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系聚合物以及由其得到的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03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同时满足下述要件[1]~[5]的膜或薄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适宜用作为透明性和成型性优异且机械强度优异的膜或薄板。[1]密度(d)在890~980kg/m↑[3]的范围内。[2]在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在0.5~10dl/g的范围内。[3]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2.0~50的范围内。[4]在交叉分级色谱(CFC)的溶出温度-溶出成分量曲线中,将全部溶出成分量记为100质量%时,溶出累积量成为1质量%时的温度与累积量成为40质量%时的温度之差在12℃以下。[5]癸烷可溶部量在0.5质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乙烯.a-烯烃共聚物,进一步详细地说,涉及适宜用于成型性 优异且透明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以膜为首的成型体的乙烯系聚合物,以及由该 乙烯系聚合物得到的成型体及膜。
技术介绍
乙烯系共聚物,根据不同的成型方法和用途,对其要求的特性也不同。例 如由乙烯系共聚物形成的膜,通过各种成型方法成型,供于多方面用途。所使 用的膜的种类也根据内容物不同而涉及多种,根据构成乙烯系共聚物的单体单 元的种类或量,或者根据乙烯系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膜的物性也不同。例如,想高速成型吹塑膜时,为了不使气泡摇晃或石皮碎,从而稳定地进行 高速成型,作为乙烯系共聚物,不得不选择相对于分子量而言熔融张力(MT, mdttension)大的物质。同样的特性,对于防止中空成型时的下垂或石皮^4,或 者将T型模具成型时的宽度差控制在最小限度来说也是必要的。由使用齐格勒催化剂制造的直链状低密度乙烯 l-丁烯共聚物成型的膜, 透明性、表面平滑性优异。但是,该膜的以落镖冲击强度和埃尔门道夫撕裂强 度表示的机械强度小,并且熔融张力小,所以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膜裂,在 提高成型速度方面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特开昭56-90810号公报或曰 本特开昭60-106806号公报等提出了通过使用齐格勒型催化剂,尤其是钬系催 化剂来提高所得的乙烯系聚合物的熔融张力和胀大比(挤出物胀大比),来提 高成型性的方法。但是,通常使用钛系催化剂得到的乙烯系聚合物,尤其是直链状低密度乙 烯系共聚物,由于分子量分布或组成分布宽,所以在制成膜等成型体时期望进 一步减少会引起发粘的成分,进而膜表面附着的低分子量成分等渗出的微粉成 分。另外,使用铬系催化剂得到的乙烯系聚合物,虽然熔融张力比较高,但期望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另 一方面,使用茂金属催化剂,通过气相聚合制造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由于分子量分布窄,所以其膜被认为是难以发生粘连的膜。尤其是使用茂金属 催化剂制造的直链状低密度乙烯 1-己烯共聚物进行膜成型的话,所得膜的机 械强度、透明性、热封性等物性优异。但是,与齐格勒催化剂相比分子量分布窄,所以熔融张力差,因此存在以下问题进行吹塑成型的话,气泡稳定性差,进行挤出成型(T型模具成型) 的话,边缘向内弯曲得大等。相对于此,通过添加熔融张力大的高压法低密度 聚乙烯,来弥补该性能。进而,由于成型时的树脂压力和树脂温度高,长时间的膜生产中会产生较 多的凝胶状物质和糊状物质,所以为了去除这些就需要分解清洗模具和挤出 机,或者导入抑制这些的添加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908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1068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希望出现一种成型性和机械特性优异的材料的乙烯系共聚物,以及 包含该乙烯系共聚物的膜或薄板成型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获得透明性、成型性优异且机械强度优异的 成型体尤其是膜或薄板的乙烯系聚合物,具体讲是乙烯.a-烯烃共聚物,以及 包含该乙烯系聚合物的成型体,优选是膜或薄板。(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本 专利技术的膜或薄板用乙烯 a-烯烃共聚物称为"乙烯 a-烯烃共聚物(E),,,或 者简单地称为"共聚物(E)"。)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或薄板用乙烯.a-烯烃共聚物(E),其特征在 于,同时满足下述要件 ,密度(d)在890~980kg/m3范围内;在135°C、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h])在0.5 10dl/g范围内;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 )之比(Mw/Mn)在2.0 50范围内;在交叉分级色谱(CFC)的溶出温度-溶出成分量曲线中,将全部溶出 成分量记为100质量%时,溶出累积量成为1质量%时的温度与累积量成为40 质量%时的温度之差在12。