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式励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50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避免电动式励磁器的大型化及成本提高,且将其最低共振频率(F0)设定为低值并且提高其振动特性。作为支持磁路单元(30)使其可相对于大致矩形状的外壳(40)在上下方向移位的悬架(50),构成为具备将磁路单元(30)与外壳(40)连结的四个可挠性臂(54A、54B)。这时,将各可挠性臂(54A、54B)的前端部(54A1、54B1)固定在外壳(40)的周面壁(44)中的各拐角部(44A)的下端面(44Aa)。另外,使周面壁(44)中的各侧面部(44B1、44B2)的下端面形成为台阶上升面(44B1a、44B2a)。而且,将各可挠性臂(54A、54B)以从其前端部(54A1、54B1)起在各台阶上升面(44B1a、44B2a)的下方沿着各侧面部(44B1、44B2)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Electrodynamic exciter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avoid the large-scale and cost increase of an electric exciter and to set its minimum resonant frequency (F0) to low value and to improve it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 suspension () that supports a magnetic circuit unit (30) to move relative to a substantially rectangular shell (40)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50) is configured to have four flexible arms (54A, 54B) that connect the magnetic circuit unit (30) to the housing (40). Then, the flexible arm (54A, 54B) of the front end (54A1, 54B1) is fixed on the casing (40) of the peripheral wall (44) in the corner (44A) of the lower end (44Aa). In addition, the peripheral wall (44) on each side of the face (44B1, 44B2) of the lower end surface is formed into a step surface (44B1a, 44B2a) increased. In addition, each flexible arm (54A, 54B) is formed from the front end (54A1, 54B1) of each step (44B1a, 44B2a) along each side face (44B1, 44B2), extending to the sam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使励磁用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触摸面板等)振动而在安装于该励磁用面板的状态下使用的电动式励磁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具备液晶显示器的便携式设备等中,作为其扬声器,已知一种以使液晶显示器的触摸面板振动的方式构成的部件。而且,作为用于驱动该扬声器的致动器之一,已知一种电动式励磁器。该电动式励磁器构成为包括:线圈;磁路单元,形成有收容该线圈的下端部的磁间隙;外壳,以从上方侧覆盖这些线圈及磁路单元的方式配置,且在上表面壁固定支持线圈;以及悬架(suspension),支持磁路单元使其可相对于该外壳在上下方向移位。而且,该电动式励磁器构成为在其外壳的上表面壁安装在励磁用面板。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作为这种电动式励磁器,具有在线圈的内周侧配置有磁铁的内磁型磁路单元的构成。这时,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式励磁器的悬架是以如下方式配置:将磁路单元与外壳在两处连结的两个可挠性臂在磁路单元与外壳的周面壁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向同一周向延伸。而且,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式励磁器构成为在它的磁路单元的外周面安装着锤。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3251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成为电动式励磁器的安装对象的励磁用面板为Haptics(触觉反馈)对应型的情况下,较佳为增大电动式励磁器的振动部分的质量,并将其最低共振频率F0设定为低值。就该方面而言,由于所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式励磁器构成为在它的磁路单元安装着锤,因此可相应地增大振动部分的质量。然而,在采用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构成的情况下,有电动式励磁器的零件件数增加与锤相应的量而成本提高的问题。另外,在采用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构成的情况下,有不使电动式励磁器大型化则无法提高其振动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式励磁器构成为将它的悬架的各可挠性臂配置在磁路单元与外壳的周面壁之间的环状空间,因此,相应地缩小了磁路单元的设置空间,磁路单元的磁铁的尺寸变小。因此,有无法获得足够的洛仑兹力(LorentzForce)而无法提高电动式励磁器的振动特性的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者,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励磁器,其可不使电动式励磁器大型化且可避免其成本提高,且可将其最低共振频率F0设定为低值并且可提高其振动特性。[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是通过对外壳及悬架的构成加以研究来谋求达成所述目的。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电动式励磁器是如下电动式励磁器,其包括:线圈;磁路单元,形成有收容该线圈的下端部的磁间隙;外壳,以从上方侧覆盖这些线圈及磁路单元的方式配置,且在上表面壁固定支持所述线圈;以及悬架,支持所述磁路单元使其可相对于该外壳在上下方向移位;且构成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壁安装于励磁用面板;且该电动式励磁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俯视下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形状,所述悬架具备将所述磁路单元与所述外壳在四个部位进行连结的四个可挠性臂,所述各可挠性臂的所述外壳侧的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所述外壳的周面壁的除各拐角部以外的各侧面部的下端面形成为比所述各拐角部的下端面上升一个台阶的台阶上升面,所述各可挠性臂是以从该可挠性臂的前端部起在所述各台阶上升面的下方沿着所述各侧面部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构成中,“下端部”或“上方侧”等表示方向性的用语是为了使构成电动式励磁器的各部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明确而方便起见使用,并不由此限定实际使用电动式励磁器时的方向性。