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84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包括:内镶贴片式滴头和滴灌带两部分;滴头每隔一定的间距热熔粘于滴管带内侧,滴头包括壳体、过滤窗、迷宫式流道、出水槽,在壳体上有能将壳体外侧和内侧连通的四个过滤窗,在壳体外侧有迷宫式流道和出水槽,出水槽在壳体外侧的中央,出水槽与滴灌带本体上的出水孔连通;左右是迷宫流道,迷宫流道一端与过滤窗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镶贴片式滴头有自过滤窗,堵塞性能好;采用迷宫式流道,具有一定的压力补偿。

Embedded drip irrigation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mbedded drip irrigation belt, including: embedded emitter and drip irrigation belt two part; dripper spacing intervals for hot melt adhesive with a dropper inside drip head comprises a shell, filter window, labyrinth channel, wat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housing can be four the filter window shell inside and outside connec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labyrinth channel and out of the tank, the tank outside the housing and a central hole, water drip irrigation belt on the body is connected; about the labyrinth, the labyrinth at one en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filtering window, a water tank connected. The built-in patch type drop head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elf filtering window, and the blocking performance is good; a labyrinth flow passage is adopt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ertain pressure compens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滴灌带无过滤窗,抗堵塞性能差,容易出现沙眼堵塞流道,滴灌带使用寿命短;还有滴灌带前后水流不均匀,滴水均匀度差,铺设长度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镶贴片式灌溉带,包括内镶贴片式滴头和滴灌带两部分;滴头每隔一定的间距热熔粘于滴灌带内侧,滴头包括壳体、过滤窗、迷宫式流道、出水槽,在壳体上有能将壳体外侧和内侧连通的四个过滤窗,在壳体外侧有迷宫式流道和出水槽,出水槽在壳体外侧的中央,出水槽与滴灌带本体上的出水孔连通;左右是迷宫流道,迷宫流道一端与过滤窗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槽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滴头有四个自过滤窗,堵塞性能好;采用对称式迷宫式流道,具有一定的压力补偿,铺设可达80m。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滴头壳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滴头壳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滴头、2.滴灌带、3.滴灌带上的出水口。图2中:102.过滤窗、1012.壳体内侧。图3中:1011.壳体外侧、1021.坐上角过滤窗、1022.右上角过滤窗、1023.右下角过滤窗、1024.左下角过滤窗、1031.左迷宫流道、1032.右迷宫流道、104.出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包括内镶贴片式滴头1和滴灌带2两部分;滴头1每隔一定的间距热熔粘于滴灌带2内侧,滴头包括壳体101,过滤窗102、迷宫式流道103、出水槽104;在壳体101上有能将壳体外侧1011和内侧1012连通的过滤窗102,在壳体外侧1011有迷宫式流道103和出水槽104,出水槽104在壳体外侧1011的中央,出水槽104与滴灌带2本体上的出水孔3连通;迷宫式流道103分为左迷宫流道1031和右迷宫流道1032,左迷宫流道1031一端与出水槽104连通,右迷宫流道1032与过滤窗102连通。所述,灌溉水从壳体内侧1012通过四边的过滤窗102进入壳体外侧1011,把沙子等颗粒物过滤掉,再通过过滤窗102到达右迷宫流道1032,水从右迷宫流道1032流道左迷宫流道1031,再从与左迷宫流道1031连通的出水槽104流出,最后从滴灌带上的出水口3灌溉到农作物上。通过左右迷宫流道增加了水在滴头附近的流动时间,可以减少远近滴头之间的压力差,使得滴灌带前后水流均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镶贴片式滴灌带

【技术保护点】
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镶贴片式滴头(1)和滴灌带(2)两部分;滴头(1)每隔一定的间距热熔粘于滴灌带(2)内侧,滴头包括壳体(101),过滤窗(102)、迷宫式流道(103)、出水槽(104);在壳体(101)上有能将壳体外侧(1011)和内侧(1012)连通的过滤窗(102),在壳体外侧(1011)有迷宫式流道(103)和出水槽(104),出水槽(104)在壳体外侧(1011)的中央,出水槽(104)与滴灌带(2)本体上的出水孔(3)连通;迷宫式流道(103)分为左迷宫流道(1031)和右迷宫流道(1032),左迷宫流道(1031)一端与出水槽(104)连通,右迷宫流道(1032)与过滤窗(10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镶贴片式滴头(1)和滴灌带(2)两部分;滴头(1)每隔一定的间距热熔粘于滴灌带(2)内侧,滴头包括壳体(101),过滤窗(102)、迷宫式流道(103)、出水槽(104);在壳体(101)上有能将壳体外侧(1011)和内侧(1012)连通的过滤窗(102),在壳体外侧(1011)有迷宫式流道(103)和出水槽(104),出水槽(104)在壳体外侧(1011)的中央,出水槽(104)与滴灌带(2)本体上的出水孔(3)连通;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明王学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嘉源易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