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00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包括外衣,外衣上设有两段长袖,每段长袖靠近外衣的肩膀处均套设若干依次连接的浮力圈,各个浮力圈沿长袖拉开后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长袖的长度,该船用工作救生服在未使用时可进行存放,每个长袖上的浮力圈可进行叠放,叠放后可将长袖和部分衣料塞入浮力圈内部,实现存放;在使用时,可将外衣从浮力圈中展开,将手臂穿入长袖后,可将浮力圈下拉,使得各个浮力圈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由于浮力圈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因此浮力圈始终套在长袖上;由此穿戴后在手臂上实现了多节浮力结构,使用者入水后可通过浮力圈在水上划水,实现整体的移动,操作相对省力。

A marine work life j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rine rescue work ser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o work with the life jacket, a ship including the coat, the coat is provided with two sections of each section of the shoulders long sleeved, long sleeved coat are set near the number of sequentially connected floating ring, each ring along long after the buoyancy l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or equal to the length of the ship with a long sleeved, work life jacket when not in use can be stored on each floating ring can be sleeved and stacked, stacked can be sleeved inside, and part of cloth ring into the buoyancy storage; when in use, the coat from floating ring, will penetrate into the arm long after, the floating ring down, makes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floating ring, due to the presence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uoyancy ring, so the buoyancy ring always set in long sleeved; thus worn on the arm.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multi section buoyancy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after the user enters the water, the whole movement can be realized by the stroke of the buoyancy ring on the water, and the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labor-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
本技术涉及救生穿戴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
技术介绍
在冬季海上运输中,如果航船发生险情,船员和乘客在海水里生存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没有保温措施,在0-5摄氏度的海水里,一般人员会很快就会失去知觉,时间再长就会有生命危险,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救助人员很难到达现场,配备上救生衣后,将大大延长人在海水里的生存时间。目前,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201395241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暖船用工作救生衣,包括本体与内芯,所述的本体的布料为防雨材料制成,在本体的左、右衣片、后衣片、袖子、帽子的内部设置均有内芯,所述的内芯为若干层超薄泡沫塑料形成的浮力芯材。上述方案中,浮力芯材存在于本体的各个位置,各个位置的浮力虽然均匀但是浮力较小,因此当使用者入水时,手臂位置的浮力不足,难以通过手臂划水的方式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其优点是可通过手臂划水的方式在水面上进行省力的移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包括外衣,外衣上设有两段长袖,每段长袖靠近外衣的肩膀处均套设若干依次连接的浮力圈,各个浮力圈沿长袖拉开后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长袖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船用工作救生服在未使用时,可通过每个长袖上的浮力圈可进行叠放,叠放后可将长袖和部分衣料塞入浮力圈内部,实现存放;在使用时,可将外衣从浮力圈中展开,将手臂穿入长袖后,可将浮力圈下拉,使得各个浮力圈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由于浮力圈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因此浮力圈始终套在长袖上;由此穿戴后在手臂上实现了多节浮力结构,使用者入水后可通过浮力圈在水上划水,实现整体的移动,操作相对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袖的袖口上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周向设有若干第一母扣,靠近固定环的浮力圈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母扣的第一子扣,第一母扣和第一子扣为四合扣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为相对固定的结构,各个浮力圈拉开后通过第一子扣的结构扣在第一母扣上实现固定,此时各个浮力圈相对长袖实现了位置的相对固定,浮力圈的可滑动范围减小,使用者无需实时调整浮力圈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力圈的外周向设有连接环,相邻浮力圈之间的连接环上穿设有引导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上穿入引导线约束了浮力圈的最大移动量,使得长袖展开或是折叠时,各个浮力圈均能够保持连接的状