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468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升温阶段;保压焖饭阶段,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18KPa至27KPa之间或者在50KPa至65KPa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米饭时无法保证米饭的甜味度的问题。

Control method of pressure cook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cook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heating stage; pressure cooking stage, pressure cooking stage pressure between 18KPa and 27KPa or between 50KPa and 65KPa.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oking rice can not guarantee the sweetness of the ric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锅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小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因其压力可调范围大(0~100kPa),烹饪可扩展性强,而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家庭常备的烹饪器具。随着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压力锅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越来越精准,可以控制到不同的温度点范围,可以满足不同食材,不同的烹饪压力要求,最大程度激发或保持食物的营养美味。电压力锅除了可以增加保压,还可以轻易的实现较大的压力突变,使锅内食物翻滚沸腾,实现充分搅拌食材,使食材更入味。如图1所示,目前,电压力锅煮饭时的保压阶段控制的压力大都是40KPa或70KPa。上述的压力下无法保证米饭的甜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米饭时无法保证米饭的甜味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升温阶段;保压焖饭阶段,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18KPa至27KPa之间或者在50KPa至65KPa之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米饭在压力为18KPa至27KPa之间时进行保压能够使米饭的甜味尽量多的释放,这样使得人们品尝米饭时的口感更好,味道更加香甜。进一步地,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20KPa至25KPa之间或者在55KPa至60Kpa之间。上述操作进一步限定了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值,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米饭的甜味度。进一步地,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米饭在上述时间内烹饪,甜味度释放较多。进一步地,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5分钟至16分钟之间。进一步限定了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米饭的甜味度及米饭的口感。进一步地,加热升温阶段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加热;保压吸水阶段;保压吸水阶段进行间歇式加热。上述操作有利于节能。进一步地,在保压吸水阶段中,当压力锅的内锅的底部温度大于60度时停止加热,当压力锅的内锅的底部温度小于55度时恢复加热。上述控制方法有利于保证米饭的吸水效果。进一步地,加热升温阶段还包括第二次加热,第二次加热过程中,当压力锅的止开阀上升后,进行多次间歇性的排压以排放压力锅内的冷气。上述控制方法一方面释放了压力锅内的冷气,使得压力锅内的热量均匀,另一方面压力锅内的米饭和水的混合物充分搅动以使米饭成熟的更加均匀。进一步地,保压焖饭阶段,压力锅进行多次排压以使压力锅的内锅内米水翻滚沸腾。这样使得米饭成熟的更加均匀。进一步地,在保压焖饭阶段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排气降压;进行保温。这样使压力锅内部的压力降低,完成烹饪过程。进一步地,在排气降压过程中,压力锅多次重复排气操作直至压力锅内的压力为常压,排气操作为压力锅的泄压阀开启2秒,之后关闭8秒。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压力锅内的压力排放比较均匀,另一方面保证了压力锅的排气口不会过热。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煮饭步骤的曲线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实施例一中所使用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压力锅的锅盖的爆炸示意图;图5示出了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煮饭过程压强变化与含糖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图6示出了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煮饭过程压强变化与还原糖含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图7示出了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煮饭过程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采用实施例二的方法煮饭过程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内锅;20、止开阀;30、干簧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2至图7所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升温阶段和保压焖饭阶段。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18KPa至27KPa之间。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米饭在压力为18KPa至27KPa之间时进行保压能够使米饭的甜味尽量多的释放,这样使得人们品尝米饭时的口感更好,味道更加香甜。如图2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20KPa至25KPa之间。这样进一步的缩小了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值,米饭释放甜味的最高值在此区间内,而且米饭的甜味呈线性上升至最高值后又线性下降。这样,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控制在20KPa至25KPa之间时,进一步的提高了米饭的甜味度。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米饭甜味在保压焖饭阶段的释放的多少还与时间有关系,米饭在上述时间内烹饪,甜味度释放较多。具体地,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5分钟至16分钟之间。进一步限定了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米饭的甜味度。这样,既保证了米饭的甜味也不会因为米饭在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过长而导致米饭的口感下降。如图2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加热升温阶段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加热和保压吸水阶段。保压吸水阶段进行间歇式加热。上述步骤在保证了米饭口感的同时,有利于节省电能。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保压吸水阶段,当压力锅的内锅10的底部温度大于60度时停止加热,当压力锅的内锅10的底部温度小于55度时恢复加热。上述操作有利于保证米饭的吸水效果。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加热升温阶段还包括第二次加热,第二次加热过程中,当压力锅的止开阀20上升后,进行多次间歇性的排压以排放压力锅内的冷气。上述步骤一方面释放了压力锅内的冷气,使得压力锅内的热量均匀,另一方面压力锅内的米饭和水的混合物充分搅动以使米饭成熟的更加均匀。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在保压焖饭阶段中,压力锅进行多次排压以使压力锅的内锅内米水翻滚沸腾。上述操作使得米饭成熟的更加均匀。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在保压焖饭阶段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排气降压以及进行保温。这样能够使压力锅内部的压力降低,完成烹饪过程。具体地,在排气降压过程中,压力锅多次重复排气操作直至压力锅内的压力为常压,排气操作为压力锅的泄压阀开启2秒,之后关闭8秒。一方面保证了压力锅内的压力排放比较均匀,另一方面保证了压力锅的排气口不会过热。煮饭程序中,米粒中部分淀粉发生水解成糖类,糖继续分解成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如图5所示,在不同压力下进行煮饭程序,得到大米水溶液总糖量对比图。如图6所示,在不同压力下进行煮饭程序,得到大米水溶液还原糖含量对比图。得出结论:压力在18-27KPa和50-65KPa两个压力段,以现有煮饭工艺中米水比例,两个压力范围在保持10分钟以上,(最佳15-16分钟,20-25KPa和55-60KPa)米饭中呈甜味度出现2个最大峰值。如图7所示,为了得到甜度最高的煮饭结果,电压力锅根据上述要求、并结合顶部测温探头测温控压,并饱和水蒸汽温度与压力对应关系,通过测温间接测压,并控制限压阀排气产生压力差、加热系统等综合控制,得到一种新型的压力煮饭曲线。如图7所示,只是对现有程序控压值的修正,基本烹饪曲线趋势不变。首先米水放入锅内,开始加热,进入第一次加热阶段,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锅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升温阶段;保压焖饭阶段,所述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18KPa至27KPa之间或者在50KPa至65KPa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升温阶段;保压焖饭阶段,所述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18KPa至27KPa之间或者在50KPa至65KPa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焖饭阶段的压力在20KPa至25KPa之间或者在55KPa至60Kpa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焖饭阶段的时间在15分钟至16分钟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升温阶段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加热;保压吸水阶段;所述保压吸水阶段进行间歇式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压吸水阶段中,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营石芸王鲁峰林达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