C以下;癸烷可溶部量在0.5质量%以下。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以下特征的所述乙烯 a-烯烃共聚物所述乙 烯.a-烯烃共聚物(E)含有80~20质量°/。的下述乙烯 a-烯烃共聚物(A)和 20 80质量%的下述乙烯.a-烯烃共聚物(B)。这里,乙烯.cc-烯烃共聚物(A)含有乙烯和碳原子数3~10的a-烯烃的 共聚物,其密度(cU)为910 980kg/m、在135i:、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a) 为0.5 3.0dl/g,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 (Mw/Mn)满足1.5~5.0;乙烯 a-烯烃共聚物(B)含有乙烯和碳原子数3 10的a-烯烃的共聚物, 其密度(dB)为880 950kg/m3,在135°C、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b )为 1.0 10.0dl/g,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 (Mw/Mn)满足1.5 5.0;并且,乙烯.a-烯烃共聚物(A)和乙烯 a-烯烃共聚物(B)的特性粘度 满足下述关系式(Eq-l)。(b" (a) >1 …… (Eq-1)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以下特征的所述乙烯 a-烯烃共聚物所述乙 烯.a-烯烃共聚物(E)的在190。C的熔融张力(MT)在20mN以上。再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乙烯 a-烯烃共聚物(E)得到的膜或薄板,优选 (l)厚度为10 500jim,以及(2)换算成40(im厚度时的落镖冲击强度在100g 以上的膜或薄板。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所述膜或薄板形成的包装袋、薄板或包。进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至少含有一层以上所述膜或薄板的层叠体,优选换算 成40pm厚度时的落镖冲击强度在130g以上的层叠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E),可以获得透明性和成型性优异且落镖冲击强度等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体,尤其是膜或薄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乙烯■ a-烯烃共聚物(E),顺次说明用来实施专利技术的 最佳的方式,接着,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乙烯 a-烯烃共聚物(E)的制造方法及由 该乙烯 a-烯烃共聚物(E)得到的膜或薄板,以及各种测定方法,最后对实 施例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共聚物"被定义为包括由单一种类的烯烃得到 的均聚物在内的聚合物。乙烯.a-烯烃共聚物(E)本专利技术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E)是乙烯均聚物或者乙烯与碳原子数3 10 的a-烯烃,例如丙烯、l-丁烯、l-戊蹄、l-己烯、4-曱基-l-戊烯、3-曱基-l-戊 烯、l-庚烯、l-辛烯、l-癸烯等a-烯烃,优选丙烯、l-丁烯、l-己燁、4-曱基-1-戊烯、l-辛烯的共聚物,优选为含有10摩尔%以下a-烯烃的共聚物或者这些 聚合物的混合物(组合物),并且满足下述要件 ,密度(d)在890 980kg/m3范围内;在135°C、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h])在0.5 10dl/g范围内; [3〗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 ) 在2.0 50范围内;在交叉分级色谱(CFC)的溶出温度-溶出成分量曲线中,将全部溶出 成分量记为100质量%时,溶出累积量成为1质量%时的温度与累积量成为40 质量%时的温度之差在12。C以下;癸烷可溶部量在0.5质量%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乙烯.a-烯烃共聚物(E),通常含有由上述a-烯烃衍生的结构单 元10mol。/。以下的量,优选含有0.2 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或薄板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同时满足下述要件[1]~[5], [1]密度(d)在890~980kg/m↑[3]的范围内; [2]在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在0.5~10dl/g的范围内; [3]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在2.0~50的范围内; [4]在交叉分级色谱(CFC)的溶出温度-溶出成分量曲线中,将全部溶出成分量记为100质量%时,溶出累积量成为1质量%时的温度与累积量成为40质量%时的温度之差在12℃以下; [5]癸烷可溶部量在0.5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崎力明石崇弘松原真也冈本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