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82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变速箱悬置胶垫为碗状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骨架、橡胶垫以及内骨架;所述内骨架内纵向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顶部为其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垫的顶圈为其束紧环,所述压紧部的外端面始终与所述束紧环的内端面压紧,并将所述压紧部顶端受到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所述束紧环的侧向压紧力。本方案的悬置胶垫整体采用碗形设计,内部采用锥形的受力导向结构,可将变速箱向下的压紧力,通过锥形结构的压紧部转化为橡胶垫的横向受力,继而通过橡胶垫的反作用力给予变速箱特定方向的支撑,提高了变速箱悬置胶垫的缓冲效果。

Transmission suspension rubber pad and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earbox mounting pad and fixing structure of gearbox mounting pad is a bowl shaped structure, including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outer frame, rubber pad and inner frame; the inner longitudinal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top of the inner skeleton for the press department; conical structure for shaft diameter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op to bottom of the pressing part; the top circle of the rubber pad for the fastening ring, the outer end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part of the pressing and always i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fastening ring, and the top end of the pressing part under pressure into the lateral compressing force the fastening ring. The mounting pad adopts bowl shaped design, the internal use of force oriented structure tapered, can be pressed down by force transmission, pressing part conical structure into transverse force of the rubber pad, rubber pad by the counterforce of the gearbox to give specific support, improve the buffering effect the gearbox mount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安装辅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重型卡车大马力发动机一般配备较重的变速箱,变速箱自重使发动机缸体后端面存在着静态弯矩。当发动机缸体后端面静态弯矩超出发动机最大允许值时,发动机缸体存在着开裂风险,严重影响整车安全性。此时要在变速箱上增加变速箱悬置辅助支撑来减少发动机缸体后端面静态弯矩,同时保证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满足NVH要求。变速箱悬置胶垫是变速箱悬置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决定变速箱悬置系统的装配方便性、可靠性以及隔振性能等。现有变速箱悬置胶垫为圆柱状橡胶块,中间圆柱孔用来安装连接螺栓,其中,现有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安装在变速箱横梁和悬置支架间,用于缓冲二者之间的应力,现有的圆柱状橡胶块在受到变速箱横梁下压力压紧变形后,其形变不规则,对变速箱的支撑力方向不确定,导致其对变速箱的缓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以期解决现有的悬置胶垫被压紧时,形变不规则,对变速箱的支撑力方向不确定,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其为碗状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骨架、橡胶垫以及内骨架;所述内骨架内纵向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顶部为其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垫的顶圈为其束紧环,所述压紧部的外端面始终与所述束紧环的内端面压紧,并将所述压紧部顶端受到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所述束紧环的侧向压紧力。优选地,所述压紧部的顶端向上伸出所述橡胶垫。优选地,所述内骨架、橡胶垫和所述外骨架的中心线重合。优选地,所述束紧环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优选地,还包括周向凸设在所述内骨架外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内骨架的中部,所述橡胶垫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环相配的限位槽。优选地,所述外骨架包括支撑部和固定板,所述支撑部为碗形结构,所述固定板水平的外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顶端设有向内水平弯折的限位挡板,所述束紧环的底部外端环设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挡板卡接于所述限位缺口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悬置支架、固定于变速箱底端的固定梁以及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悬置支架和所述固定梁间的变速箱悬置胶垫,所述变速箱悬置胶垫采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结构,所述内骨架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梁接触,所述外骨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悬置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方案的悬置胶垫整体采用碗形设计,内部采用锥形的受力导向结构,可将变速箱向下的压紧力,通过锥形结构的压紧部转化为橡胶垫的横向受力,继而通过橡胶垫的反作用力给予变速箱特定方向的支撑,提高了变速箱悬置胶垫的缓冲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变速箱悬置胶垫的剖视图。