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8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属于燃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燃烧器主体和连接管。燃烧器主体为双层环状套筒结构。导管通过减压阀接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空气从导管流入外孔,从外孔喷入环形腔,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随后,切向射入气流进入空腔,随着弧形壁面不断旋转产生旋流,点火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气流到达燃烧室主体出口时,主要成分为燃烧完成的燃气,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和低压区的作用,部分燃烧器主体出口处的气体从环形腔回流至入口处,再次进入燃烧室,循环往复达到燃气循环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燃烧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效率,并抑制液体和固体燃料粘壁;增加使用寿命。

Self circulation low nitrogen oxide swirl bur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 circulation low nitrogen oxide swirl burner, belonging to the combustion field.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urner body and a connecting pipe. The main body of the burner is a double-layer annular sleeve structure. The catheter through the valve connected cylinders or air compressor, air flow from the conduit hole from the outer hole injected into the annular cavity, in the ring cavity to form a low pressure area, then, to cut into the air into the cavity, with the curved wall continuously rotating flow, ignition after the formation of swirl flame uniform stable flow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body; export, main components of gas combustion is completed,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wirling flow and low pressure area,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burner exit gas from the annular cavity and back to the entrance, once again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cycle to cycle to gas. The technical problem solved by the invention is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harmful gas produced by combustion, improve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liquid and solid fuels, and inhibit the wall adhesion of liquid and solid fuels,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领域,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
技术介绍
当前化石燃料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其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废气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更高效环保地利用化石燃料,发展低污染物排放的经济兼环保型能源技术,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燃烧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如雾霾、气候变暖、酸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国环境研究学者也正在积极研究各种燃烧技术,解决污染物的排放以及能源消耗的问题,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如今国内火电站锅炉均采用了烟气循环的燃烧方式,大大降低了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燃烧效率。此外,随着固有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能源问题越发严峻,因此发展高效燃烧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燃烧技术迫在眉睫。目前,工业锅炉中多使用含碳量较高的液体和固体燃料,这使得掺混以及粘壁成为突出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锅炉的效率和寿命。因此,设计一种环保型且能长时间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火焰燃烧器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减少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碳烟等有害气体的排放;(2)针对液体和固体燃料,能够提高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效率,并抑制液体和固体燃料粘壁;(3)增加燃烧器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连接管,燃烧器主体与连接管同心安装。所述燃烧器主体为双层环状套筒结构,定义密封一侧为左侧底部,与连接管紧密连接轴向开口侧为右侧;内层环装套与外层环状套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层环状套筒即为旋流框,内层环状套筒内侧空间为燃烧室,旋流框上开有用于使燃烧室内气体形成旋流的切向内孔。在外层环状套筒上开有与切向内孔相应数量的、用于使空气从导管流入得外孔,所述的外孔直径小于切向内孔直径。燃烧器主体与连接管紧密连接,导管通过减压阀接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空气从导管流入外层环状套筒上开的外孔,首先从外孔喷入环形腔,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随后,切向射入气流进入圆柱形空腔,随着弧形壁面不断旋转,产生旋流,点火器点着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气流到达燃烧室主体出口时,主要成分为燃烧完成的燃气,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和入口处低压区的作用,部分燃烧器主体出口处的气体从环形腔回流至入口处,再次进入燃烧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燃气循环的目的,即组成完整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旋流燃烧器。采用固体燃料时,使用伴随流将固体燃料颗粒轴向喷入旋流燃烧室;液体燃料经出口处的雾化装置后,细小液滴同伴随流轴向喷入燃烧室;气体燃料喷入燃烧室有两种方式:(一)从导管流入外层环状套筒上开的外孔,从外孔切向喷入孔径较大内孔进而切向注入燃烧室内;(二)通过轴向入口通道喷入。由于形成完整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旋流燃烧器而带来下述优点:1)将气体氧化剂从外孔切向喷入孔径较大内孔进而切向喷入燃烧室内,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同时切向喷入燃烧室内气流产生旋流,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以及气体入口与燃气出口处的压差,使得燃气回流至未燃气入口并再次进入燃烧室,起到预热未燃气的作用,并且燃气循环能有效降低火焰区温度,进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优点;2)将液体燃料液滴和固体燃料颗粒从轴向入口处喷入燃烧室燃烧,氧化剂从切向入口喷入圆柱形燃烧室,产生的旋流包裹着喷入的燃料,抑制燃料的粘壁,并且在旋流作用下,促进燃料与氧化剂的掺混,提高燃烧效率;3)火焰稳定在混合气径向速度与燃烧速度相平衡的位置,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火焰与燃烧室壁间为低温高密度的未燃气体,火焰内部为高温低密度的燃气,根据瑞利准则,火焰具有良好的气动稳定性,同时避免火焰与燃烧器内壁面的直接接触,减少火焰与壁面之间的热传导,有效降低热量损失,对燃烧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热稳定性和热效率;4)该燃烧器同样适用于气体燃料,且气体燃料由切向入口喷入圆柱形燃烧室,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预混合燃烧和非预混合燃烧,预混合燃烧时,将气体燃料与氧化剂充分混合后通过燃烧室燃烧;非预混燃烧时,气体燃料与氧化剂分别通入燃烧室混合燃烧,后者能够有效防止回火的发生。