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39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1
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它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以煤粉、燃气为燃料的混烧或煤粉、燃气单烧的燃烧器。它是在燃烧器壳体中心置有锥环稳焰器,稳焰器的小头连接中心风管和燃气管,燃气管外壁连接有燃气混合器,混合器制有腰圆混合孔、空气孔和燃气环缝、燃气管另一端外壁置有蜗壳旋流器和调节拉杆。燃气管外层,置有火道、一次风道、二次风道、净风道。二次风道和净风道分别置有旋流器,锥形空气喷孔。净风内管和二次风内管出口外壁制有向外扩张15‑20°锥角,可轴向任意改变出口截面积,改变气流速度。稳焰器可轴向移动,改变中心风出口角度。从而实现热负荷火焰形状无极调节,使燃烧温度与工艺情况有机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NOx低排放的煤粉、燃气燃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以煤粉、燃气为燃料的混烧或煤粉、燃气单烧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化工建材业回转窑煅烧,一般通过燃烧器将煤粉或燃气,一次风、二次风送入窑内燃烧,在燃烧过程时常发现燃烧器出口黑火头过长,这种现象是煤粉燃烧速度慢,没有完全燃烧,氮和氧分子在火焰高温区停留时间较长,故此,形成NOx机会多,生成量也大。其二煤粉和空气在喷煤管混合,由环形喷咀喷入窑内燃烧,这时煤粉的燃烧主要靠一次风、二次风供氧,一般在煤粉挥发燃烧阶段就要消耗大量氧,而扩散到火焰中心高氧区,要穿过很厚的火焰层或煤粉层,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才能达到中心区,所以往往此区严重缺氧,大量的碳粒,即固定碳和CO不能在烧成带燃烧,造成烧成带温度提不高,影响熟料产量、质量,使熟料热耗增加,浪费能源,同时生成NOx害气体。氮氧化合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它除了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煤炭是NOx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NOx污染,国家环保局于1996年3月7日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6),标准中明确规定了300kw及以上机组固定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650㎎/m³。还规定目前我国居民区,大气中NOx的最高允许日平均浓度为0.10㎎/m³,一次性浓度0.15㎎/m³。如果不采取低NOx排放措施,很难满足NOx的排放要求。2000年9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治理法》也提出了对NOx排放治理要求。NOx控制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采用低氧化氮燃烧技术减少NOx的生成,二是从烟气中脱除NOx。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下,前者是较为有效、经济可行的方法;后者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太高,不适合我国国情,煤粉、燃气混烧或煤粉、燃气单烧燃烧器,在我国化工建材工业回转窑煅烧及其它煤粉、燃气应用领域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我国化工建材业的发展和对环境污染的要求,对新的燃烧技术的发展有着迫切的要求。因此研究低NOx高热效的煤粉、燃气燃器技术,对我国化工、建材、机械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以煤粉、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NOx高,热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在燃烧器壳体(1)的中心位置,置有锥环稳焰器(9),锥环稳焰器小头与中心风管(15)、燃气管(12)的前端连接,中心风管(15)的另一端连接有蜗壳旋流器(34)、观察镜(35),管外壁连接有法兰(33),燃气管(12)前端管外壁圆周制有燃气孔(43),前端中部连接有燃气混合(17),混合器制有腰圆混合孔(18)、空气孔(20)、燃气环缝(19),混合器的外沿能在一次风内管(11)内壁轴向移动,燃气管(12)另一端连接有燃气输送管(30)、法兰(32),管外壁连接有调节拉杆(31)、法兰(29),法兰(32)与法兰(33)连接。一次风内管(11)后端连接有送风管(37)、法兰(28),法兰(28)与法兰(29)连接。二次风内管(4)出口处外壁制有旋流器(6),管外壁制有向外扩张15-20°锥角,后端连接有煤粉输送管(27)、法兰(39)、法兰(39)与法兰(38)连接,管外壁连接有调节拉杆(26)、法兰(25)。