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体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52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煲体包括内锅、外壳、中板、线圈盘和电源支架;外壳设置在内锅的侧部外周;中板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并且内锅延伸穿过中板;线圈盘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并且设置在内锅的下方;电源支架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并且设置在内锅的外侧;其中,线圈盘设置有线圈盘支撑部,线圈盘支撑部抵靠至外壳,并且/或者电源支架设置有支架支撑部,支架支撑部抵靠至外壳。根据本技术的煲体,通过在线圈盘上设置线圈盘支撑部,并且/或者在电源支架上设置支架支撑部,将线圈盘支撑部和/或支架支撑部抵靠至外壳,以支撑外壳,从而能够降低外壳因按压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1、已知的诸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的烹饪器具,其煲体外壳的厚度较薄,导致外壳在按压时易变形而产生异响。针对此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为额外地增加零部件以支撑外壳,使得外壳在被按压时不会内凹而产生异响,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会导致成本增加。

2、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煲体包括:

3、内锅;

4、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侧部外周;

5、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且所述内锅延伸穿过所述中板;

6、线圈盘,所述线圈盘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并且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下方;

7、电源支架,所述电源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并且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外侧,

8、其中,所述线圈盘设置有线圈盘支撑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抵靠至所述外壳,并且/或者

9、所述电源支架设置有支架支撑部,所述支架支撑部抵靠至所述外壳。

10、根据本技术的煲体,通过在线圈盘上设置线圈盘支撑部,并且/或者在电源支架上设置支架支撑部,将线圈盘支撑部和/或支架支撑部抵靠至外壳,以支撑外壳,从而能够降低外壳因按压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11、可选地,所述线圈盘设置有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12、根据本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者煲体的内部空间大小设置线圈盘支撑部的数量。

13、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主体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构造为从所述线圈盘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

14、根据本方案,线圈盘支撑部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15、可选地,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线圈盘主体部的两侧,并且/或者

16、所述外壳包括塑胶外壳和与塑胶外壳连接的金属外壳,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抵靠至所述金属外壳。

17、根据本方案,该两个线圈盘支撑部可以支撑在外壳的相对两侧;线圈盘支撑部抵靠至金属外壳,以降低金属外壳因按压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18、可选地,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长度尺寸l1满足:l1≥1mm,并且/或者

19、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宽度尺寸w1满足:w1≥0.5mm,并且/或者

20、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厚度尺寸t1满足:t1≥0.3mm。

21、根据本方案,线圈盘支撑部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和厚度尺寸中的至少一者满足上述范围时,使得线圈盘支撑部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煲体。

22、可选地,所述电源支架设置有所述支架支撑部,所述支架支撑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23、根据本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者煲体的内部空间大小设置支架支撑部的数量。

24、可选地,所述支架支撑部包括支架主体部,所述支架支撑部构造为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

25、根据本方案,支架支撑部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26、可选地,所述支架支撑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支架支撑部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部的两侧,并且/或者

27、所述外壳包括塑胶外壳和与塑胶外壳连接的金属外壳,所述支架支撑部抵靠至所述金属外壳。

28、根据本方案,该两个支架支撑部可以支撑在外壳的相对两侧;支架支撑部抵靠至金属外壳,以降低金属外壳因按压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29、可选地,所述支架支撑部的长度尺寸l2满足:l2≥1mm,并且/或者所述支架支撑部的宽度尺寸w2满足:w2≥0.5mm,并且/或者

30、所述支架支撑部的厚度尺寸t2满足:t2≥0.3mm。

31、根据本方案,支架支撑部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和厚度尺寸中的至少一者满足上述范围时,使得支架支撑部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煲体。

32、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33、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煲体;以及

34、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35、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线圈盘上设置线圈盘支撑部,并且/或者在电源支架上设置支架支撑部,将线圈盘支撑部和/或支架支撑部抵靠至外壳,以支撑外壳,从而能够降低外壳因按压而产生异响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设置有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主体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构造为从所述线圈盘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支架设置有所述支架支撑部,所述支架支撑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部包括支架主体部,所述支架支撑部构造为从所述支架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设置有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主体部,所述线圈盘支撑部构造为从所述线圈盘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钟辰根罗江波邢宪群陈华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