总之,所述的燃烧器适用于固、液、气态燃料,获得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稳定性好,温度和热效率高,能广泛用于工业锅炉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所述的气体流速高指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调节切向内孔直径或者增加外孔和切向内孔的数量能够调节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的工作方法为:使用气体燃料时,将分别装有燃料和氧化剂的高压气瓶通过减压阀和导管连接至燃烧器主体入口处,根据燃烧方式选择切向、轴向入口或混合方式;使用液体或者固体颗粒燃料时,将雾化后的液体燃料液滴或者固体燃料颗粒通过伴随气流从轴向入口注入燃烧室,氧化剂从切向入口注入。非预混合燃烧时,将燃料和氧化剂分别通入燃烧器主体即可;预混合燃烧时,将气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充分后再通入燃烧器主体。液体或者固体颗粒燃料预混燃烧时,将部分氧化剂当作伴随流与燃料共同从轴向入口注入,气体流量由质量流量计控制。从切向入口进入的气体通过气管后,首先喷入环形腔,由于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形成低压区;随后,切向射入气流进入圆柱形空腔,随着弧形壁面不断旋转,产生旋流,点火器点着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气流到达燃烧室主体出口时,主要成分为燃烧完成的燃气,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和入口处低压区的作用,部分燃烧器主体出口处的气体从环形腔回流至入口处,再次进入燃烧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燃气循环的目的,混合气的氧气浓度和当量比降低,温度降低,有利于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具有预热未燃气的作用,提高燃烧效率。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将气体氧化剂从外孔切向喷入孔径较大内孔进而切向喷入燃烧室内,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同时切向喷入燃烧室内气流产生旋流,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以及气体入口与燃气出口处的压差,使得燃气回流至未燃气入口并再次进入燃烧室,起到预热未燃气的作用,并且燃气循环能有效降低火焰区温度,进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将液体燃料液滴和固体燃料颗粒从轴向入口处喷入燃烧室燃烧,气体氧化剂从切向入口喷入圆柱形燃烧室,产生的旋流包裹着喷入的燃料,抑制燃料的粘壁,并且在旋流作用下,促进燃料与氧化剂的掺混,提高燃烧效率。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火焰稳定在混合气径向速度与燃烧速度相平衡的位置,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火焰与燃烧室壁间为低温高密度的未燃气体,火焰内部为高温低密度的燃气,根据瑞利准则,火焰具有良好的气动稳定性,同时避免火焰与燃烧器内壁面的直接接触,减少火焰与壁面之间的热传导,有效降低热量损失,对燃烧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热稳定性和热效率。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1)、连接管(2),燃烧器主体(1)与连接管(2)同心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主体(1)为双层环状套筒结构,定义密封一侧为左侧底部,与连接管(2)紧密连接轴向开口侧为右侧;内层环装套与外层环状套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层环状套筒即为旋流框,内层环状套筒内侧空间为燃烧室,旋流框上开有用于使燃烧室内气体形成旋流的切向内孔;在外层环状套筒上开有与切向内孔相应数量的、用于使空气从导管流入得外孔,所述的外孔直径小于切向内孔直径;燃烧器主体(1)与连接管(2)紧密连接,导管通过减压阀接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空气从导管流入外层环状套筒上开的外孔,首先从外孔喷入环形腔,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随后,切向射入气流进入圆柱形空腔,随着弧形壁面不断旋转,产生旋流,点火器点着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气流到达燃烧室主体(1)出口时,主要成分为燃烧完成的燃气,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和入口处低压区的作用,部分燃烧器主体(1)出口处的气体从环形腔回流至入口处,再次进入燃烧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燃气循环的目的,即组成完整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旋流燃烧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1)、连接管(2),燃烧器主体(1)与连接管(2)同心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主体(1)为双层环状套筒结构,定义密封一侧为左侧底部,与连接管(2)紧密连接轴向开口侧为右侧;内层环装套与外层环状套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层环状套筒即为旋流框,内层环状套筒内侧空间为燃烧室,旋流框上开有用于使燃烧室内气体形成旋流的切向内孔;在外层环状套筒上开有与切向内孔相应数量的、用于使空气从导管流入得外孔,所述的外孔直径小于切向内孔直径;燃烧器主体(1)与连接管(2)紧密连接,导管通过减压阀接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空气从导管流入外层环状套筒上开的外孔,首先从外孔喷入环形腔,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随后,切向射入气流进入圆柱形空腔,随着弧形壁面不断旋转,产生旋流,点火器点着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旋流火焰;气流到达燃烧室主体(1)出口时,主要成分为燃烧完成的燃气,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和入口处低压区的作用,部分燃烧器主体(1)出口处的气体从环形腔回流至入口处,再次进入燃烧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燃气循环的目的,即组成完整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旋流燃烧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固体燃料时,使用伴随流将固体燃料颗粒轴向喷入旋流燃烧室;液体燃料经出口处的雾化装置后,细小液滴同伴随流轴向喷入燃烧室;气体燃料喷入燃烧室有两种方式:(一)从导管流入外层环状套筒上开的外孔,从外孔切向喷入孔径较大内孔进而切向注入燃烧室内;(二)通过轴向入口通道喷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旋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由于形成完整的自循环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旋流燃烧器而带来下述优点:1)将气体氧化剂从外孔切向喷入孔径较大内孔进而切向喷入燃烧室内,由于喷入气体流速高于周围环境气体流速,在环形腔形成低压区,同时切向喷入燃烧室内气流产生旋流,由于旋流的流动特性以及气体入口与燃气出口处的压差,使得燃气回流至未燃气入口并再次进入燃烧室,起到预热未燃气的作用,并且燃气循环能有效降低火焰区温度,进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优点;2)将液体燃料液滴和固体燃料颗粒从轴向入口处喷入燃烧室燃烧,氧化剂从切向入口喷入圆柱形燃烧室,产生的旋流包裹着喷入的燃料,抑制燃料的粘壁,并且在旋流作用下,促进燃料与氧化剂的掺混,提高燃烧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保禄马康赵晓尧彭维康王宁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