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得的模塑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42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它包括下列组分(A),(B)和(C),组分(A)的重量与组分(B)重量的比(组分(A)/组分(B))在20/80-95/5的范围内,组分(C)的重量与组分(A)和组分(B)的合计重量的比(组分(C)/[组分(A)+组分(B)])在0.001/100-5/100的范围内,其中,基本上组合物中所有的组分(B)具有2毫米或更长的长度, (A):聚烯烃树脂, (B):纤维, (C):重金属减活化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聚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得的模塑制品。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与金属接触的环境下具有改进的耐久性的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得到的模塑制品。
技术介绍
由于其良好的模塑性、良好的耐化学性和低比重,聚烯烃树脂被广泛用作通用树脂。但是,就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而论,它不总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其用途颇受限制。作为改进上述缺点和改善聚烯烃树脂机械强度如刚性和冲击强度的方法,已经知道的方法是在树脂中掺入填料,纤维等。在工业实践中,也已经通过将短纤维如短切原丝与聚烯烃树脂混合和,并用捏合机将混合物造粒生产玻璃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但是,它们的机械强度仍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因此,人们已经尝试通过使用纤维长度大的纤维来大大增加机械强度。JP-A-3-121146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拉挤成型法(pultrusion)生产长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拉伸纤维线料(fiber strands)的同时,用熔融的聚烯烃树脂浸渍连续的纤维线料的步骤,由此在树脂中掺进5-80%重量(基于总重)基本上彼此平行排列的纤维。通过使用该拉挤成型模塑法生产的长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制品,具有改进的机械性能如刚性和冲击强度到目前为止,聚烯烃树脂的问题在于,当使用时,其与金属直接接触,聚烯烃树脂对热氧化降解变得敏感,导致耐久性降低。长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当应用使用常规技术通过熔融捏合生产的短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成形制品时,在与金属接触的环境下,对耐久性的提高仍然是不够的。因此,人们一直热切的期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金属接触的环境下具有改进耐久性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得到的模塑制品。经过大量的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可以由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模塑制品解决上述问题,该组合物包括聚烯烃树脂(组分(A)),纤维(组分(B)),和重金属减活化剂(组分(C)),组分(A)的重量与组分(B)重量的比(组分(A)/组分(B))在特定的范围内,组分(C)的重量与组分(A)和组分(B)的合计重量的比(组分(C)/)在特定的范围内,其中,基本上组合物中所有的组分(B)具有特定的长度范围。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也就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列组分(A),(B)和(C),组分(A)的重量与组分(B)重量的比(组分(A)/组分(B))在20/80-95/5的范围内,组分(C)的重量与组分(A)和组分(B)的合计重量的比(组分(C)/)在0.001/100-5/100的范围内,其中,基本上组合物中所有的组分(B)具有2毫米或更长的长度,(A)聚烯烃树脂,(B)纤维,(C)重金属减活化剂,此外,本专利技术也提供由上述组合物生产的模塑制品。优选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组分(A)是聚烯烃树脂,它是由主要包括烯烃单体的可聚合单体聚合反应生产的树脂。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树脂一般包括烯烃的均聚物和两种或多种烯烃的共聚物,具体的例子包括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和聚丁烯树脂。聚乙烯树脂包括乙烯均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树脂还包括改性聚烯烃树脂,如通过接枝聚合反应等方法用非烯烃的单体对上述所提到的普通聚烯烃树脂进行改性和/或用非典型聚烯烃树脂的聚合物进行接枝聚合等得到的聚合物,和由烯烃和非烯烃可聚合单体制成的共聚物。改性聚烯烃树脂的例子包括不饱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在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两种或多种烯烃的共聚物)上接枝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乙烯与不饱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的共聚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等等。在本专利技术中,组分(A)可以包括单一的聚烯烃树脂或两种或多种聚烯烃树脂的混合物。另外,组分(A)还可以是改性聚烯烃树脂与非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混合物。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聚烯烃树脂(A)是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对聚烯烃进行部分或全部改性所得到的改性聚烯烃。作为组分(A)的聚丙烯树脂包括聚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和通过首先丙烯均聚,然后丙烯和乙烯共聚以形成乙烯-丙烯共聚物所得到的复合聚合物等。α-烃的具体实例包括1-丁烯,2-甲基-1-丙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甲基1-己烯,二甲基-1-戊烯,乙基-1-戊烯,三甲基-1-丁烯,甲基乙基-1-丁烯,1-辛烯,甲基-1-戊烯,乙基1-己烯,二甲基1-己烯,丙基-1-庚烯,甲基乙基-1-庚烯,三甲基1-戊烯,丙基1-戊烯,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和1-十二烯。其中优选1-丁烯,1-戊烯,1-己烯和1-辛烯。对生产聚丙烯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在“New PolymerProduction Process(edited by Yasuji SAEKI,KOGYO CHOSAKAI PUBLISHINGCO.(1994))”,JP-A-4-323207,JP-A-61-287917和其它文献中所例举的溶液聚合反应,淤浆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反应和气相聚合反应。还可以用这些方法的组合生产树脂。生产所用的催化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任何一种催化剂,优选催化剂的例子包括使用含有钛原子、镁原子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成分获得的多部位催化剂,或使用金属茂配合物等得到的单部位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组分(B)是纤维。本专利技术纤维的种类不限,只要能增强聚烯烃树脂。例如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金属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等的任何一类。其中优选玻璃纤维。粘合纤维的粘合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和环氧基树脂,淀粉,植物油等。还可以进一步使粘合剂与酸改性的聚丙烯树脂、表面处理剂和润滑剂(如石蜡)进行掺混。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改进润湿性、粘合性等,在将其混炼前,可以用表面处理剂处理纤维。表面处理剂的例子包括硅烷型偶联剂,钛酸酯型偶联剂,含铝偶联剂,含铬偶联剂,含锆偶联剂和含硼烷偶联剂的那些。其中优选硅烷型偶联剂,钛酸酯型偶联剂。特别优选硅烷型偶联剂。优选硅烷型偶联剂的例子包括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glycidoxy)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适宜的是氨基硅烷,其例子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用表面处理剂处理纤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通常所用的任何一种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水溶液法,有机溶剂法和喷雾法。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组分(C),即重金属减活化剂,是一种能引起金属离子螯合的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显示出一种活性,即在大分子材料进入金属或与金属保持接触的情况下,防止由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林义明北野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