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混合物(P),其包含:A)具有至少一个通式(1)-A-(CH↓[2])↓[m]-SiR↑[1]↓[a](OR↑[2])↓[3-a]的端基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A),其中A代表选自-O-、-S-、-(R↑[3])N-、-O-CO-N(R↑[3])-、-N(R↑[3])-CO-O-、-N(R↑[3])-CO-NH-、-NH-CO-N(R↑[3])-、-N(R↑[3])-CO-N(R↑[3])-的二价连接基团,R↑[1]代表任选被卤素取代的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烯基或芳基,R↑[2]代表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共计2至10个碳原子的ω-氧杂烷基-烷基,R↑[3]代表氢、任选被卤素取代的环状、直链或分支的C↓[1]-C↓[18]烷基或烯基或C↓[6]-C↓[18]芳基,a为0至2的整数,及m为1至6的整数,B)BET表面积至少为50m↑[2]/g的火成或沉积二氧化硅,及C)具有最多0.05重量%的氨基化合物的催化剂,不包含其他填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垸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和具有大BET表面积的二 氧化硅的透明聚合物混合物,以及不含胺官能团的催化剂系统。
技术介绍
具有反应性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合物系统早已是已知的。在存在空 气湿度的情况下,该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即使在室温下也会彼此縮 合而消去烷氧基。取决于垸氧基硅垸基的含量及其结构,在此主要形成 长链聚合物(热塑性塑料)、相对大孔的三维网络(弹性体)或高度交联 的系统(热固性塑料)。其可以是具有有机主链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例如聚氨酯、 聚酯、聚醚等,特别是在EP-A-269 819、 EP-A-931 800、 WO 00/37533、 US 3,971,751和DE 198 49 817中所述,以及主链完全或至少部分地由有 机硅氧烷构成的聚合物,特别是在WO 96/34030和US 5,254,657中所述。根据用于构成此类硅烷封端的聚合物系统的无数可能性,几乎可以 任意地调节未交联的聚合物或含有聚合物的混合物的特性(粘度、熔点、 溶解性等)以及完全交联的组合物的特性(硬度、弹性、抗拉强度、断 裂伸长率、耐热性等)。因此,使用此类硅垸封端的聚合物系统的可能性 相应地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们例如可用于制备弹性体、密封材料、 粘合剂、弹性粘合系统、硬的和软的泡沫、各种不同的涂料系统,或者 用于成型模组合物。这些产品可以任何形式使用,例如涂抹、喷射、浇 注、压制、刮涂等,取决于配制品的组成。在粘合剂和密封材料领域中的特别有趣的应用是在硬化后保持透明 的配制品。这些粘合剂和密封材料的应用体现在应当看不见粘合缝或者待粘合组件的上色不允许适当地选择上色的、填充的粘合剂的情形。透 明组合物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们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在上色组合物的情况 下,总是必须提供丰富的色彩,以涵盖各种不同的应用。例如在玻璃柜 领域对粘合剂提出特别高的光学要求。透明组合物还应保持透明。目前,在储存和光作用下,大量产品显 示出明显的后期变黄现象,特别是在UV下。其原因主要是配制品中的 胺化合物。在甲硅烷基化的聚合物的典型配制品的情况下,通常以氨基硅垸的形式添加胺。它们用作粘合促进剂以及用于硬化的助催化剂。EP 10 41 119A描述了该组合物的实例。在填充有白垩的组合物中,变黄现象通常可以由配方补偿或者本身 并不引人注意。在透明的组合物中,几乎无法掩盖变黄现象。添加常为 淡蓝色的染料常用于叠加变黄现象。然而,这只有在有限的情况下是有 效的,因为在更严重变黄的情况下产生"淡绿色",这甚至会变为棕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混合物(P),其包含A)具有至少一个通式(1)的端基的垸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1 ),其中,A代表选自—O-、 —S-、 —(R3)N—、 —O-CO—N(R3)—、 —N(R3)—CO—O-、 一N(R3)-CO—NH—、 —NH—C0-N(R3)—、 —N(R3)—CO—N(R3)—的二价连接 基团,R'代表任选被卤素取代的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环垸基、烯基或 芳基,W代表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垸基或具有共计2至10个碳原子的。-氧 杂烷基—烷基,W代表氢、任选被卤素取代的环状、直链或分支的C,-C,8烷基或烯基或 C6-C,8芳基,a为0至2的整数,及 m为1至6的整数,B) BET表面积至少为50mVg的火成或沉积二氧化硅,及C) 具有最多0.05重量%的氨基化合物的催化剂, 不包含其他填料。该聚合物混合物(P)是透明的。已发现在透明的聚合物混合物(P) 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硅,并产生非常高的透明度的系统。与此 相反,在其他聚合物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更特别的及特别涂布的通常具 有至少300 m2/g的更高BET表面积的二氧化硅。