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03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包括圆柱形的轮体,所述轮体末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圆环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沿轮体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柱塞侧壁的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包括第一磨削面、第二平整面和第三平整面,所述第一磨削面、第二平整面和第三平整面的半径依次减少,所述加工面表面设置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磨削层,所述轮体的中央沿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面的金刚石颗粒便会不断磨削工件表面,从而将工件塑造成与加工面相同的形状,借助加工面的一体性来迅速成型柱塞外壁,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Diamond roller for trimming plu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amond roller dressing for plunger, including wheel cylinder, the whe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end extending outward circular block, the block is fixed along the wheel with the processing surfac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plunger set length direction, the process includes the first grinding surface, second flat surface and third flat the entire surface, the first grinding surface, second flat surface and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ree radii are reduced,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layer composed of diamond particles, the wheel bod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shaft hole is arranged. The diamond particles in the surf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will continue grinding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thus the workpiece shape and machining surface with the same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pid prototyping processing to achie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lunger outer wall,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滚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安装在磨床的修整装置上,金刚石滚轮修整普通陶瓷砂轮或CBN砂轮,砂轮成型后再磨削零件,从而将金刚石滚轮的外形轮廓及精度、尺寸通过砂轮复制到被加工的零件表面。其特点是机床操作简单,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加工的产品精度一致性好,质量稳定,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容易实现磨削加工自动化。申请号为“201120400810.8”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磨柱塞扁位两平面的立方氮化硼双端面,包括铝基体和磨块层相互粘接构成,磨块层由立方氮化硼、陶瓷结合剂、白刚玉或碳化硅等材料组成,所述磨块层为单环或双环立方氮化硼磨块层,种砂轮具有磨削效率高、耐磨性好等优点。在修整柱塞不规则的侧壁时,需要保证柱塞侧壁的光滑性,避免不同平面之间的连接处存在粗糙面,对柱塞侧壁进行精加工时,便会容易影响柱塞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包括圆柱形的轮体,所述轮体末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圆环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沿轮体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柱塞侧壁的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包括第一磨削面、第二平整面和第三平整面,所述第一磨削面、第二平整面和第三平整面的半径依次减少,所述加工面表面设置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磨削层,所述轮体的中央沿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孔套设在驱动金刚石滚轮转动的传动机构上,并借助固定块来夹紧金刚石滚轮,同时借助传动机构带动金刚石滚轮转动,控制金刚石滚轮不断靠近工件,从而使得加工面与工件接触,此时高速运动中的磨削层便会不断撞击工件,此时金刚石颗粒便会不断磨削工件表面,从而将工件塑造成与加工面相同的形状,借助加工面的一体性来迅速成型柱塞外壁,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磨削面与第二平整面之间的夹角为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柱塞顶端形成10°的倾角,从而使柱塞表面形成较缓的坡面,从而避免柱塞表面存在尖锐的端角,从而避免柱塞与其他物体碰撞会导致磕伤的问题,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平整面末端形成向第三平整面倾斜10°的第二磨削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磨削面,使得第二平整面与第三平整面之间平缓过渡,避免第二平整面末端存在尖锐端角,取得了进一步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两端面边缘设置有45°的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45°的倾角,使得轴孔内侧壁不存在尖锐端角,同时也能增大轴孔的表面积,增强轴孔与传动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作为优选,所述轴孔半径为30mm,所述轮体外侧壁的半径为54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轮体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来对磨削层产生支撑作用,同时又能够合理减少轮体体积,从而达到减小金刚石滚轮体积的目的,取得了方便携带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磨削面长度为1.6mm,所述第二平整面长度为6