态;对于浮力圈的更换只需要将引导线的末端解开,即可取出指定的浮力圈,更换浮力圈的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力圈的外周向设有用于在浮力圈之间相互托接的外衬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衬环的结构便于各个浮力圈叠放时定位,通过外衬环的约束使得各个浮力圈叠放时形成径向约束,保持轴心线的一致性,提高了浮力圈摆放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袖上设有若干环状且间隔分布的魔术钩面带,浮力圈上设有若干用于粘合魔术钩面带的魔术毛面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浮力圈通过魔术毛面带与魔术钩面带的贴合实现定位,该定位的意义在于保持各个浮力圈在长袖上的间隔距离,从而长袖各个位置所提供的浮力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衣的肩部设有第二母扣,靠近肩部的浮力圈上设有第二子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力圈上的第二子扣与第二母扣配合实现该位置浮力圈的固定,同时也能够在浮力圈叠放时利用第一子扣连接第二母扣,实现浮力圈叠放后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衣上设有若干反光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衣上的反光条具有较好的反光效果,提高了使用者穿戴时的醒目程度,便于使用者被发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力圈内填充有塑料泡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泡沫填实浮力圈后浮力效果较强,使用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衣内设有垫层,垫层从内到外包括依次连接的温泡沫层、PET镀铝膜和衬布,衬布由纤维布料和碳纤维导电丝合体裁织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泡沫层一方面实现保温,另一方面提供浮力,PET镀铝膜一方面具有塑料薄膜的特性,又具有金属的特性,任性强防水效果好,衬布采用纤维布料和碳纤维导电丝合体裁织而成具有防静电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者入水时,可通过长袖上展开的浮力圈划水,从而移动更加方便;2、各个浮力圈收拢后,可将外衣塞入浮力圈内进行存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长袖竖直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长袖水平放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衣;2、长袖;3、浮力圈;4、固定环;5、第一母扣;6、第一子扣;7、第二母扣;8、第二子扣;9、连接环;10、引导线;11、外衬环;12、魔术毛面带;13、魔术钩面带;14、反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1,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包括外衣1,外衣1上设有两段长袖2,外衣1内设有垫层,垫层从内到外包括温泡沫层、PET镀铝膜和衬布,其中温泡沫层提供一定的浮力,PET镀铝膜具有较强的韧性和防水性,衬布贴合在PET铝镀膜外,通过粘合剂粘合,并且衬布采用纤维布料和碳纤维导电丝合体裁织而成具有防静电的效果;外衣1上设有多个反光条14,反光条14在夜间增加了外衣1的醒目程度。外衣1的肩部设有浮力圈3,浮力圈3内填充有塑料泡沫,塑料泡沫提供了一定的浮力。各个浮力圈3沿着长袖2拉开时的结构参考图2和图3,各浮力圈3拉开后的长度与长袖2接近,考虑到手臂弯折的情况,浮力圈3拉开的长度略大于长袖2的长度,浮力圈3上设有连接环9,连接环9内穿设有引导线10,引导线10的两端缠绕在连接环9上并固定。长袖2袖口处设有固定环4,固定环4上设有若干第一母扣5,展开浮力圈3后最接近于固定环4的一个浮力圈3上设有第一子扣6,第一子扣6通过按压与第一母扣5配合,第一子扣6与母扣的结构为四合扣的结构;同理,长袖2接近于肩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母扣7,接近于该长袖2肩部位置的浮力圈3上设有第二子扣8,浮力圈3展开后,利用第二子扣8和第二母扣7的配合实现浮力圈3的相对固定,浮力圈3收拢后,通过第一子扣6与第二母扣7的配合实现浮力圈3的相对固定。长袖2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魔术钩面带13,浮力圈3上设有魔术毛面带12,当浮力圈3展开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浮力圈3可通过魔术毛面带12与魔术钩面带13的配合实现定位,中间的浮力圈3定位后减少了浮力圈3沿长袖2的串动情况。为了减小各个浮力圈3叠放后的相对摆动幅度,浮力圈3上设有外衬环11,上一浮力圈3的底壁外周与下一浮力圈3的外衬环11配合,外衬环11起到包裹定位相邻浮力圈3的作用。使用时,穿上外衣1后展开各个浮力圈3,利用第一子扣6将袖口处的浮力圈3固定,利用魔术钩面带13与魔术毛面带12将中间的浮力圈3固定;回收时,掰开第一子扣6和母扣,将各个浮力圈3叠放,利用第二子扣8与母扣配合固定浮力圈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包括外衣(1),其特征是:外衣(1)上设有两段长袖(2),每段长袖(2)靠近外衣(1)的肩膀处均套设若干依次连接的浮力圈(3),各个浮力圈(3)沿长袖(2)拉开后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长袖(2)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包括外衣(1),其特征是:外衣(1)上设有两段长袖(2),每段长袖(2)靠近外衣(1)的肩膀处均套设若干依次连接的浮力圈(3),各个浮力圈(3)沿长袖(2)拉开后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长袖(2)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其特征是:所述长袖(2)的袖口上连接有固定环(4),固定环(4)的外周向设有若干第一母扣(5),靠近固定环(4)的浮力圈(3)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母扣(5)的第一子扣(6),第一母扣(5)和第一子扣(6)为四合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其特征是:所述浮力圈(3)的外周向设有连接环(9),相邻浮力圈(3)之间的连接环(9)上穿设有引导线(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工作救生服,其特征是:所述浮力圈(3)的外周向设有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永潘逸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佳乐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