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54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循环冷却设备。包含热管换热与压缩机制冷:压缩机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冷凝器的输出端与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电磁阀、膨胀阀各器件逐级相连,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氟路输入端相连,板式换热器的氟路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水箱的输出端与水泵输入端相连,水泵的输出端与的液路输入口相连,板换输出端与负载发热体的输入端相连,负载发热体的输出端与水箱相连,形成冷液设备的液路循环,水箱内设有热管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低温下通过热管换热为热负载提供冷量,而无需制冷,即节能又可靠。且通过控制换热风机运转速度控制设备低温下的输出冷量,保证温度过低时较为恒温供液状态。

Energy saving type water circulation cool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water circulation cooling equipment. Contains th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and compressor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and condenser: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denser and the accumulator, dry filter, liquid mirror, solenoid valve, expansion valve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step by step, the output end of the expansion valve and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fluorine fluorine Road, the output end plate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output end of the pump, and the liquid input port is connected in the output and input load of the heating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body of the load and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tank, the formation of cold liquid equipment liquid circulation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t low temperature by the heat pipe to provide cooling for heat load heat, without refrigeration, energy saving and reliable. B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hot air blower, the output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equipment under low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and the liquid supply state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is guaranteed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too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水循环冷却设备已经普遍用于多为余热较为集中的设备的冷却,其功能是制取冷却液,为发热负载设备降温。环境温度较低时仍然需要制冷,为了节能及环保低温下采用此种降温模式,有采用风冷盘管的降温方式,但部分负载设备对管道介质电离子浓度要求较高(如激光、雷达等设备),对盘管材质要求,且为了节约空间布局,采用热管换热的节能模式,本技术在低温下通过热管换热,为热负载提供冷量,低温无需制冷,即节能又保证了液冷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该设备在低温环境下不采用压缩制冷方式降温,通过热管换热降温,利用其热传导原理与空气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水箱溶液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外空气中,降低介质温度,热管采用不锈钢材质,保证溶液洁净度。一端入水箱,另一端暴露于外循环空气管道。保证水箱温度恒定于某一温度以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输出端的分别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冷凝器的输出端与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视液镜、电磁阀、膨胀阀各器件逐级相连,膨胀阀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氟路输入端相连,板式换热器的氟路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联合组成传统的压缩冷凝换热系统,蒸发器的水侧水箱的输出端与水泵输入端相连,水泵的输出端与的液路输入口相连,板换输出端与负载发热体的输入端相连,负载发热体的输出端与水箱相连,形成冷液设备的液路循环,水箱内设有热管换热器,用于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水箱内的溶液温度,由于负载对象多为余热较为集中的设备,外环境温度传感器感受的环境温度低于供液设定温度达到一定范围,且系统仍然需要制冷时,为了节能及环保此时可采用热管降温模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在低温下通过热管换热为热负载提供冷量,而无需制冷,即节能又可靠。且通过控制换热风机运转速度控制设备低温下的输出冷量,保证温度过低时较为恒温供液状态。为保证水质要求,所述的热管换热器为不锈钢材质的热管,一端入水箱,另一端暴露于外循环空气管道。一端通过下端与水箱溶液的热量交换,另一端利用换热风机强迫对流,与空气快速热传递,最终将溶液内热量迅速传递到外空气中,保证水箱温度恒定于某一温度以下。换热风机为风量可变风机。通过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即时感知水箱中的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将水箱温度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器PID控制风机转速来控制热管的换热量,保证环境温度过低情况下较为恒温的供液状态。在板式换热器的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如水箱温度值高于设备所需的设定温度值,板式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传感器将水温实时反馈至控制器,此时可启动压缩制冷。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在低温下通过热管换热为热负载提供冷量,而无需制冷,即节能又可靠。且通过控制换热风机运转速度控制设备低温下的输出冷量,保证温度过低时较为恒温供液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低压开关、3高低压表、4冷凝风机、5冷凝器、6储液器、7干燥过滤器、8电磁阀、9视液镜、10膨胀阀、11板式换热器、12出液温度传感器、13截止阀、14流量计、15溶液箱、16换热风机、17热管、18液位开关、19水箱温度传感器、20水泵、21外环境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水循环冷却设备,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输出端的分别与冷凝器(5)的输入端相连,冷凝器(5)的输出端与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磁阀(8)、视液镜(9)、膨胀阀(10)各输入端逐级相连,膨胀阀(10)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输入端相连,板式换热器(11)氟路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相连,组成传统的压缩冷凝换热氟路系统,水箱(15)的输出端与水泵(19)输入端相连,水泵(20)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液路输入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1)的输出端与负载发热体的输入端相连,负载发热体的输出端与水箱(15)相连,形成冷液设备的水路循环。高温环境下设备在工作制冷时,首先设定一个温度值,如水箱温度值高于设备所需的设定温度值,板式换热器(11)的出口温度传感器(12)将水温实时反馈至控制器,此时可启动压缩制冷。水箱(15)内设有热管换热器(17),用于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水箱内的溶液温度,由于负载对象多为余热较为集中的设备,环境温度较低时仍然需要制冷,为了节能及环保低温下采用此种降温模式。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深秋、冬季及初春季节环境温度较低,如设备供液设置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5℃左右,如水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即可开启热管换热模式,此时不制冷,而是开启换热风机,热管下端制冷剂汽化通过管壁吸取水箱溶液的热量,制冷剂汽化后运动到顶端,通过管壁接触到换热风机强迫对流的冷空气,向冷空气传输热量后凝结为液态,回流至热管底端,按此反复循环以达到降低水箱温度的目的。上述的换热风机为风量可变风机。通过控制换热风机运转速度控制设备低温下的输出冷量,保证环境温度过低情况下较为恒温的供液状态。水箱温度传感器(19)将将水箱温度实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水箱温度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采用PID控制模式调节风机速度以确保水箱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环境温度过低时水箱的温度不下降过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与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冷凝换热系统及冷液设备,压缩冷凝换热系统与冷液设备共同穿过板式换热器(11)设置,压缩冷凝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5)、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磁阀(8)、视液镜(9)及膨胀阀(10),所述的压缩机(1)输出端的分别与冷凝器(5)的输入端相连,冷凝器(5)的输出端与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磁阀(8)、视液镜(9)、膨胀阀(10)各输入端逐级相连,膨胀阀(10)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输入端相连,板式换热器(11)氟路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相连;冷液设备包括水箱(15)、水泵(20)、负载发热体,水箱(15)的输出端与水泵(20)输入端相连,水泵(20)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的液路输入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1)的输出端与负载发热体的输入端相连,负载发热体的输出端与水箱(15)相连,在水箱(15)内设有热管换热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水循环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冷凝换热系统及冷液设备,压缩冷凝换热系统与冷液设备共同穿过板式换热器(11)设置,压缩冷凝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5)、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磁阀(8)、视液镜(9)及膨胀阀(10),所述的压缩机(1)输出端的分别与冷凝器(5)的输入端相连,冷凝器(5)的输出端与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电磁阀(8)、视液镜(9)、膨胀阀(10)各输入端逐级相连,膨胀阀(10)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11)输入端相连,板式换热器(11)氟路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相连;冷液设备包括水箱(15)、水泵(20)、负载发热体,水箱(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丰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