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307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下两端均设有半圆柱环,对接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上、下两端对应的半圆柱环合为上、下两个整圆柱环,两个整圆柱环的内径与管路外径相适配,上、下两个整圆柱环内壁面设有管路密封条(6);左壳体(4)的一侧和右壳体(5)一侧铰接;闭合后两个安装平面通过自锁钩(11)和加固螺钉(16)紧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锁与加固锁定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用,对于液体渗漏和止漏操作同时引起的内部压力升高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防止锁定困难,便于操作,可以减少应急防漏时的人员投入。

Self locking type emergency pipeline leak proof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lf-locking emergency pipeline leak proof device and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left casing and the right casing (4) (5); the left and right shell shell (4) (5)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are provided with semi cylindrical ring, formed by butt joint of cylindrical shell hollow, half the cyclization of cylindrical upper and lower ends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whole cylinder diameter and pipe diameter, two whole cylindrical ring match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whole cylinder inner wall surface provided with a pipe seal (6); the left shell (4)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housing (5) side after the closure of two hinged; installation plane through the locking hook (11) and (16) reinforcement screw fastening.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self-locking and reinforcement locking combination, can be us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normal work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good buffer for the internal pressure caused by liquid leakage and leakage stopping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d, to prevent the lock difficult, easy to operate, can reduce the leakage of the emergency personnel in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路渗漏领域,尤其是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液(气)压系统由于控制方式的灵活性、便捷性以及传动的平稳性,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石油天然气传输等行业中,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之一是管路渗漏。管路渗漏不仅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降低系统效率、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造成管路渗漏的主要原因是管壁开裂、管路与管路联接处接头松动或接头密封圈失效。现有的管路防漏装置,只能在液(气)压系统停止工作后使用。对于应用于潜艇、水下钻井平台等水下作业;石油、有害气体传输过程的液(气)压系统,一旦在工作过程中紧急停机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没有一种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可使用的应急防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解决管路渗漏时需要紧急停机的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半圆柱环,左壳体和右壳体对接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上、下两端对应的半圆柱环合为上、下两个整圆柱环,两个整圆柱环的内径与管路外径相适配,上、下两个整圆柱环内壁面设有管路密封条;左壳体的一侧和右壳体一侧铰接;左壳体的另一侧和右壳体另一侧设有安装平面;左壳体和右壳体闭合后两个安装平面通过自锁钩和加固螺钉紧固。进一步地,左壳体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孔和加固孔;右壳体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钩和加固孔;自锁钩伸入自锁孔内,加固螺钉穿过右壳体的加固孔旋入左壳体的加固孔内,加固螺钉与左壳体的加固孔为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均设有用于对接安装的矩形凸起;左壳体的矩形凸起的上端面处,开有一矩形盲孔,解锁手柄安装于矩形盲孔内;解锁手柄上部为圆形按压帽,中部为开有自锁孔的矩形杆,底部为圆柱形复位弹簧安装杆;复位弹簧一端套于复位弹簧安装杆之上,另一端固定于矩形盲孔的底端面。进一步地,自锁孔横截面为矩形,包括三段,即位于解锁手柄中部矩形杆内的一段和位于左壳体的矩形凸起且在解锁手柄中部矩形杆左右两侧的孔,位于解锁手柄中部矩形杆右侧的孔是左壳体的矩形凸起的安装面至矩形孔侧面的通孔,位于解锁手柄中部矩形杆左侧的孔是盲孔,位于解锁手柄中部矩形杆内的一段孔靠近左壳体的矩形凸起的安装面的一端有向外扩张的斜坡。进一步地,自锁钩为带有倒钩的直杆,倒钩位于直杆的一端,直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右壳体的安装平面上。进一步地,左壳体的安装平面有定位凸台,右壳体的安装平面有密封圈沟槽,密封圈沟槽内粘接有腔体密封圈;左壳体的定位凸台可进入右壳体的密封圈沟槽。进一步地,还包括贯穿右壳体外壁的卸荷孔;卸荷螺栓螺纹一侧旋于卸荷孔内,将卸荷密封圈压紧于卸荷螺栓和卸荷孔底部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左抓手和右抓手;左抓手安装于左壳体的外表面;右抓手安装于右壳体的外表面;左壳体和右壳体闭合时,左抓手和右抓手相对于安装平面位置对称;左抓手和右抓手呈八字状向外倾斜。进一步地,半圆柱环的中心轴与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的中心轴重合;半圆柱环的内表面有管路密封条或者密封用的橡胶圈。