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氧燃烧器,包括砖体,砖体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固定有圆形金属盖板,砖体另一端为工作端,砖体中心开设有轴向的燃气孔,围置在燃气孔周围开设有氧气供给孔和观火孔,盖板处设有探测管,探测管连通观火孔,探测管侧壁连有冷却风接头,冷却风接头内腔与探测管内部腔道连通,冷却风接头的内腔呈线性,且由靠近探测管内部腔道向远离探测管内部腔道相对盖板倾斜向外设置。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稀氧燃烧器,冷却风接头倾斜设置,对窜火现象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保证了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稀氧燃烧器。
技术介绍
神科博斯燃烧装置需要的氧气源于客户制氧系统或液氧供应,供应的氧气经过压力调节/稳压后进入燃烧控制阀组,在燃烧控制阀组上根据系统要求分别控制进入HE枪和CY枪的氧气流量,然后进入枪前;燃料来源于管道燃料,经过调压、稳压后进入控制阀组,在流量阀组上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流量控制后进入枪前; 氧气、燃料到枪前后,通过软管与燃烧器连接,燃烧器安装在专门的烧嘴砖上,在烧嘴砖上,另外预设了用于安装火焰探测器的火焰探测孔。现有的火焰探测孔一般在外部固定有一个探测管,探测管与探测孔同轴设置,在探测管侧向还连接有冷却风接头,给从探测管出来的燃料供给氧气。但是现有的探测管与冷却风接头为了加工方便通常是垂直设置,在燃料管供给燃料时如突然压力不稳,则探测管处的火焰容易出现窜火现象,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氧燃烧器,冷却风接头倾斜设置,对窜火现象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保证了安全生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稀氧燃烧器,包括砖体,砖体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固定有圆形金属盖板,砖体另一端为工作端,砖体中心开设有轴向的燃气孔,围置在燃气孔周围开设有氧气供给孔和观火孔,盖板处设有探测管,探测管连通观火孔,探测管侧壁连有冷却风接头,冷却风接头内腔与探测管内部腔道连通,冷却风接头的内腔呈线性,且由靠近探测管内部腔道向远离探测管内部腔道相对盖板倾斜向外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通过观火孔喷出时,冷却风接头输出空气,由于其与探测管倾斜交叉设置,通过冷却风接头进入到探测管的气流与从观火孔出来的燃气流动方向是反向的;因此即使突然出现窜火现象,这种逆向气流也能对火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当燃气因为窜火流速增大时,还可以部分分流到冷却风接头内,降低探测管处的火焰高度。优选的,所述砖体为圆台形,大端为安装端,小端为工作端,所述观火孔的轴线与圆台形砖体的母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火孔距离砖体外壁的距离在轴线方向一直保持一致,避免了砖体部分壁厚过薄造成的强度问题。优选的,所述观火孔和氧气供给孔分别有一对,并且对称设置在砖体上,两个氧气供给孔分别连接有不同管径的氧气枪,氧气枪部分枪体伸入氧气供给孔,部分枪体固定设置在盖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燃气可以选择不同氧气供给速度的氧气枪,适应不同工况。优选的,其中至少有一根氧气枪与氧气供给孔间隙配合,该氧气枪位于氧气供给孔部分外周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抵触在氧气供给孔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气供给孔在初期加工时一般都设置的比较大,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氧气枪,但是较小的氧气枪在插入氧气供给孔后,由于与其存在间隙,容易因为氧气枪内流体的流动造成氧气枪振动,不断敲击氧气供给孔侧壁,造成氧气枪变形甚至损坏;设置固定套后可以起到稳固较小口径的氧气枪作用,避免其工作时的晃动。优选的,两条氧气供给孔的轴线夹角小于两条观火孔的轴线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气供给孔要为燃气孔输送助燃的氧气,因此两者在工作端的间距宜靠的近一些,方便燃气燃烧。优选的,所述盖板外周均布有U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用于将砖体固定在燃烧室的侧壁上,U型槽方便调整螺栓,使其与燃烧室侧壁的螺纹孔对齐。优选的,所述盖板中心固定有油枪,油枪部分伸入燃气孔,油枪头部设有锥面,锥面上分布有出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面上设置出气孔,方便了燃气在燃烧室内的扩散,燃烧更加均匀,热效率更高。优选的,所述盖板面向砖体侧设有凸缘,凸缘包裹在砖体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砖体是锥形的,且大端与盖板配合,凸缘的这种包裹结构能够让凸缘呈收拢状包裹砖体,实现盖板的有效固定。