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77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半导体元器件技术。该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包括:半导体有源层、覆盖在半导体有源层上的第一介质层;穿过第一介质层,且与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栅电极与漏电极之间;覆盖在第一介质层、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的第二介质层;穿过第二介质层,且与源电极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的场板,场板覆盖栅电极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解决了现有GaN基AlGaN/GaN高迁移率晶体管反向损耗大,导致该类晶体管功耗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元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GaN(氮化镓)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大禁带宽度、高电子饱和速率、高击穿电场,较高热导率,耐腐蚀和抗辐射性能,在高压、高频、高温、大功率和抗辐照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优势,被认为是研究短波光电子器件和高压高频率大功率器件的最佳材料。GaN基AlGaN/GaN(AlGaN为氮化镓铝)高迁移率晶体管是大功率器件中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AlGaN/GaN异质结处能形成高浓度、高迁移率的2DEG(Two-dimensionalelectrongas,二维电子气),同时异质结对2DEG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现有的GaN基AlGaN/GaN高迁移率晶体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向损耗大,导致该类晶体管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GaN基AlGaN/GaN高迁移率晶体管反向损耗大,导致该类晶体管功耗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包括:半导体有源层、覆盖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的第一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漏电极之间;覆盖在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所述栅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的第二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的场板,所述场板覆盖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第一介质层;形成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栅电极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所述栅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形成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的场板,所述场板覆盖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中,通过在栅电极与漏电极之间设置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且该肖特基二极管阳极穿过第一介质层与半导体有源层接触,从而在栅极附近形成肖特基二极管;再通过在栅电极上方形成场板,且该场板与源电极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从而通过覆盖栅电极的场板在源电极与半导体有源层之间并联了反向的肖特基二极管,因此,可以显著降低源电极上的电场峰值,进而减低了源电极上的电压峰值,最终使得晶体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时的损耗(反向损耗)减少,并且功耗减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平面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4a~图4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中各步骤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平面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半导体有源层11和覆盖在该半导体有源层11上的第一介质12,还包括穿过第一介质层12,且与半导体有源层11接触的源电极13、漏电极14、栅电极15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在该第一介质层12上方,还包括覆盖在该第一介质层12、源电极13、漏电极14、栅电极15、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上的第二介质层17。另外,在该第二介质层17上,还包括穿过该第二介质层17,且与源电极13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接触的场板18,该场板18覆盖该栅电极15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从图2可以看出,虚线表示的栅电极15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完全被场板18覆盖,且场板18从第二介质层17的表面越过栅电极15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朝漏电极14的方向延伸。该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使用时,在栅电极15、源电极13、漏电极14上施加电压,使栅电极15与半导体有源层11之间形成电压差,半导体有源层11中的导电粒子在靠近栅电极15的表面聚集形成连通源电极13和漏电极14的沟道,当源电极13、漏电极14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电子在沟道中从源电极13向漏电极14移动,形成电流。通过场板18使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与源电极13电连接,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形成与源电极13等电位的电压,使得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与半导体有源层11之间形成肖特基二极管,这样,形成的肖特基二极管反向并联在源电极13与半导体有源层11之间。实验证明,在晶体管工作过程中,图1所示的栅电极15右侧边缘位置的电场强度最集中,使得栅电极15在这个位置容易击穿,场板17、栅电极15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形成包围栅电极15的结构,该结构能显著抑制栅电极15这个位置附近的峰值电场强度,从而有效地降低晶体管在反向截止状态时的损耗,进而有助于降低晶体管的功耗。如图4a~图4l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半导体有源层11可以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衬底111、GaN层112和AlGaN层113,其中,源电极13、漏电极14、栅电极15均与AlGaN层113接触。衬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SiC、Si或者蓝宝石。作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半导体有源层11,其中在衬底11和GaN层112之间还可以形成一个成核层(图中未示出),该成核层的材料一般为AlN,GaN层112通常被称为缓冲层,该层还可以是AlGaN与GaN的复合层。AlGaN层113通常被称为势垒层,该层还可以是包括AlN插入层的AlGaN层,也可以包括GaN盖帽层。在GaN层112和AlGaN层113之间的界面处存在一个二维形态的薄电子层称之为二维电子气(2DEG),该二维电子气表现出较高的电子迁移率特性,因此由具有GaN层112和AlGaN层113的半导体有源层11形成的晶体管具备高电子迁移率的特征。上述实施例中,栅电极15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的底部均可以嵌入在半导体有源层11中,使得栅电极15与半导体有源层11形成肖特基接触,从而使得栅电极15的正向导通门限电压和正向压降均显著降低。肖特基二极管阳极16也与半导体有源层11形成肖特基接触,从而形成肖特基二极管。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2可以包括Si3N4层,以保证栅电极15、源电极13和漏电极14之间可靠的电绝缘。第二介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有源层、覆盖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的第一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漏电极之间;覆盖在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所述栅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的第二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的场板,所述场板覆盖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有源层、覆盖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的第一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漏电极、栅电极及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漏电极之间;覆盖在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所述栅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的第二介质层;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接触的场板,所述场板覆盖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的底部均嵌入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形成的Ni层和Au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中,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与所述栅电极的距离为2微米,与所述漏电极的距离为1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栅电极的顶部与所述场板之间的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500纳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板包括自下而上形成的Al层、Si层和Cu层。7.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第一介质层;形成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穿过所述第一介质层,且与所述半导体有源层接触的栅电极和肖特基二极管阳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位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源电极、所述漏电极、所述栅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阳极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形成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华孙辉林信南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