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防漏装置的应急防漏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防漏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用,避免修复渗漏紧急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2.对于液压系统的渗漏,左壳体和右壳体对接后形成的中空结构有效降低操作难度,由于气体的可压缩量远远大于液体的可压缩量,中空结构形成的充裕空间为液体渗漏和止漏操作同时引起的内部压力升高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左壳体与右壳体锁定困难。3.本装置通过压紧左抓手和右抓手即可实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自锁,拆除时通过按压解锁手柄即可解除锁定。便于操作,可以减少应急防漏时的人员投入。4.采用自锁与加固锁定相结合的方式,使左壳体与右壳体可靠锁定,确保本装置的防漏效果。5.在对发生渗漏的故障部位进行检修时,为避免高压释放带来的危险,需要先松开卸荷螺栓释放该装置内的压力再进行拆除,可以保证该装置重复利用。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闭合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半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完全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加固螺钉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卸荷螺栓和卸荷密封圈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到达自锁孔入口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到达自锁孔斜坡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到达自锁孔中间段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完全伸入自锁孔内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解锁手柄被按压时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从自锁孔内伸出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装置的自锁钩从自锁孔内完全伸出示意图。图中:1-左抓手、2-右抓手、3-合页、4-左壳体、5-右壳体、6-管路密封条、7-腔体密封圈、8-卸荷孔、9-卸荷螺栓、10-卸荷密封圈、11-自锁钩、12-自锁孔、13-解锁手柄、14-复位弹簧、15-加固孔、16-加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左抓手1、右抓手2、合页3、左壳体4、右壳体5、管路密封条6、腔体密封圈7、卸荷孔8、卸荷螺栓9、卸荷密封圈10、自锁钩11、自锁孔12、解锁手柄13、复位弹簧14、加固孔15、加固螺钉16。左壳体4和右壳体5均为半圆柱结构,即均为空腔圆柱按直径均分的二分之一,上下两端均有半圆柱环,半圆柱环的中心轴与半圆柱的中心轴重合,左壳体4和右壳体5对接后的中空结构形成的充裕空间为液体渗漏和止漏操作同时引起的内部压力升高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左壳体4和右壳体5可对接安装,对接后为完整的圆柱形,对接的面为安装平面,通过安装于平面侧边的合页3铰接,可将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打开和闭合。在安装合页3的对边处,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均有矩形凸起,矩形凸起的尺寸相同,可对接安装。可选的,合页3为三个,分布于左壳体4和右壳体5安装平面侧边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左壳体4的安装平面有定位凸台,右壳体5的安装平面有密封圈沟槽,密封圈沟槽内粘接有腔体密封圈7,左壳体4和右壳体5合闭时,左壳体4的定位凸台进入右壳体5的密封圈沟槽。左壳体4的矩形凸起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孔12和加固孔15。可选的,加固孔15自上而下总共三个,自锁孔12自上而下总共四个,相应地,右壳体5的矩形凸起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钩11和加固孔15,自锁钩11的位置和自锁孔12的位置相对应,加固孔15在左壳体4和右壳体5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左壳体4和右壳体5闭合时自锁钩11可伸入自锁孔12内,加固螺钉16可旋入加固孔15内。如4所示,右壳体5内的加固孔15贯穿右壳体5的矩形凸起,且为阶梯孔,左壳体4内的加固孔15并不贯穿,且为螺纹孔。加固螺钉16为内六角螺钉,可穿过右壳体5的加固孔15旋入左壳体4的加固孔15内,将左壳体4和右壳体5锁紧,这种结构形式节省空间且锁紧力矩大。在左壳体4的矩形凸起的上端面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下两端均设有半圆柱环,左壳体(4)和右壳体(5)对接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上、下两端对应的半圆柱环合为上、下两个整圆柱环,两个整圆柱环的内径与管路外径相适配,上、下两个整圆柱环内壁面设有管路密封条(6);左壳体(4)的一侧和右壳体(5)一侧铰接;左壳体(4)的另一侧和右壳体(5)另一侧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闭合后两个安装平面通过自锁钩(11)和加固螺钉(16)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应急用管路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下两端均设有半圆柱环,左壳体(4)和右壳体(5)对接后形成内部中空的圆柱壳体,上、下两端对应的半圆柱环合为上、下两个整圆柱环,两个整圆柱环的内径与管路外径相适配,上、下两个整圆柱环内壁面设有管路密封条(6);左壳体(4)的一侧和右壳体(5)一侧铰接;左壳体(4)的另一侧和右壳体(5)另一侧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闭合后两个安装平面通过自锁钩(11)和加固螺钉(16)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4)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孔(12)和加固孔(15);所述右壳体(5)的安装平面上有自锁钩(11)和加固孔(15);所述自锁钩(11)伸入自锁孔(12)内,加固螺钉(16)穿过所述右壳体(5)的加固孔(15)旋入所述左壳体(4)的加固孔(15)内,加固螺钉(16)与左壳体(4)的加固孔(15)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4)和右壳体(5)上均设有用于对接安装的矩形凸起;所述左壳体(4)的矩形凸起的上端面处,开有一矩形盲孔,解锁手柄(13)安装于矩形盲孔内;解锁手柄(13)上部为圆形按压帽,中部为开有自锁孔(12)的矩形杆,底部为圆柱形复位弹簧安装杆;复位弹簧(14)一端套于复位弹簧安装杆之上,另一端固定于矩形盲孔的底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孔(12)横截面为矩形,包括三段,即位于解锁手柄(13)中部矩形杆内的一段和位于左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洋王忠晶王赢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