净风内管(2),前端外壁制有空气分配器(5),空气分配器制有锥形喷孔(3),出口处外壁制有向外扩张15-20°锥角,后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40),管外壁连接有调节拉杆(23)、法兰(24),法兰(24)与法兰(25)连接,壳体(1)内壁出口处制有向K扩张15-20°锥角,壳体中部连接有空气输送管(41),尾端连接有法兰(21),法兰(21)与法兰(22)连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要点是:燃烧器不另设点火油轮,锥环稳焰器(9),置于壳体中心位置。燃气混烧或燃气点火燃烧火道(13),设在燃烧器中心风管(16)的外层,稳焰器的内外锥环分别置于中心风通道(16)和燃气火道(13)出口中心,作用于火焰角度及火焰形状的调节。燃烧器工作时,旋流风从中心风通道(16)送来的旋流风,进入锥环稳焰器(9)内锥环后,扩散在火焰中心区,形成一个内循环,由于中心风是冷风,进入窑内,使窑内流场衰减过程明显变慢,包含在一次风射流内的煤粉与二次风的接触面减小,同时增长,但混合激烈程度并没减弱,因此,可降低废气中NOx含量。二次风、中心风,分别由二次风通道(8)、中心风通道(16),进入窑内燃烧区(图中未画出)通过调节阀(图中未画出)改变两股风的比例。旋流器(6)、蜗壳旋流器(34),使风旋转,在燃烧器的中心区域形成中心回流区。由于二次风、中心风被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因而形成了分级燃烧,与夹在两股风中间一次风通道(8)的煤粉相结合,实现低NOx排放。由于中心回流区温度高,煤粉燃烧的初期为动力燃烧,增加在高温的中心回流区的煤粉量,延长煤粉在高温的中心回流区的停留时间,有利煤粉燃尽,因此提高燃烧效率。燃气由燃气通道(11)进入环缝(19),与空气孔(20)的空气成90度角相逼,空气流速与燃气流速比为1.5-1.8,因此空气对燃气有引射作用,促进二者进行强烈混合,混合气体经腰圆混合孔(18),进入火道(13)燃烧,二次燃气由燃气孔(40)流出,与火道(13)燃烧后残存的氧气成90度角相逼,再次混合,实现高速燃烧,在锥环稳焰器(9)外锥的作用下高速火焰加热煤粉根部,同时又使煤粉分段燃烧,因此,提高燃烧热效率,降低NOx生成。通过调节拉杆(31)调节,使锥环稳焰器(9)轴向移动,改变火焰燃烧角度,从而改变火焰形状。外净风,由净风道(7)送入,经过锥形喷孔(3)高速喷出,气流从相隔小孔的缝隙中进入火焰根部,使火焰集中有力,同时使C02含量高的燃烧气体在火焰根部回流,降低02含量,避免生成NOx气体,同时提高热效率。燃烧器工作时,可通过调节拉杆(23)、(26)调节,分别使净风内管(2)、二次风内管(4)轴向移动,改变净风通道(7)、二次风道(8)出口截面积,从而改变不同的气流速度,在空气流量调节阀的配合下,实现热负荷及火焰形状无极调节。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低NOx排放,高效节能的燃烧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由燃烧器壳体(1)、净风内管(2)、空气分配器(5)、锥形喷孔(3),二次风内管(4)、旋流器(6)、一次风内管(11)、燃气管(12)、燃气混合器(17)、锥环稳焰器(9)、中心风管(15)、蜗壳旋流器(34)组成。在壳体(1)中心位置,置有锥环稳焰器(9)、稳焰器小头与中心风管(15)、燃气管(12)连接,中心风管(15)的另一端连接有蜗壳旋流器(34),观察孔(35),管外壁连接有法兰(33)。燃气管(12),前端管外壁圆周制有燃气孔(43),前端中部连接有燃气混合器(17),混合器制有腰圆混合孔(18)、空气孔(20)、燃气环缝(19),混合器外沿能在一次风内管(11)内壁轴向移动,燃气管(12)后端连接有燃气输送管(30),法兰(32),法兰(32)与法兰(33)连接,管外壁装有调节拉杆(31),法兰(29),调节拉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壳体(1)中心位置,置有锥环稳焰器(9),锥环稳焰器小头与中心风管(15)、燃气管(12)的前端连接,中心风管(15)的另一端连接有蜗壳旋流器(34),观察镜(35),管外壁装有法兰(33),燃气管(12)前端管外壁圆周制有燃气孔(43),前端中部连接有混合器(17),混合器制有燃气混合孔(18)、空气孔(20)、燃气环缝(19),混合器的外壁能在一次风管(11)内壁轴向移动,燃气管外壁能在法兰(29)内孔轴向移动,燃气管(12)后端连接有燃气输送管(30)、法兰(32),管外壁连接有调节拉杆(31)、法兰(29),法兰(32)与法兰(3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旋流稳焰无级调节混烧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壳体(1)中心位置,置有锥环稳焰器(9),锥环稳焰器小头与中心风管(15)、燃气管(12)的前端连接,中心风管(15)的另一端连接有蜗壳旋流器(34),观察镜(35),管外壁装有法兰(33),燃气管(12)前端管外壁圆周制有燃气孔(43),前端中部连接有混合器(17),混合器制有燃气混合孔(18)、空气孔(20)、燃气环缝(19),混合器的外壁能在一次风管(11)内壁轴向移动,燃气管外壁能在法兰(29)内孔轴向移动,燃气管(12)后端连接有燃气输送管(30)、法兰(32),管外壁连接有调节拉杆(31)、法兰(29),法兰(32)与法兰(3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绪忠陈敬龙李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满天星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