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42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具备:多个扇形模具(51),用于成型出轮胎的胎面部;以及多个模具销(60),设于扇形模具,用于在胎面部形成打入孔。打入孔形成为具有:第一孔部,具有第一内径,供防滑钉的主体部配置;以及第二孔部,具有比第一内径大的第二内径,供防滑钉的底部凸缘部配置。模具销具有:躯干部,具有第一外径,用于形成第一孔部;以及顶端部,具有比第一外径大的第二外径,用于形成第二孔部。设于扇形模具的端区域的端模具销(60A)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比设于扇形模具的中间区域的中间模具销(60B)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大。

Mold for tire forming and pneumatic tire

The die for forming the tire has a plurality of sector molds (51) for forming the tread of a tire; and a plurality of die pins (60) disposed on a fan-shaped mold for forming an opening in the tread. The drive hole is formed with: the first bore portion having a first inner diameter configured for the main portion of the antiskid nail; and the second bore portion having a second inner diameter larger than the first inner diameter for providing the bottom flange portion of the skid pin. The die pin has: a body cadre having a first outer diameter for forming a first bore portion; and a top portion having a second outer diameter larger than the first outer diameter for forming a second hole portion. The first outer diameter of the trunk boss of the end die pin (60A) located at the end region of the fan die is larger than the first outer diameter of the middle die of the intermediate die pin (60B) located in the middle zone of the fan-shaped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作为冬用轮胎,已知具有防滑钉的防滑轮胎。防滑钉被打入设于轮胎的胎面部的打入孔。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防滑轮胎是经过如下工序制造的:将生胎放入具有包含模具销的突起部的模具并硫化的工序、从硫化的轮胎取下模具的工序、以及向通过突起部而形成于轮胎的打入孔打入防滑钉的工序。模具具有:成型出轮胎的胎面部的多个扇形模具、以及用于成型出轮胎的侧壁部的侧壁模具。用于形成打入孔的突起部设于扇形模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13345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硫化后,可能会因为从打入孔拔出突起部而在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当产生裂纹时,由打入孔产生的防滑钉的保持力降低或破坏轮胎的外观,防滑轮胎的性能可能会降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打入孔的形成中抑制裂纹产生的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成型出具有供防滑钉打入的打入孔的轮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具备:多个扇形模具,配置于轮胎周向,用于成型出所述轮胎的胎面部;以及多个模具销,设为从与所述胎面部对置的所述扇形模具的内表面向轮胎径向的内侧突出,用于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所述打入孔,所述打入孔形成为具有:第一孔部,具有第一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主体部配置;以及第二孔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大的第二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底部凸缘部配置,所述模具销具有:躯干部,具有第一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孔部;以及顶端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外径大的第二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孔部,在多个所述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端区域的端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比设于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与另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之间的所述扇形模具的中间区域的中间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端模具销的第一外径比中间模具销的第一外径大,因此即使为了从轮胎取下扇形模具而向轮胎径向的外侧移动该扇形模具,并从形成于轮胎的打入孔拔出端模具销,也会抑制由拔出端模具销所引起的裂纹的产生。在向轮胎径向的外侧移动扇形模具时,扇形模具的移动轴与中间模具销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较小。另一方面,扇形模具的移动轴与端模具销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较大。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较小是指包括: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较大,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较大是指包括: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较小。端模具销具有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较大的中心轴当此端模具销的第一外径与第二外径的差较大时,在从打入孔拔出端模具销时,作用于打入孔周围的橡胶的应力变大。其结果是,在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变大。通过增大端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缩小端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端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即使从打入孔将具有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较大的中心轴的端模具销拔出,也会抑制作用于打入孔周围的橡胶的应力。因此,会抑制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的裂纹的产生。中间模具销的第一外径较小,中间模具销的第一外径与第二外径的差较大,但是中间模具销的中心轴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较小。因此,会抑制在从打入孔拔出中间模具销时作用于打入孔周围的橡胶的应力。因此,会抑制由中间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的裂纹的产生。由于会抑制裂纹的产生,因此会抑制由裂纹引起的由打入孔产生的防滑钉的保持力降低,以及破坏轮胎的外观。因此,会抑制防滑轮胎的性能的降低。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具有第一外径的躯干部和第二外径的顶端部的模具销,在与此模具销的中心轴正交的面内为圆形。因此,在将模具销装配于扇形模具的作业中,无需过分注意以中心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模具销的朝向也能完成,因此会抑制作业变得复杂。此外,也会抑制裂纹的产生情况因模具销的朝向而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第一外径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第一外径的差也可以在0.1mm以上且1.0mm以下。由此,会抑制裂纹的产生,维持防滑轮胎的性能。当差比0.1mm小时,可能会无法充分地抑制在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当差比1.0mm大时,通过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产生的防滑钉的保持力可能会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顶端部的第二外径,也可以比所述中间模具销的所述顶端部的第二外径小。由此,会有效地抑制裂纹的产生,维持防滑轮胎的性能。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较大是指包括: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较小,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较小是指包括: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较大。