致电子元件失效率增加,另一方面会加快绝缘材料的老化,使电抗器发生烧坏。近些年,随着变流器正向大容量控制、高可靠性、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不增加电抗器体积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电抗器的温升显得尤为重要。电抗器的散热问题已经成为电抗器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变流器整个散热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两篇与本专利技术申请相关。现有技术1为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28日申请,2010年06月16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150901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大功率变流器主电路柜的散热风道》。该技术提出在柜内放置IGBT模块的部分与放置电抗器的部分之间设有隔板,对应IGBT模块在柜体内放置位置的左右两侧在柜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抗器对应柜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电抗器左侧或右侧对应柜体上设有出风口,进出风口设有风机,IGBT模块散热器一侧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密闭引风通道,电抗器上部设有集热罩,集热罩一侧与出风口连接,通过增加散热通道使柜内元器件热量相互不干涉,提高散热效果。现有技术2为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申请,2013年9月4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317965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其电抗器的冷却风道》。该技术电抗器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风扇,在靠近电抗器下方分别设有四块导流板,导流板倾斜设置来强化空气对电抗器的冷却作用。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当中,涉及到电抗器的散热装置一方面是通过改进电抗器的结构来提高其散热效果,这样会提高设计成本,或增加了电抗器的体积,无法保证变流器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风道不会造成柜内元件热量相互干涉,或者通过增加风道改变空气的流通路径来提高散热,但现有技术方案大多是通过在变流器中增加风道的方式来改善散热,其增加的风道多是仅针对其中的某一元件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能够以经济、有效的方式提高变流器柜体内电抗器等大功率器件的通风散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包括:上挡风板、下挡风板和热交换器,所述电抗器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网侧电抗器和机侧电抗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网侧电抗器、机侧电抗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的内部,所述上挡风板设置在所述网侧电抗器的下部,所述下挡风板设置在所述机侧电抗器的下部。所述热交换器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所述电抗器柜体内网侧电抗器上部的热空气,形成电抗器柜体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下部进入电抗器柜体的内部。冷空气在所述下挡风板的作用下从电抗器柜体的下部经所述机侧电抗器与所述下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机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冷空气通过所述机侧电抗器后,在所述上挡风板的作用下经所述网侧电抗器与上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网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抗器柜体内气流循环。优选的,在所述上挡风板与网侧电抗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与网侧电抗器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上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与机侧电抗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与机侧电抗器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优选的,所述上挡风板的上部与所述网侧电抗器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1,0<h1≤80mm。所述下挡风板的上部与所述机侧电抗器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2,0<h2≤80mm。本专利技术还具体提供了另外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包括:上挡风板、下挡风板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的柜门上,所述机侧电抗器、网侧电抗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的内部,所述上挡风板设置在所述机侧电抗器的下部,所述下挡风板设置在所述网侧电抗器的下部。所述热交换器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所述电抗器柜体内机侧电抗器上部的热空气,形成电抗器柜体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下部进入电抗器柜体的内部。冷空气在所述下挡风板的作用下从电抗器柜体的下部经所述网侧电抗器与所述下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网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冷空气通过所述网侧电抗器后,在所述上挡风板的作用下经所述机侧电抗器与上挡风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机侧电抗器的线包气隙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抗器柜体内气流循环。优选的,在所述上挡风板与机侧电抗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与机侧电抗器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上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与网侧电抗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与网侧电抗器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与电抗器柜体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优选的,所述上挡风板的上部与所述机侧电抗器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3,0<h3≤80mm。所述下挡风板的上部与所述网侧电抗器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4,0<h4≤80mm。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出风口、翅片散热器和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所述翅片散热器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机与出风口之间,所述翅片散热器的内部设置通有冷却介质的管道。所述轴流风机工作时,从所述电抗器柜体内的上部吸入热空气,热空气通过所述轴流风机进入所述翅片散热器,经过所述翅片散热器进行气体/液体热交换后使热空气冷却,冷却后的气体从所述热交换器下部的出风口进入所述电抗器柜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上挡风板和/或下挡风板与所述电抗器柜体之间通过L型支撑脚进行固定,所述L型支撑脚通过螺栓组与所述电抗器柜体进行固定。