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柱塞侧壁形成均匀合理的长度,促使柱塞重心位于中央,增强柱塞工作时的稳定性,取得了进一步加强柱塞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的内侧壁开设有指向加工面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底端沿加工面端面的形状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底部设置有贴合加工面并可以透气的透气层,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用于帮助加工面散热的冷却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面与工件剧烈摩擦时,加工面产生的热量会通过能够透气的透气层进入到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内,传热性较好的冷却液会迅速将加工面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冷却管内,冷却管内的热量便会迅速传递到接触的机构内,取得了较好的散热性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表面的金刚石颗粒便会不断磨削工件表面,从而将工件塑造成与加工面相同的形状,借助加工面的一体性来迅速成型柱塞外壁,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1中用于表现金刚石滚轮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用于表现加工面具体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1中用于表现柱塞外侧形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2中用于表现轮体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轮体;2、轴孔;11、固定块;3、加工面;31、第一磨削面;32、第二平整面;33、第三平整面;34、磨削层;35、第二磨削面;21、倒角;4、冷却管;41、冷却腔;42、冷却液;43、透气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包括圆柱形的轮体1,轮体1的材料采用可塑性较高的镍金属制成,轮体1末端沿自身的直径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圆环形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前端沿轮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柱塞侧壁的圆筒形的加工面3,加工面3包括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的半径依次减少,加工面3表面设置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磨削层34,磨削层34通过烧结法固定在加工面3表面,金刚石颗粒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轮体1的中央沿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用于配合传动机构的轴孔2,将轴孔2套设在驱动金刚石滚轮转动的传动机构上,并借助固定块11来夹紧金刚石滚轮,同时借助传动机构带动金刚石滚轮转动,控制金刚石滚轮不断靠近工件,从而使得加工面3与工件接触,此时高速运动中的磨削层34便会不断撞击工件,此时金刚石颗粒便会不断磨削工件表面,从而将工件塑造成与加工面3相同的形状,借助加工面3的一体性来迅速成型柱塞外壁。第一磨削面31与第二平整面32之间的夹角为10°,使得柱塞顶端形成10°的倾角,从而使柱塞表面形成较缓的坡面;第二平整面32末端形成向第三平整面33倾斜10°的第二磨削面35,借助第二磨削面35,使得第二平整面32与第三平整面33之间平缓过渡。从而避免柱塞表面存在尖锐的端角,从而避免柱塞与其他物体碰撞会导致磕伤的问题。同时借助第一磨削面31和第二磨削面35将如图3所示的工件表面的阶梯型侧壁之间的端面磨削为平缓面,对工件进行精加工时,避免工件与加工设备之间剧烈摩擦,达到了保护工件的目的。轴孔2两端面的边缘设置有45°的倒角21,借助45°的倾角,使得轴孔2内侧壁不存在尖锐端角,同时也能增大轴孔2的表面积,增强轴孔2与传动机构之间的摩擦力。轴孔2半径为30mm,轮体1外侧壁的半径为54mm,使得轮体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来对磨削层34产生支撑作用,同时又能够合理减少轮体1体积,从而达到减小金刚石滚轮体1积的目的。第一磨削面31长度为1.6mm,第二平整面32长度为6mm,使得柱塞侧壁形成均匀合理的长度,促使柱塞重心位于中央,增强柱塞工作时的稳定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轴孔2内侧壁开设有指向加工面3的环形的冷却管4,冷却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包括圆柱形的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末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圆环形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前端沿轮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柱塞侧壁的加工面(3),所述加工面(3)包括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所述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的半径依次减少,所述加工面(3)表面设置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磨削层(34),所述轮体(1)的中央沿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轴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包括圆柱形的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末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圆环形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前端沿轮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柱塞侧壁的加工面(3),所述加工面(3)包括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所述第一磨削面(31)、第二平整面(32)和第三平整面(33)的半径依次减少,所述加工面(3)表面设置有由金刚石颗粒构成的磨削层(34),所述轮体(1)的中央沿自身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轴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削面(31)与第二平整面(32)之间的夹角为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整柱塞的金刚石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整面(32)末端形成向第三平整面(33)倾斜10°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吴传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温特金刚石滚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