通过缩小端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缩小端模具销的躯干部的第一外径与端模具销的顶端部的第二外径的差,即使从打入孔将具有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大的中心轴的端模具销拔出,也会抑制作用于打入孔周围的橡胶的应力。因此,会抑制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的裂纹的产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第二外径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第二外径的差也可以在0.2mm以上且1.5mm以下。由此,会抑制裂纹的产生,维持防滑轮胎的性能。当差比0.2mm小时,可能会无法充分地抑制在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当差比1.5mm大时,通过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产生的防滑钉的保持力可能会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的长度也可以比所述中间模具销的长度短。由此,会有效地抑制裂纹的产生。通过缩短端模具销的长度,即使从打入孔将具有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较大的中心轴的端模具销拔出,也会抑制作用于打入孔周围的橡胶的应力。因此,会抑制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的裂纹的产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的长度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长度的差也可以在0.1mm以上且1.0mm以下。由此,会抑制裂纹的产生,维持防滑轮胎的性能。当差比0.1mm小时,可能会无法充分地抑制在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当差比1.0mm大时,通过由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产生的防滑钉的保持力可能会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端模具销也可以是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多个所述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所述扇形模具的端部的模具销。由此,会抑制在由具有与扇形模具的移动轴所成的角度最大的中心轴的端模具销形成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胎面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所述轮胎的赤道线的一方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方侧的第二区域,所述模具销包含:多个模具销,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以及多个模具销,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所述端模具销也可以是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的多个模具销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的多个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所述扇形模具的端部的模具销。由此,会抑制在形成于第一区域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以及在形成于第二区域的打入孔周围产生裂纹。因此,会抑制防滑钉分别在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中脱落,抑制防滑轮胎的行驶性能的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所述中间模具销为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多个所述模具销中除了所述端模具销以外的模具销,多个所述中间模具销的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外径以及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成型出具有供防滑钉打入的打入孔的轮胎,其中,具备:多个扇形模具,配置于轮胎周向,用于成型出所述轮胎的胎面部;以及多个模具销,设为从与所述胎面部对置的所述扇形模具的内表面向轮胎径向的内侧突出,用于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所述打入孔,所述打入孔形成为具有:第一孔部,具有第一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主体部配置;以及第二孔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大的第二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底部凸缘部配置,所述模具销具有:躯干部,具有第一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孔部;以及顶端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外径大的第二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孔部,在多个所述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端区域的端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比设于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与另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之间的所述扇形模具的中间区域的中间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4 JP 2015-0199941.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成型出具有供防滑钉打入的打入孔的轮胎,其中,具备:多个扇形模具,配置于轮胎周向,用于成型出所述轮胎的胎面部;以及多个模具销,设为从与所述胎面部对置的所述扇形模具的内表面向轮胎径向的内侧突出,用于在所述胎面部形成所述打入孔,所述打入孔形成为具有:第一孔部,具有第一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主体部配置;以及第二孔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内径大的第二内径,供所述防滑钉的底部凸缘部配置,所述模具销具有:躯干部,具有第一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孔部;以及顶端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外径大的第二外径,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孔部,在多个所述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端区域的端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比设于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与另一方的所述端区域之间的所述扇形模具的中间区域的中间模具销的所述躯干部的第一外径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第一外径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第一外径的差在0.1mm以上且1.0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顶端部的第二外径比所述中间模具销的所述顶端部的第二外径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的所述第二外径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第二外径的差在0.2mm以上且1.5m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的长度比所述中间模具销的长度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的长度与所述中间模具销的长度的差在0.1mm以上且1.0m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端模具销为设于所述扇形模具的多个所述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所述扇形模具的端部的模具销。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胎面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所述轮胎的赤道线的一方侧的第一区域和另一方侧的第二区域,所述模具销包含:多个模具销,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以及多个模具销,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所述端模具销为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的多个模具销、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形成所述打入孔的多个模具销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所述扇形模具的端部的模具销。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其中,所述中间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