此外,该聚合物混合物(P)在保存和光作用下不发生变黄现象。因为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A)尤其是在m代表数值1时具有 非常高的反应性,所以可以不使用胺或氨基硅垸作为助催化剂。该聚合物混合物(P)可以单组份或双组份配制。在双组份聚合物混 合物(P)中,将聚合物(A)与二氧化硅(B)混合作为基本组份,而 优选将催化剂(C)在硬化剂组份中配制。特别优选为单组份硬化的聚合 物混合物。该聚合物混合物(P)中的催化剂优选包含最多0.01重量%的氨基 化合物,尤其是不包含氨基化合物。在此,包括伯胺、仲胺或叔胺作为 氨基化合物,其可以对聚合物(A)的硬化具有催化作用或者作为助催 化剂添加。这通常是强碱性化合物,如三乙胺、三丁胺、环己胺、1,4-二氮杂二环辛垸、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或氨基硅 垸,如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N-氨基乙基氨 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可用的垸氧基硅垸封端的聚合物(A)的主链可以是分支或非分支 的。平均链长度可以根据未交联的混合物以及已硬化的组合物的各种期望的特性任意调整。它们可由不同的结构单元构成。其通常是聚硅氧烷、 聚硅氧烷脲/氨基甲酸酯共聚物、聚氨酯、聚脲、聚醚、聚酯、聚丙烯酸 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乙烯基酯或聚 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丁二烯、乙烯-烯烃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 物。当然也可使用由具有不同主链的聚合物组成的任意混合物或结合物。为了制备具有通式(1)的硅垸端基的聚合物(A),已知许多可能性,尤其是包括*具有通式(1)的基团的不饱和单体参与的共聚合作用。此类单体的 实例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 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硅 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垸或对应的乙氧基甲硅 垸基化合物。*具有通式(1)的基团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加成至热塑性塑料,如聚乙 烯。此类单体的实例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 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垸、(甲基)丙烯酰氧基甲 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对应 的乙氧基甲硅烷基化合物。*通常在铂催化作用下H-硅烷,如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 硅烷、三甲氧基甲基硅烷或三乙氧基硅垸对位于末端或链上的不饱 和双键的氢化硅垸化作用。*预聚物(Al)与一种或更多种通式(2)的有机硅烷(A2)的反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 2 ),其中,R1、 R2、 R3、 m和a具有上述含义, B代表氧、氮或硫原子,及CHB-代表对预聚物(Al)的适合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在此,若预聚物(Al)本身由多个结构单元(All、 A12…)组成, 则并非绝对必需首先由这些结构单元(All、 A12…)制备预聚物(Al) 并随后与硅垸(A2)反应生成最终聚合物(A)。在此还可将反应步骤逆 转,其中首先使一个或更多个结构单元(All、 A12…)与硅烷(A2)反 应,随后在此获得的化合物才与剩余的结构单元(All、 A12…)反应生 成最终聚合物(A)。由结构单元All、 A12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合物混合物(P),其包含: A)具有至少一个通式(1)的端基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合物(A) -A-(CH↓[2])↓[m]-SiR↑[1]↓[a](OR↑[2])↓[3-a] (1), 其中, A代表选自-O-、 -S-、-(R↑[3])N-、-O-CO-N(R↑[3])-、-N(R↑[3])-CO-O-、-N(R↑[3])-CO-NH-、-NH-CO-N(R↑[3])-、-N(R↑[3])-CO-N(R↑[3])-的二价连接基团, R↑[1] 代表任选被卤素取代的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烯基或芳基, R↑[2]代表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共计2至10个碳原子的ω-氧杂烷基-烷基, R↑[3]代表氢、任选被卤素取代的环状、直链或分支的C↓[1]-C↓[ 18]烷基或烯基或C↓[6]-C↓[18]芳基, a为0至2的整数,及 m为1至6的整数, B)BET表面积至少为50m↑[2]/g的火成或沉积二氧化硅,及 C)具有最多0.05重量%的氨基化合物的催化剂, 不 包含其他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申德勒,E施维巴赫尔,
申请(专利权)人: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