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82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包括单晶基底、薄膜热敏元件、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导线Ⅰ、导线Ⅱ,薄膜热敏元件在单晶基底上沿c轴外延生长,在薄膜热敏元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Ⅳ通过导线Ⅰ连接恒流源输出端,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通过导线Ⅱ连接电压表输入端,薄膜热敏元件为层状钴氧化物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测温元件在0℃~‑200℃下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温度关系线性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属于探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100℃及以下低温的精确测量,工业上最广泛应用的测温元件是Pt100,即纯度≥99.9995%的铂热电阻,这主要由于Pt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TCR)~0.374%(0℃),使其探测灵敏度高,且其在低温范围内电阻值与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便于分度和读数。但其仍有众多不足,例如:Pt在还原性气氛中易被还原污染、变脆,必须用保护套管隔离有害气氛;电阻率较小,ρ(0℃)仅为9.8×10-3mΩcm,使在输出相同电压信号下的热电阻体积大,导致其热容量和热惯性大,对温度波动的响应较慢;地球储量小,价格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包括单晶基底、薄膜热敏元件、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导线Ⅰ、导线Ⅱ,薄膜热敏元件在单晶基底上沿c轴外延生长,在薄膜热敏元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Ⅳ通过导线Ⅰ连接恒流源输出端,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基底、薄膜热敏元件、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导线Ⅰ、导线Ⅱ,薄膜热敏元件在单晶基底上沿c轴外延生长,在薄膜热敏元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Ⅳ通过导线Ⅰ连接恒流源输出端,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通过导线Ⅱ连接电压表输入端,薄膜热敏元件为层状钴氧化物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基底、薄膜热敏元件、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导线Ⅰ、导线Ⅱ,薄膜热敏元件在单晶基底上沿c轴外延生长,在薄膜热敏元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Ⅳ通过导线Ⅰ连接恒流源输出端,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通过导线Ⅱ连接电压表输入端,薄膜热敏元件为层状钴氧化物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基底为00l取向的SrTiO3、LaAlO3或(LaxSr1-x)(AlyTa1-y)O3,(LaxSr1-x)(AlyTa1-y)O3中0.1≤x≤0.5,0.5≤y≤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的材料相同,为Ag、Cu、In或Pt,金属电极Ⅰ、金属电极Ⅱ、金属电极Ⅲ、金属电极Ⅳ之间的间距为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Ⅰ、导线Ⅱ所用材料相同,为Ag或Cu导线,导线Ⅰ、导线Ⅱ的直径为0.05-0.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层状钴氧化物的低温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金虞澜胡建力崔凯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