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836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顶盖与底盖,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a)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LED强光灯,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b)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位于基板下层,与壳体固定连接;c)电源,所述电源位于壳体底部,通过导线和电源开关分别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使用锂电池储存电源,可反复充电使用,节约了设备成本;以可充电的锂电池为电力源,不再使用火药,设备结构更加简单,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救生红光信号
本技术涉及船用救生器材,尤其是一种船舶遇险时所使用的手持红色火焰信号,属于船用救生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手持火焰信号主要有擦发式,拉发式和击发式三种点燃方式。使用时,将火焰信号持在手上,能发生明亮均匀红光,平均光强不少于15000坎德拉,燃烧时间不少于I分钟;浸入100毫米深水中历时10秒钟后,仍能继续燃烧。使用擦发式手持火焰信号时,撕去外面的防水袋,取出手持火焰信号,先将底部的胶带撕掉,然后在把顶部的胶带机盖子去掉,一只手握紧火焰信号,另一手用底盖里的擦头去擦火焰信号上部,即可点燃火焰信号。使用拉发式手持火焰信号时,打开拉发式手持火焰信号的顶盖或底盖会露出一个拉环,只要向外猛拉拉环,火焰信号即被点燃。击发式手持火焰信号使用时,需转动把手下部一定角度,然后用力向上一推,火焰信号即可点燃。手持火焰信号使用时,应注意将信号伸出下风舷外,并向下风倾斜,以防手被火焰考伤,救生筏被烧坏。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手持火焰信号,其主要结构都是相同的,其区别仅仅在于释放的方式存在简单的不同。手持火焰信号作为船舶的关键性求生设备,是遇险船员在发现他船时,向他船求救是所使用的急救信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燃放的时间非常较短,不利于他船发现;其次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灼热的火焰,极易烧烫伤操作人员,同时也容易烧坏救生筏,给船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现有手持火焰信号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在日常工作中,船员无法对设备的正常性进行检查。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大大节省了设备的生产成本。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顶盖与底盖,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a)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LED强光灯,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b)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位于基板下层,与壳体固定连接;c)电源,所述电源位于壳体底部,通过导线和电源开关分别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优选地,所述信号带由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3厘米的红色布条制成,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其余部分叠放于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外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壳体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设备使用锂电池储存电源,可长时间使用,克服当前设备只能使用I分钟的问题;同时锂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节约了设备成本;以可充电的锂电池为电力源,不再使用火药,设备结构更加简单,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可对设备进行有效检查,确保其可使用性;同时利用伸缩杆代替现有设备的握柄,既有利用船员抓握,同时在海上求救中,可利用伸缩杆的作用,将设备放置到更高的高度。更有利于过往船舶和飞机及时发现。在人员进行海上求生时,只要将红色布条固定,此时强光LED灯就具有更广泛的作用,除作为照明使用以外,夜间也可利用强光灯对海面进行照射,利用强光灯有诱捕一些鱼类,有效补充遇险船员的食品,延长遇险船员生存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信号带3.通风口 4.LED强光灯5.基板6.风扇7.固定装置8.导线9.锂电池10.电源开关11.启动拉环12.衬垫A.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顶盖与底盖,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a)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LED强光灯,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b)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位于基板下层,与壳体固定连接;c)电源,所述电源位于壳体底部,通过导线和电源开关分别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优选地,所述信号带由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3厘米的红色布条制成,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其余部分叠放于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外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壳体底部可拆卸连接。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壳体的底部为一定厚度衬垫,衬垫上部安放锂电池,锂电池可有效储存电源,锂电池通过导线和电源开关分别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开关一端穿过壳体,与壳体焊接。风扇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基板下层,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上部安装一固定基板,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LED强光灯固定于所述基板上,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使用时,打开顶盖与底盖,启动开关电源开关,锂电池电源接通风扇和LED强光灯,接通电源后,LED强光灯发出高亮度的灯光,灯管照射在信号带上犹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在海面上使用时,由于受到风的影响,红色火焰将随风晃动,信号将更加醒目。便于过往船舶和飞机及时发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锂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解决了现有设备只能使用一分钟的缺陷;锂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节约了设备成本;同时有利于船员在日常工作中对设备进行有效检查。设备使用开关装置,可随时使用随时停止,解决了现有设备一次性使用的问题。在人员进行海上求生时,只要将信号带固定在壳体的外部,此时强光LED灯就具有更广泛的作用,即可作为普通照明使用以外,夜间也可利用强光灯对海面进行照射,利用强光灯诱捕一些鱼类,有效补充遇险船员的食品,延长遇险船员生存的时间。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圆柱体结构,壳体厚度约3mm,高度15cm,圆直径为2.6cm,采用不锈钢材料,底部为可伸缩杆。圆柱体底部为锂电池9,锂电池9位于壳体I底部,并由衬垫进行有效固定和保护;锂电池9上部安装一台小型风扇6,风扇装置6位于基板5下层,通过固定装置7与壳体I固定连接;LED强光灯4固定于基板5之上,并通过基板5与壳体I固定,基板5位于壳体上部,LED强光灯4周围的基板5上设有通风孔3,通风孔3周围设有信号带2,信号带2与通风孔3间隔排列,信号带2的一端与灯光基板5固定连接,锂电池9位于衬垫12之上,锂电池9通过导线8和电源开关10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开关10通过绳索与壳体底部的启动拉环相连接,当操作者拉动拉环时,风扇装置与光源组件同时被接通,风扇高速转动,强大的风力通过通风口,致使信号带在设备的顶端摆动;同时LED强光发光,灯光照射在红色的信号带上,犹如一团红色的火焰。本技术壳体外部还设有伸缩杆A,如图2所示,本技术圆柱体壳体底部设计为凹陷螺纹结构,螺纹结构尺寸与伸缩杆A顶端螺纹结构相匹配,凹陷螺纹与伸缩杆A顶端可固定也可随时拆下,凹槽可以与伸缩杆进行连接和拆卸,伸缩杆采用玻璃钢材料。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利用伸缩杆将红色灯光显示到离海面更高的高度上,使灯光求救信号在更远的距离时就能被发现,可利用伸缩杆提高信号灯光的显示高度,提高了灯光的可见距离(地球曲率原理)。帮助遇难船员更早的获救。同时本技术的设计也可广泛适用于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顶盖与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a)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LED强光灯,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b)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位于基板下层,与壳体固定连接;c)电源,所述电源位于壳体底部,通过导线和电源开关分别与光源组件和风扇装置相连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救生红光信号,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顶盖与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 a)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LED强光灯,LED强光灯周围的基板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周围设有信号带,所述信号带与通风孔间隔排列,信号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b)风扇装置,所述风扇装置位于基板下层,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葛蓉柯金丁李尚富丁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