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68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包括由壳体发声端和蜂鸣器壳体盖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壳体,壳体发生端内设置有发声元件,蜂鸣器壳体盖内设置有电池,蜂鸣器壳体盖和壳体发声端侧面对称为两个加工平面,一侧加工平面上安装有磁铁底座,壳体发声端上开设有出声口,蜂鸣器壳体盖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控制开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标定用蜂鸣器频率较低、声音强度弱、车辆运动时蜂鸣器的难以安装固定的问题。

A beam forming phased array calibration buzz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amforming phased array calibration with a buzzer, buzzer sound terminal comprises a shell and the shell cover are connected by bolts as one of the housing housing en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ound element, the buzzer cas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a buzzer sound shell cover and the shell side face called two processing plane. A magnet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plane processing base, shell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coustic sound, the buzzer cas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frequency of the buzzer used in the prior art is lower, the sound intensity is weak, and the buzzer is difficult to fix and fix when the vehicle is mo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
本技术涉及蜂鸣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
技术介绍
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技术主要适用于中、高频远场噪声源定位。目前已广泛用于汽车、列车、航空航天等的噪声源识别和故障诊断。用波束形成相控阵列进行噪声源识别时,由于阵列摆放的角度误差、阵列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误差以及被测对象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效应都会影响噪声源识别结果,因此必须对阵列进行标定。即需要得到已知声源位置和噪声源定位结果的位置误差作为试验结果修正输入。经调查,只有丹麦B&K公司有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声源,该标定声源为一边长约7cm正方形结构蜂鸣器,发出频率为1kHz的纯音,使用方式为手持。由于其频率较低、声音强度较弱,适合在距离较近(1-2m)时进行标定。在汽车的通过噪声和风洞风噪声源车外定位试验中,由于车辆或空气的高速运动,阵列距离车辆的距离通常要大于5m。由于阵列的分辨率随声源波长成正比,在这样的距离下,1kHz的蜂鸣器声源分辨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当进行多普勒噪声源漂移试验时,该蜂鸣器也无法很好的固定在车辆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标定用蜂鸣器频率较低、声音强度弱、车辆运动时蜂鸣器的难以安装固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包括由壳体发声端和蜂鸣器壳体盖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壳体,壳体发声端内设置有发声元件,蜂鸣器壳体盖内设置有电池,蜂鸣器壳体盖和壳体发声端侧面对称为两个加工平面,一侧加工平面上安装有磁铁底座,壳体发声端上开设有出声口,蜂鸣器壳体盖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发声元件由无源蜂鸣器与多谐振荡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出声口的直径为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蜂鸣器侧面有磁铁底座,且能发出3kHz左右的高频声源,适用于安装在运动车辆上,保证安装时与被测对象接触平稳牢固,在较远的测量距离完成波束形成相控阵列的标定。蜂鸣器内凹的控制开关,防止在储存和外出试验过程中误开造成电量损失。蜂鸣器的出声口的位置设置,使该蜂鸣器更接近点声源。本技术蜂鸣器将无源蜂鸣器、多谐振荡电路、电池等通过蜂鸣器壳体组合,该蜂鸣器发声频率,在3kHz左右,在同样条件下,相比1kHz蜂鸣器,分辨率提高3倍。出声口直径为3mm,更接近点声源,距离声源5m处,声压级达到74dB,超过普通声学环境中3kHz成分40dB。满足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在测量距离5m时的分辨率和音量要求。该蜂鸣器可在几秒钟内牢固吸附安装在车辆上,适用于车辆速度(风洞中风速)不大于200km/h的试验工况。该蜂鸣器续航时间可达16小时,重量轻、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侧装配示意图。其中:1、壳体发声端2、发声元件3、电池4、壳体盖5、内六角螺栓6、控制开关7、磁铁底座8、磁铁底座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包括由壳体发声端1和壳体盖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壳体,壳体发声端1内设置有发声元件2,壳体盖4内设置有电池3,壳体盖4和壳体发声端1侧面对称为两个加工平面,一侧加工平面上安装有磁铁底座7,壳体发声端1上开设有出声口9,壳体盖4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控制开关6。所述的发声元件2由无源蜂鸣器与多谐振荡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出声口9的直径为3mm。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安装过程如下:将发声元件2和电池3置于壳体发声端1内,使用磁铁底座固定螺栓8将磁铁底座安装于壳体盖4上,将控制开关6安装于壳体盖4上,使用内六角螺栓将蜂鸣器壳体发声端1和蜂鸣器壳体盖4安装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壳体发声端(1)和壳体盖(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壳体,壳体发声端(1)内设置有发声元件(2),壳体盖(4)内设置有电池(3),壳体盖(4)和壳体发声端(1)侧面对称为两个加工平面,一侧加工平面上安装有磁铁底座(7),壳体发声端(1)上开设有出声口(9),壳体盖(4)上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控制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形成相控阵列标定用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壳体发声端(1)和壳体盖(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的壳体,壳体发声端(1)内设置有发声元件(2),壳体盖(4)内设置有电池(3),壳体盖(4)和壳体发声端(1)侧面对称为两个加工平面,一侧加工平面上安装有磁铁底座(7),壳体发声端(1)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志程海龙张智张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