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件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853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构件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挡板,所述矫正台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铰接连接的连杆,且连杆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矫正杆和滑套座,所述滑套座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滑套座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部分位于滑套座内,矫正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矫正压块,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运行可靠且噪音小、能够适用于一定强度和刚度范围以内钢构件的形变纠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teel member corre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member corr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correction table and a fixed connection in the correction of baffle on the stage, there is a strip groov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rrection, correction table is arranged under the table surface correction, correction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both end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 an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hing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partially in the strip groove; the correction part comprises a correction block, correction rod and the sliding sleeve, the sliding sleeve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ction table, a sliding sleev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rrection rod part in a sliding sleeve seat in the end, the correction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ction bloc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operation and little noise,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formation correction of steel members in a certain strength and rigidity range without relying on manual labour of the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构件矫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构件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已在厂房建筑中、设备组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构件的原材料在运输、存放和制作过程中都存在变形问题,如吊装、存放的挤压变形、加工制造中的焊接变形等。如果以上变形不予以矫正,不仅影响上述构件的制造精度,影响安装,还会降低工程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焊接钢结构产生的变形超过技术设计允许变形范围,应设法进行矫正,使其达到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同时多数变形的构件是可以矫正的。矫正的方法都是设法造成新的变形来达到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综合矫正。但火焰矫正和综合矫工艺操作难度高、方法掌握、温度控制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因此,机械矫正方法为主要采用的矫正方法,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锤击的方法加以实现,但以上锤击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且产生的噪音不利于施工或加工现场对噪音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机械矫正多采用锤击的方法加以实现,存在工作效率低、且产生的噪音不利于施工或加工现场对噪音控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构件矫正装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钢构件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挡板,所述矫正台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铰接连接的连杆,且连杆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矫正杆和滑套座,所述滑套座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滑套座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部分位于滑套座内,矫正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矫正压块,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接。具体的,本技术运用时,设置的矫正压块与挡板之间为钢构件的矫正工位,矫正压块与钢构件形变部位接触,当液压缸推出活塞杆时,连杆即形成一根杠杆,连杆与条形槽壁面接触点为支点,连杆上支点上端的铰接点为受力点,支点下端的铰接点为施力点。在运用时,根据液压缸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来放大矫正压块在活塞杆作用下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便于矫正杆与滑套座的安装,还包括第二铰接头,所述矫正杆与连杆的铰接端上还设置有外螺纹段,第二铰接头与矫正杆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连杆与第二铰接头铰接连接,即由滑套座的一端穿入矫正杆后,再完成矫正杆与第二铰接头的螺纹固定,最后完成第二铰接头与连杆的铰接。为便于活塞杆与连杆的连接,还包括第一铰接头,所述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铰接头与活塞杆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第一铰接头与连杆铰接连接,即先完成活塞杆与第一铰接头的螺纹连接,再完成第一铰接头与连杆的铰接连接。由于滑套座在本技术运用时需要承受矫正杆径向方向的作用力,为使得本技术在体积小巧的同时能够长时间保证矫正杆沿其轴向运动的精准度,所述滑套座上通孔的长度范围在3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此设置为本技术体积和滑套座强度的综合优选。还包括液压缸固定架、至少三个支腿,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液压缸固定架上,液压缸固定架和支腿均固定连接在矫正台的下表面上,且支腿与矫正台呈可拆卸固定连接,每个支腿均与至少一根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他支腿或矫正台上。以上液压缸固定架、支腿和拉杆的设置中,固定连接在矫正台上的液压缸固定架实现液压缸与矫正台的位置关系不受支腿长度的影响;而支腿相对于矫正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本技术根据具体钢结构形状和结构更换不同长短的支腿;设置的连杆有利于本技术支撑部分的刚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活塞杆的运动制动矫正压块,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运行可靠且噪音小;根据液压缸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来放大活塞杆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来放大矫正压块在活塞杆作用下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使得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一定强度和刚度范围以内钢构件的形变纠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钢构件矫正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为:1、矫正台,2、液压缸,3、液压缸固定架,4、拉杆,5、活塞杆,6、第一铰接头,7、支腿,8、连杆,9、第二铰接头,10、滑套座,11、矫正杆,12、矫正压块,1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钢构件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1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的挡板13,所述矫正台1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2铰接连接的连杆8,且连杆8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12、矫正杆11和滑套座10,所述滑套座10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滑套座10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11部分位于滑套座10内,矫正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矫正压块12,另一端与连杆8铰接连接。具体的,本技术运用时,设置的矫正压块12与钢构件形变部位接触,当液压缸2推出活塞杆5时,连杆8即形成一根杠杆,连杆8与条形槽壁面接触点为支点,连杆8上支点上端的铰接点为受力点,支点下端的铰接点为施力点。在运用时,根据液压缸2的性能和钢构件的变形处的结构强度,设置为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长度,这样便于通过连杆8来放大活塞杆的推出力;同理采用其他关系的动力臂长度与阻力臂长度关系设置,可通过连杆8来放大矫正压块12在活塞杆5作用下的行程,有利于刚度较弱钢构件的变形纠正效率。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挡板13与矫正台1成螺栓连接,矫正台1上还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以便于根据钢构件的宽度调整挡板13的位置;同时挡板13上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以提高挡板13的承载能力;挡板13为两个且成排设置,矫正压块12在工作时向两块挡板13之间的空隙运动,以在矫正过程中得到更大的矫正变形。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进一步改进:如图1,为便于矫正杆11与滑套座10的安装,还包括第二铰接头9,所述矫正杆11与连杆8的铰接端上还设置有外螺纹段,第二铰接头9与矫正杆11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连杆8与第二铰接头9铰接连接,即由滑套座10的一端穿入矫正杆11后,再完成矫正杆11与第二铰接头9的螺纹固定,最后完成第二铰接头9与连杆8的铰接。为便于活塞杆5与连杆8的连接,还包括第一铰接头6,所述液压缸2包括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铰接头6与活塞杆5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第一铰接头6与连杆8铰接连接,即先完成活塞杆5与第一铰接头6的螺纹连接,再完成第一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构件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1)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的挡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台(1)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2)铰接连接的连杆(8),且连杆(8)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12)、矫正杆(11)和滑套座(10),所述滑套座(10)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滑套座(10)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11)部分位于滑套座(10)内,矫正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矫正压块(12),另一端与连杆(8)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构件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台(1)和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的挡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台(1)上设置有一个条形槽,矫正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矫正部,矫正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矫正部和液压缸(2)铰接连接的连杆(8),且连杆(8)部分位于所述条形槽内;
所述矫正部包括矫正压块(12)、矫正杆(11)和滑套座(10),所述滑套座(10)固定连接在矫正台(1)上,滑套座(10)上设置有通孔,矫正杆(11)部分位于滑套座(10)内,矫正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矫正压块(12),另一端与连杆(8)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件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铰接头(9),所述矫正杆(11)与连杆(8)的铰接端上还设置有外螺纹段,第二铰接头(9)与矫正杆(11)成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连杆(8)与第二铰接头(9)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科管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