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献生专利>正文

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7327 阅读:285 留言:9更新日期:2017-10-03 22:48
一种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左太阳齿轮啮合,另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右太阳齿轮啮合;左右太阳齿轮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插入左右太阳齿轮的孔内形成转动副,在框架总成的内腔支撑左右太阳齿轮的同时对左右太阳齿轮进行轴向限位。其优点是由于太阳齿轮及行星齿轮均采种圆柱形齿轮进行传动,使得汽车转弯灵活,减小磨损,提高汽车行驶效率,还可实现差速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差速器的结构基本是采用在一对输出轴上安装伞齿轮,行星齿轮也为伞齿轮,此种结构,由于都带伞齿轮,伞齿轮会向外挤压,当处于受力大的工况(如上坡工作)时,伞齿轮和外挤压力的压力就会变大,造成汽车的磨损加大,消耗了发动机的动力,影响了汽车转弯的灵活度,也会对框架产生巨大的挤压力,造成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克服伞齿轮结构差速器的缺陷,使得汽车转弯灵活,减小磨损,提高汽车行驶效率,还可实现差速锁功能的差速器。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左太阳齿轮啮合,另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右太阳齿轮啮合。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插入左右太阳齿轮的孔内形成转动副,在框架总成的内腔支撑左右太阳齿轮的同时对左右太阳齿轮进行轴向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总成为左右框架采用连接件紧固连接的结构,其中与左框架有向框架总成内腔伸入的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顶住支撑轴对支撑轴进行定位。一种带锁止装置的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左太阳齿轮啮合,另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右太阳齿轮啮合;在所述框架总成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位置,锁死任意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使得该圆柱形行星齿轮不转动,在释放位置,与该圆柱形行星齿轮分离,使得该圆柱形齿轮得以释放转动。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连接于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转动轴上的锁上半齿及带动半齿沿转动轴移动进行离合的拨件,当拨件拨动到锁止位置时,半齿移动到与圆柱形行星齿轮啮合的位置,对圆柱形行星齿轮进行锁止,当拨件拨动到释放位置时,半齿移动到与圆柱形行星齿轮分离的位置,圆柱形行星齿轮得以释放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插入左右太阳齿轮的孔内形成转动副,在框架总成的内腔支撑左右太阳齿轮的同时对左右太阳齿轮进行轴向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总成为左右框架采用连接件紧固连接的结构,其中与左框架有向框架总成内腔伸入的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顶住支撑轴对支撑轴进行定位。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太阳齿轮及行星齿轮均采种圆柱形齿轮进行传动,使得汽车转弯灵活,减小磨损,提高汽车行驶效率,还可实现差速锁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框架8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行星齿轮组与左右太阳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行星齿轮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传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带锁止装置的差速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1、右框架2、右轴承3、右太阳齿轮4、支撑轴5、左太阳齿轮6、左轴承7、左框架8、螺栓9、输入齿轮10、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支撑轴13、拉杆14、半齿轮1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框架总成采用左框架8、右框架2通过固定螺栓9扭紧固定而成,框架总成固定有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1,输入齿轮10、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所述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均为圆柱齿轮;如图4、5所示,所述行星齿轮组采用两对,对称分布;每对行星齿轮组采用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相互啮合,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的轴线与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轴线平行,其中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与左太阳齿轮6啮合,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与右太阳齿轮4啮合。如图1、5所示,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之间设置有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两端分别插入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的孔内形成转动副,在框架总成的内腔支撑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的同时由左框架8的定位部A顶住支撑轴5,对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进行轴向限位,左框架的结构如图2、3所示。如图6所示,上述结构的传动线路为:输入齿轮10将动力传递到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1,带动框架总成转动,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的转轴由于固定于框架总成,当框架总成转动后,带动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转动,其中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带动左太阳齿轮6转动,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带动右太阳齿轮4转动,从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分别向两端输出动力,实现差速器的功能。如图所示的带锁止装置的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框架总成采用左框架8、右框架2通过固定螺栓9扭紧固定而成,框架总成固定有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1,输入齿轮10、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所述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均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采用两对,对称分布;每对行星齿轮组采用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相互啮合,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的轴线与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轴线平行,其中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与左太阳齿轮6啮合,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与右太阳齿轮4啮合在所述框架总成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位置,锁死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或者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使得该圆柱形行星齿轮不转动,即可锁止差速器;当锁止机构处于释放位置时,锁止机构与该圆柱形行星齿轮分离,使得该圆柱形齿轮得以释放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包括连接于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转动轴上的锁上半齿及带动半齿沿转动轴移动进行离合的拨件,当拨件拨动到锁止位置时,半齿移动到与圆柱形行星齿轮啮合的位置,对圆柱形行星齿轮进行锁止,当拨件拨动到释放位置时,半齿移动到与圆柱形行星齿轮分离的位置,圆柱形行星齿轮得以释放转动。如图7所示的一种带锁止装置的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框架总成采用左框架8、右框架2通过固定螺栓9扭紧固定而成,框架总成固定有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1,输入齿轮10、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所述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均为圆柱齿轮;如图4、5所示,所述行星齿轮组采用两对,对称分布;每对行星齿轮组采用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相互啮合,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的轴线与左太阳齿轮6、右太阳齿轮4轴线平行,其中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与左太阳齿轮6啮合,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与右太阳齿轮4啮合,第一圆柱形行星齿轮11、第二圆柱形行星齿轮12的的支撑轴13两端分别固定于右框架2、左框架8。如图7所示,在所述框架总成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位置,锁死任意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使得该圆柱形行星齿轮不转动,在释放位置,与该圆柱形行星齿轮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左太阳齿轮啮合,另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右太阳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左太阳齿轮啮合,另一个圆柱形行星齿轮与右太阳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分别插入左右太阳齿轮的孔内形成转动副,在框架总成的内腔支撑左右太阳齿轮的同时对左右太阳齿轮进行轴向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总成为左右框架采用连接件紧固连接的结构,其中与左框架有向框架总成内腔伸入的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顶住支撑轴对支撑轴进行定位。4.一种带锁止装置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总成、与框架总成固定的差速器侧面锥形齿轮、输入齿轮、行星齿轮组及位于同一轴线的左右太阳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太阳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形行星齿轮,圆柱形行星齿轮的轴线与左右太阳齿轮轴线平行,其中一个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献生
申请(专利权)人:周献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9条评论
  • 来自[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电信ADSL] 2017年11月26日 08:46
    申请专利有屁用嘛,这么好的专利没有人来投产,国家又不重视。真是腐败。以后还有谁敢申请这个专利?
    0
  • 来自[中国移动] 2017年10月05日 20:12
    这项专利非常适用,比原来的好用
    0
  • 来自[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电信] 2017年10月05日 19:12
    希望有老扳来投资生产这个专利
    0
  • 来自[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电信] 2017年10月05日 19:07
    牛人中的牛人这个来利真好
    0
  • 来自[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电信] 2017年10月05日 19:05
    我希望早点投资生产这个产品实用
    0
  • 来自[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电信] 2017年10月05日 19:02
    这个来利棒楱的真牛
    0
  • 来自[中国移动] 2017年10月04日 14:32
    我支持这个专利棒棒哒!
    0
  • 来自[中国移动] 2017年10月04日 14:29
    棒棒的这个专利
    0
  • 来自[中国移动] 2017年10月04日 14:27
    你个专利真棒!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