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13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将30~84.9重量%的(A)结晶性热塑性树脂,15~65重量%的(B)具有环氧烷烃基的橡胶状干聚合物中接枝聚合有乙烯系不饱和单体的接枝共聚物,以及0.1~5重量%的(C)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这样可以得到具有适合作为ESD(静电扩散性)材料程度的抗静电性能,而且可以着色为任意颜色的非黑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黑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制成具有足够短的静态的衰减时间(施加的电压衰减到所定的电压值的时间),适合作为ESD(电静态扩散性、静电扩散性)材料。迄今为止,作为抗静电使用的合成树脂经常使用表面涂敷抗静电剂或硅系化合物的方法、添加抗静电剂或电阻小的填充材料而成型的方法。其中使用表面涂敷抗静电剂或硅系化合物的方法由于清洗或摩擦,抗静电效果骤减,所以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另一方面,添加抗静电剂而成型的方法在永久性的抗静电上存在不足,当利用水洗、摩擦的方法除去表面存在的抗静电剂时,抗静电效果就消失。抗静电剂过于渗出表面,不仅灰尘或尘埃容易附着,而且可能由于抗静电剂的溶出以及挥发而污染环境,也存在问题。在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英国专利公开GB-A2070446号公报)公开,通过在含有具有环氧烷烃的橡胶干聚合物的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中,配合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得到具有永久抗静电功能的热塑性树脂,但是在用作ESD材料时,抗静电机能不够。在添加电阻小的填充材料成型的方法中,一般使用如下的方法,将导电性碳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纤维、金属粉末等的电阻率小的良导电性填充材料和合成树脂做成的混合物成型,制造合成树脂组合物。这时由于填充材料和合成树脂的电阻率相差巨大,所以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电阻率因填充材料的含量急剧地变化。特别是在树脂组合物的表面电阻率106~108Ω/□程度的区域,相对填充材料的含量树脂组合物的电阻率的变化快速。为此难于稳定地制造具有106~108Ω/□表面电阻率的合成树脂组合物。在所述良导电性填充材料中,导电性碳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纤维、金属粉末等的碳材料比较适合具有106~108Ω/□区域的表面电阻率,但是这时由于合成树脂组合物的颜色限定在黑色,所以在使用上也有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ESD材料要求的足够短的静态的衰减时间,而且可以着任意颜色的非黑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者等对所述目的进行研究对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发现优良的抗带电性,认为是接枝共聚物(B)的橡胶状干聚合物选择性地吸附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C)的作用。这点和所述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公开的防电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原理相同。在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将接枝共聚物的一部分用可以和其相容的热塑性树脂取代,在该热塑性树脂中,也含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但是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作为实施例公开的31的组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的测定,从5000V到50V的静态的衰减时间以及表面电阻率和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相比分别大一个数量级以上,不显示必要的ESD特性(参照后述实施例、比较例)。也就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和所述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公开的接枝共聚物相容的热塑性树脂虽已有例示,但通过选择没有具体地意识到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是实现成功地显著提高ESD特性的选择专利技术。在所述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如本专利技术不在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和接枝共聚物的组合中选择使用有一个理由。也就是在所述公报的专利技术中的目的之一如从电气产品等的壳等列举的制品用途中所述,提供透明性良好的防电性树脂组合物(事实上,提供实施例中记载的组合物全光线透过率约为90%左右,雾值为3~5%程度的值的物质)。并且从这样的透明性的观点来说,使用相容性更良好的非晶性热塑性树脂,或者具有接枝共聚物和折射率相适应的非结晶性热塑性树脂比结晶性热塑性树脂更好。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相对接枝共聚物具有热混和意义上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但是在具有良好透明性上不具有足够的微观的相容性(miscibility或良好的水平的compatibility)。为此得到的组合物为半透明或乳白色、乳黄色、乳褐色等,当然和混入碳黑的场合不同,通过混入任意的着色剂,可以着任意的颜色。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在某种意义上和所述公报的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的透明性截然不同,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将只作为接枝共聚物的稀释剂或基体树脂的热塑性树脂变为结晶性热塑性树脂,从而使用非结晶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场合,与只有接枝共聚物(B)和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C)组合的场合相比,可以得到具有极大提高的ESD特性,其原因不清楚,但是至少可以认为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和接枝共聚物进行热混合之后,经过成型冷却过程再次生产的结晶与表现ESD特性的机理具有极大的关系,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也可以推测,这样的结晶中添加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C)不相容,优先在接枝共聚物中的橡胶状干聚合物上吸附,或者是否结晶表面存在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C)使其显示ESD特性。结晶性热塑性树脂(A)的具体例例如有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46等结晶性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结晶性聚酯树脂,聚苯硫醚、缩醛、聚乙烯、聚丙烯、全芳香族聚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或所述产物的改性物质。另外也可以使用选自所述合成树脂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A)的配合比例为30~84.4重量%,优选30~79.9重量%,特别优选35~75重量%。热塑性树脂(A)的配合比例过多,静态的衰减时间则长,不能得到具有足够的防电机能的树脂组合物。结晶性热塑性树脂过少,有时所希望的ESD特性显现效果差,同时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弹性率低,或者注塑成型以及挤出等的操作困难。接枝共聚物(B)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2特征成分的接枝共聚物(B)是一种具有橡胶状干聚合物的物质,优选由含有环氧烷烃基的橡胶状干聚合物中接枝聚合有乙烯系不饱和单体的接枝共聚物组成。特别优选使用和所述特公昭59-2462号公报中记载的物质基本相同的物质。即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共聚物的优选的橡胶状干聚合物是一种由50~95重量%的选自共轭二烯以及丙烯酸酯的1种以上的单体,和5~50重量%的含有4~500个环氧烷烃基的乙烯系不饱和键的1种以上的单体(下面称作聚环氧烷烃单体)、以及根据需要可以共聚合的1种以上的乙烯系不饱和单体0~50重量%优选0~40重量%组成的橡胶状共聚物。橡胶状干聚合物以选自共轭二烯以及丙烯酸酯的1种以上的单体为主成分。共轭二烯可使用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1,3-戊二烯等。另外丙烯酸酯可使用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壬酯等。共轭二烯和丙烯酸酯单独或合计量不足橡胶状干聚合物的50重量%以上,则不能充分地降低橡胶状干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抗静电效果变小。另外若不在95重量%以下,必然聚环氧烷烃单体的添加量少,所以不能得到所希望的WSD特性。聚环氧烷烃单体为键合于乙烯不饱和基上的具有 表示的环氧烷烃链(这里R2、R3为氢或1~4个碳的烷基,可以相同或不同;m、n为满足4≤m+_n≤500的整数)的物质,特别优选R2、R3至少一个为氢的氧乙烯基4个以上组成的氧乙烯嵌段的物质。另外,聚环氧烷烃单体优选下式所示的用结构式(2)或(3)表示的1种以上的单体。 式中R1为氢或1~4个碳的烷基,X为氢或1~9个碳的烷基、苯基、SO3Me、SO2Me、PO3Me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黑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由如下组成,30~84.9重量%的(A)结晶性热塑性树脂,15~65重量%的(B)具有环氧烷烃基的橡胶状干聚合物中接枝聚合有乙烯系不饱和单体的接枝共聚物,以及0.1~5重量%的(C)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畑直光新井至郎小野寺誓多田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