图2为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外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变速箱悬置胶垫的装配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图中:1-外骨架11-支撑部111-限位挡板12-固定板2-橡胶垫21-束紧环22-限位缺口23-限位槽3-内骨架31-压紧部32-限位环4-悬置支架5-固定梁6-变速箱悬置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到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本方案中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外形为碗状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骨架1、橡胶垫2以及内骨架3。其中,内骨架3内纵向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时,采用螺栓配合螺母实现其与变速箱以及车身的连接。内骨架3的顶部为其压紧部31;压紧部31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橡胶垫2的顶圈为其束紧环21,压紧部31的外端面始终与束紧环21的内端面压紧,通过锥形结构,将压紧部31顶端受到变速箱竖向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束紧环21的侧向压紧力,进而通过橡胶垫21的形变对变速箱的下压力进行缓冲,实现了力的转化,在形变过程中,由于橡胶垫2为横向受力,横向变形,合理利用了横向空间,确保橡胶垫2的受力及形变,并且配合锥形结构的压紧部31给予变速箱特定方向的支撑力,提高了变速箱悬置胶垫的缓冲效果。变速箱悬置胶垫安装时,其顶部作为与变速箱底部相连的支撑端,直接承受变速箱的作用力,也就是说本方案中,压紧部31不但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将变速箱给予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橡胶垫2侧向力的作用,因此,压紧部31在设计时,应确保其顶端向上伸出橡胶垫,以确保变速箱悬置胶垫受压时,压紧部31直接承载变速箱的下压力,而橡胶垫2和外骨架1此时为被动的承载变速箱下压力,即通过压紧部31的锥形结构,将变速箱的竖向的力转化为对外骨架1和橡胶垫2的侧向力。另需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内骨架3、橡胶垫2和外骨架1的中心线重合,方便装配及制造,同时确保各自的受力效果。也即,本方案的悬置胶垫整体采用碗形设计,内部采用锥形的受力导向结构,可将变速箱向下的压紧力,通过锥形结构的压紧部转化为橡胶垫的横向受力,继而通过橡胶垫的反作用力给予变速箱特定方向的支撑,提高了变速箱悬置胶垫的缓冲效果。另外,结合图1和图4所示,束紧环21在本方案中为承受压紧部的压紧力,在本实施例中,束紧环21同样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其与锥形结构的压紧部31贴合,二者的端面均为锥形结构,且紧密贴合,提高了力的传递效率。同时,三者压装后,为了确保内骨架与橡胶垫二者间不产生相对的轴向运动,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内骨架3的外壁凸设有限位环32,其中,限位环32设在内骨架3的中部,相应的,橡胶垫2的内壁设有与限位环32相配的限位槽23,通过限位环32和限位槽23的配合避免了二者间产生相对的轴向运动。进一步来说,结合图1和图3所示,外骨架1在本方案中具体包括支撑部11和固定板12,支撑部11为碗形结构,用于承载内骨架3和橡胶垫2,固定板12水平的外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在固定板12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螺钉实现其与车架的连接。其中外骨架1上也可设有相应的限位措施,以确保橡胶垫2、内骨架3、外骨架1三者的相对位置确认,其具体可为,在支撑部11的顶端设有向内水平弯折的限位挡板111,束紧环21的底部外端环设有限位缺口,限位挡板卡111接于所述限位缺口内,实现橡胶垫2在外骨架1上的位置确定。相应的,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固定结构,其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悬置支架4、固定于变速箱底端的固定梁5以及通过螺钉安装在悬置支架4和固定梁5间的变速箱悬置胶垫6,其中,变速箱悬置胶垫6采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结构,其中,内骨架3的顶端与固定梁接触,外骨架1的底端固定于悬置支架4上。通过采用碗形的悬置橡胶软垫,实现了变速箱对悬置纵向力转化为变速箱悬置胶垫的横向力,以此对变速箱进行缓冲支撑。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其为碗状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骨架、橡胶垫以及内骨架;所述内骨架内纵向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顶部为其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垫的顶圈为其束紧环,所述压紧部的外端面始终与所述束紧环的内端面压紧,并将所述压紧部顶端受到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所述束紧环的侧向压紧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其为碗状结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骨架、橡胶垫以及内骨架;所述内骨架内纵向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骨架的顶部为其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垫的顶圈为其束紧环,所述压紧部的外端面始终与所述束紧环的内端面压紧,并将所述压紧部顶端受到的下压力转化为对所述束紧环的侧向压紧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的顶端向上伸出所述橡胶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橡胶垫和所述外骨架的中心线重合。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环为由上至下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悬置胶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周向凸设在所述内骨架外壁的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波孟宪鹏张贵勇仝玉飞高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