所述各“可挠性臂”只要是以从其外壳侧的前端部起在各台阶上升面的下方沿着各侧面部延伸的方式形成,则其磁路单元侧的基端部的具体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所述构成所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电动式励磁器成为如下构成,即:从上方侧覆盖线圈及磁路单元的外壳具有俯视下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形状,支持磁路单元使其可相对于该外壳在上下方向移位的悬架具备将磁路单元与外壳在四个部位进行连结的四个可挠性臂;这些各可挠性臂的外壳侧的前端部被固定在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另外,外壳的周面壁的除各拐角部以外的各侧面部的下端面形成为比各拐角部的下端面上升一个台阶的台阶上升面,而且,各可挠性臂是以从其前端部起在各台阶上升面的下方沿着各侧面部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可获得如下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电动式励磁器中,它的悬架的各可挠性臂沿着外壳的周面壁的各侧面部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因此可充分地确保各可挠性臂的长度,且可最大限度地确保磁路单元的设置空间而能够到达靠近外壳的周面壁的位置。因此,可增大磁路单元而增大电动式励磁器的振动部分的质量,由此可将电动式励磁器的最低共振频率F0设定为低值。并且,无需如以往那样追加锤等便可获得这种作用效果,由此,可避免因零件件数的增加而导致成本提高。另外,由于可增大磁路单元,因此也可以增大其磁铁的尺寸,由此,可提高电动式励磁器的振动特性。这样,根据本申请的专利技术,可不使电动式励磁器大型化且可避免其成本提高,且可将其最低共振频率F0设定为低值并且可提高其振动特性。并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电动式励磁器的从上方侧覆它的线圈及磁路单元的外壳具有俯视下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形状,因此,在将该电动式励磁器安装在励磁用面板时,只要按压该电动式励磁器的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便可确实地安装在励磁用面板。另外,由此,可事先防止发生在对励磁用面板安装电动式励磁器时意外按压磁路单元而导致悬架的各可挠性臂变形等情况。在所述构成中,只要设为将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形成为壁厚厚于各侧面部的柱状部的构成,便可提高相对于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各拐角部的下端面的各可挠性臂的支持刚性,由此,可使来自磁路单元的振动反作用力高效率地传递至励磁用面板。另外,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在将电动式励磁器安装于励磁用面板时,可稳定地进行该电动式励磁器的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的按压操作。在所述构成中,只要构成为在各可挠性臂的前端部形成有沿着与该可挠性臂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铅垂面向上方弯折的突起片,并且构成为在外壳的周面壁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形成有供各突起片以插入的状态固定的铅垂槽,便可最大限度地确保各可挠性臂的长度,且可提高其振动特性。这时,在构成为通过压入固定来固定这些各突起片的构成的情况下,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式励磁器,包括:线圈;磁路单元,形成有收容该线圈的下端部的磁间隙;外壳,以从上方侧覆盖这些线圈及磁路单元的方式配置,且在上表面壁固定支持所述线圈;以及悬架,支持所述磁路单元使其可相对于该外壳在上下方向移位;且构成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壁安装在励磁用面板;且该电动式励磁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俯视下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形状,所述悬架具备将所述磁路单元与所述外壳在四个部位进行连结的四个可挠性臂,所述各可挠性臂的所述外壳侧的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周面壁中的各拐角部的下端面,所述外壳的周面壁中的除各拐角部以外的各侧面部的下端面形成为比所述各拐角部的下端面上升一个台阶的台阶上升面,所述各可挠性臂是以从该可挠性臂的前端部起在所述各台阶上升面的下方沿着所述各侧面部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9.29 JP 2011-2156951.一种电动式励磁器,包括:线圈;磁路单元,形成有收容该线圈的下端部的磁间隙;
外壳,以从上方侧覆盖这些线圈及磁路单元的方式配置,且在上表面壁固定支持所
述线圈;以及悬架,支持所述磁路单元使其可相对于该外壳在上下方向移位;且构
成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壁安装在励磁用面板;且该电动式励磁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俯视下大致矩形状的外形形状,
所述悬架具备将所述磁路单元与所述外壳在四个部位进行连结的四个可挠性
臂,
所述各可挠性臂的所述外壳侧的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周面壁中的各拐
角部的下端面,
所述外壳的周面壁中的除各拐角部以外的各侧面部的下端面形成为比所述各
拐角部的下端面上升一个台阶的台阶上升面,
所述各可挠性臂是以从该可挠性臂的前端部起在所述各台阶上升面的下方沿
着所述各侧面部彼此向同一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励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周面壁中的各拐角
部形成为壁厚厚于该周面壁的各侧面部的柱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式励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可挠性臂的前端
部,形成有沿着与该可挠性臂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铅垂面向上方弯折的突起片,
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充宏
申请(专利权)人:星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