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3401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及其装配方法,该共享单车包括车架,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轮、车篮、车把组件和鞍座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具有分体式结构的非受力部分和受力部分,所述非受力部分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部分为金属结构,所述受力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所述车轮通过前叉和后叉安装于所述车架的非受力部分,所述车篮、所述车把组件和所述鞍座组件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车架的非受力部分。其在保证车架强度和刚性的基础上,降低了车架自重,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同时提高了车架的耐腐蚀性和回收率用率。

Shared bicycle adopting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al splicing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al mosaic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bike sharing, sharing bicycle includes a frame,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rame of the wheel, basket, saddle and handlebar assembly components; the frame includes non stress and stress part of the split structure. Not by the force of the non metal composite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stress part of the metal structure, the stress part is detachably plugged and fixed in the non bearing part; the wheel through the front fork and a rear fork mounting part of the force in the frame, the car basket, the handlebar assembly and the saddle assembly is detachably inserted and fixed to the frame of the non stress part.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frame, the weight of the frame is reduced, the lightweight design is realized, an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frame are also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享单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该共享单车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共享单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出行工具,其在传统自行车的基础上,通过开辟民众共享的运营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认可。共享单车在结构上延续了传统自行车的车体模式,采用如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车架的形式,而金属材料的车架难以做大轻量化设计,且易腐蚀,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当代工业要求。非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耐腐蚀和易回收等特点,而在当前的工艺水平限制下,采用复合材料制作车架,其强度、刚性较低,无法满足使用需要。因此,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以期在保证车架强度和刚性的基础上,降低车架自重,实现轻量化设计,并同时提高车架的耐腐蚀性和回收率用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以期在保证车架强度和刚性的基础上,降低车架自重,实现轻量化设计,并同时提高车架的耐腐蚀性和回收率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该共享单车的装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包括车架,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轮、车篮、车把组件和鞍座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具有分体式结构的非受力部分和受力部分,所述非受力部分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部分为金属结构,所述受力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所述车轮通过前叉和后叉安装于所述车架的非受力部分,所述车篮、所述车把组件和所述鞍座组件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车架的非受力部分。该共享单车将车架区分为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小或不受力的非受力部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大的受力部分,将受力较小的非受力部分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结构,以降低整车的重量,而受力较大的受力部分保留传统的金属结构,以保证车架的强度和刚性,将独立成型的非受力部分和受力部分拼接固定形成完整的车架,并将车篮、车把组件等附属部分安装在车架上以形成整车结构,从而使得在保证车架强度和刚性的基础上,降低了车架自重,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同时提高了车架的耐腐蚀性和回收率用率。优选地,所述非受力部分包括尼龙塑料外壳,和内嵌于所述尼龙塑料外壳内的纤维加强支架。可选地,所述纤维加强支架为玻璃纤维支架或碳纤维支架。可选地,所述非受力部分为尼龙塑料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所述非受力部分的鞍座组件连接处和车把组件连接处的尼龙塑料内嵌入加强支架。可选地,所述鞍座组件、所述车把组件、所述前叉、所述后叉和所述车架的曲柄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金属材料件。可选地,所述非受力部分和/或所述车篮上开设有镂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共享单车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架的受力部分插装于非受力部分的两侧,并通过粘接或打钉固定;在非受力部分和受力部分装配形成的车架上依次安装车轮、鞍座组件、车把组件和脚蹬组件。该装配方法适用于分体式结构的车架形式,保证了车架受力部分与非受力部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区别于传统的一体式车架形式,便于装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共享单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共享单车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11非受力部分12-受力部分2-车轮3-车篮4-车把组件5-鞍座组件6-前叉7-后叉8-脚蹬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共享单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共享单车的分解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共享单车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形成,该共享单车包括车架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车轮2、车篮3、车把组件4和鞍座组件5;其中,车架1包括具有分体式结构的非受力部分11和受力部分12,所述非受力部分11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为金属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轮2通过前叉6和后叉7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篮3、所述车把组件4和所述鞍座组件5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该共享单车将车架1区分为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小或不受力的非受力部分11,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大的受力部分12,将受力较小的非受力部分11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结构,以降低整车的重量,而受力较大的受力部分12保留传统的金属结构,以保证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将独立成型的非受力部分11和受力部分12拼接固定形成完整的车架1,并将车篮3、车把组件4等附属部分安装在车架1上以形成整车结构,从而使得在保证车架1强度和刚性的基础上,降低了车架1自重,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并同时提高了车架1的耐腐蚀性和回收率用率。复合材料和金属件的连接方式除了插接、胶合以及打钉外,还可以通过塑料的焊接工艺达到与金属零件的紧配合,或者通过插接后将金属件对符合材料部件进行夹持锁紧。即两个塑料件插进金属件之后,塑料件之间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实现连接。上述非金属复合材料可以为工程塑料等复合材料型材,例如以尼龙类的塑料为主材,内部可加纤维补强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的形式,在核心受力部位以及应力集中部位(例如头管、五通、后下叉、立管和后上叉的连接处),采用金属框架结构(例如钢、铝合金或钛合金);考虑轻量化可以在金属框架结构上进行镂空设计,相关部件彼此套接进行加强,将复合材料和铝合金镂空强化套管件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车架1。其中工程塑料为达到强度的复合材料管,可以是异型管或标准圆管。金属镂空框架套接件可以是铸造成型,也可以是铣削加工或CNC成型。通过镂空的设计,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镂空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拼接或其他形式。应当理解的是,所谓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仅仅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受力较小的部分,而并非完全无需受力,因此,为了保证非受力部分的强度,可以在非受力部分11的全部或部分内嵌加强支架。具体地,一种实施例是在非受力部分11的所有位置内嵌加强支架,即非受力部分11包括尼龙塑料外壳,和内嵌于所述尼龙塑料外壳内的纤维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可以为纤维加强支架或者金属加强支架等形式,其中,纤维加强支架可以为玻璃纤维支架或碳纤维支架。另一种实施例是在非受力部分11的部分位置内嵌加强支架即非受力部分11为尼龙塑料一体成型结构,在非受力部分11用于安装车把、鞍座等辅件的位置嵌入加强支架,即非受力部分11的鞍座组件5连接处和车把组件4连接处的尼龙塑料内嵌入加强支架。与所有位置内嵌加强支架的形式相比,仅在受力位置嵌入加强支架,以便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生产和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包括车架(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车轮(2)、车篮(3)、车把组件(4)和鞍座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非受力部分(11)和受力部分(12),所述非受力部分(11)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为金属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轮(2)通过前叉(6)和后叉(7)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篮(3)、所述车把组件(4)和所述鞍座组件(5)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拼接的共享单车,包括车架(1),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车轮(2)、车篮(3)、车把组件(4)和鞍座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非受力部分(11)和受力部分(12),所述非受力部分(11)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为金属结构,所述受力部分(12)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轮(2)通过前叉(6)和后叉(7)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所述车篮(3)、所述车把组件(4)和所述鞍座组件(5)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车架(1)的非受力部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受力部分(11)包括尼龙塑料外壳,和内嵌于所述尼龙塑料外壳内的纤维加强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加强支架为玻璃纤维支架或碳纤维支架。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