优选的,在所述下挡风板与所述电抗器柜体设置出风口的一侧之间进一步设置有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用于阻挡来自于所述出风口的冷空气直接从所述电抗器柜体的下部进入机侧电抗器或网侧电抗器。优选的,所述倾斜挡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下挡风板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设置出风口一侧的电抗器柜体相连。优选的,所述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均采用环氧板结构。通过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在不增加冷却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柜体中发热源的散热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风板(2)、下挡风板(6)和热交换器(9),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设置有网侧电抗器(1)和机侧电抗器(5);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在电抗器柜体(7)的柜门(13)上,所述网侧电抗器(1)、机侧电抗器(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所述上挡风板(2)设置在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下部,所述下挡风板(6)设置在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下部;所述热交换器(9)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所述电抗器柜体(7)内网侧电抗器(1)上部的热空气,形成电抗器柜体(7)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9)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9)的下部进入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冷空气在所述下挡风板(6)的作用下从电抗器柜体(7)的下部经所述机侧电抗器(5)与所述下挡风板(6)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线包气隙(12)通过;冷空气通过所述机侧电抗器(5)后,在所述上挡风板(2)的作用下经所述网侧电抗器(1)与上挡风板(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线包气隙(12)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抗器柜体(7)内气流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风板(2)、下挡风板(6)和热交换器(9),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设置有网侧电抗器(1)和机侧电抗器(5);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在电抗器柜体(7)的柜门(13)上,所述网侧电抗器(1)、机侧电抗器(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所述上挡风板(2)设置在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下部,所述下挡风板(6)设置在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下部;所述热交换器(9)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所述电抗器柜体(7)内网侧电抗器(1)上部的热空气,形成电抗器柜体(7)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9)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9)的下部进入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冷空气在所述下挡风板(6)的作用下从电抗器柜体(7)的下部经所述机侧电抗器(5)与所述下挡风板(6)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线包气隙(12)通过;冷空气通过所述机侧电抗器(5)后,在所述上挡风板(2)的作用下经所述网侧电抗器(1)与上挡风板(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线包气隙(12)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抗器柜体(7)内气流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挡风板(2)与网侧电抗器(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2)与网侧电抗器(1)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上挡风板(2)与电抗器柜体(7)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上挡风板(2)与电抗器柜体(7)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6)与机侧电抗器(5)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6)与机侧电抗器(5)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在所述下挡风板(6)与电抗器柜体(7)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所述下挡风板(6)与电抗器柜体(7)之间的最小爬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2)的上部与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1,0<h1≤80mm;所述下挡风板(6)的上部与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底部之间的安装距离为h2,0<h2≤80mm。
4.一种电抗器柜体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风板(2)、下挡风板(6)和热交换器(9),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设置有网侧电抗器(1)和机侧电抗器(5);所述热交换器(9)设置在所述电抗器柜体(7)的柜门(13)上,所述机侧电抗器(5)、网侧电抗器(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柜体(7)的内部,所述上挡风板(2)设置在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下部,所述下挡风板(6)设置在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下部;所述热交换器(9)工作时,其上部吸入所述电抗器柜体(7)内机侧电抗器(5)上部的热空气,形成电抗器柜体(7)内空气循环流通的动力,热空气进入所述热交换器(9)后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空气从热交换器(9)的下部进入电抗器柜体(7)的内部;冷空气在所述下挡风板(6)的作用下从电抗器柜体(7)的下部经所述网侧电抗器(1)与所述下挡风板(6)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网侧电抗器(1)的线包气隙(12)通过;冷空气通过所述网侧电抗器(1)后,在所述上挡风板(2)的作用下经所述机侧电抗器(5)与上挡风板(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机侧电抗器(5)的线包气隙(12)通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抗器柜体(7)内气流循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苗佘岳黄敏李勇王新泽刘诚成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