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燃烧器 发生窜火现象时,探测管处的火焰能够得到很好的抑制;砖体强度好,且砖体内部管路分布更合理,燃气燃烧更充分;盖板与砖体配合更牢固,不易发生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燃烧器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图3的C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盖板;1a、凸缘;2、U型槽;3、氧气枪;3a、固定套;4、探测管;5、油枪;6、冷却风接头;7、观火孔;8、燃气孔;9、氧气供给孔;10、锥面;10a、出气孔;11、砖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稀氧燃烧器,包括盖板1,盖板1上分布有氧气枪3、探测管4、油枪5,油枪5位于盖板1中心位置,氧气枪3和探测管4为一对并对称设置在盖板1上。盖板1外周设有U型槽2,方便固定在燃烧室的侧壁上。如图2所示,盖板1在固定油枪5的另一侧设有环状凸缘1a,凸缘1a包括有一圆台形的砖体11,砖体11大端与盖板1抵触。在砖体11上设有观火孔7、燃气孔8,油枪5穿过盖板1伸入到燃气孔8内,探测管4则与观火孔7连通;观火孔7的轴线与圆台形的砖体11母线是平行设置,保证了砖体11各处壁厚的相同。在探测管4侧壁,还连接有一根冷却风接头6,冷却风接头6的轴线与探测管4轴线交叉,且冷却分接头相对盖板1倾斜向外设置,与探测管4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这样设置后,燃气通过观火孔7喷出时,冷却风接头6输出空气,由于其与探测管4倾斜交叉设置,通过冷却风接头6进入到探测管4的气流与从观火孔7出来的燃气流动方向是反向的;因此即使突然出现窜火现象,这种逆向气流也能对火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当燃气因为窜火流速增大时,还可以部分分流到冷却风接头6内,降低探测管4处的火焰高度。如图3所示,砖体11上还设置有氧气供给孔9,氧气供给孔9连通氧气枪3,两条氧气供给孔9的夹角小于观火孔7的夹角,使得砖体11小端处氧气供给孔9能够更加靠近燃气孔8,实现充分燃烧。氧气枪3的结构与油枪5结构类似,都具有部分伸入到氧气供给孔9。由于为了实现不同流量的氧气供给,两个氧气枪3的直径不一致,而氧气供给孔9为了加工方便通常设置成一个规格,导致了其中至少一个氧气枪3与氧气供给孔9之间是存在间隙的,为了避免氧气枪3工作时的抖动,在氧气枪3伸入到氧气供给孔9部分的外周套设一个固定套3a,固定套3a紧密贴合在氧气供给孔9的侧壁上,实现对氧气枪3的固定。如图4所示,在油枪5的头部设置有一个类似倒角的锥面10,锥面10上分布有出气孔10a,实现燃气较大角度的扩散作用。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氧燃烧器,包括砖体(11),砖体(11)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固定有圆形金属盖板(1),砖体(11)另一端为工作端,砖体(11)中心开设有轴向的燃气孔(8),围置在燃气孔(8)周围开设有氧气供给孔(9)和观火孔(7),盖板(1)处设有探测管(4),探测管(4)连通观火孔(7),其特征是:探测管(4)侧壁连有冷却风接头(6),冷却风接头(6)内腔与探测管(4)内部腔道连通,冷却风接头(6)的内腔呈线性,且由靠近探测管(4)内部腔道向远离探测管(4)内部腔道相对盖板(1)倾斜向外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氧燃烧器,包括砖体(11),砖体(11)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固定有圆形金属盖板(1),砖体(11)另一端为工作端,砖体(11)中心开设有轴向的燃气孔(8),围置在燃气孔(8)周围开设有氧气供给孔(9)和观火孔(7),盖板(1)处设有探测管(4),探测管(4)连通观火孔(7),其特征是:探测管(4)侧壁连有冷却风接头(6),冷却风接头(6)内腔与探测管(4)内部腔道连通,冷却风接头(6)的内腔呈线性,且由靠近探测管(4)内部腔道向远离探测管(4)内部腔道相对盖板(1)倾斜向外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氧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砖体(11)为圆台形,大端为安装端,小端为工作端,所述观火孔(7)的轴线与圆台形砖体(11)的母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氧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观火孔(7)和氧气供给孔(9)分别有一对,并且对称设置在砖体(11)上,两个氧气供给孔(9)分别连接有不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川,李亚运,王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科博斯热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