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41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体加热装置,该装置包含装置主体、承载组件、加热组件、及控制加热组件产生热能而使承载组件接收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至少一个球体的控制组件。装置主体为壳体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承载组件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至少一个球体。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控制组件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中,并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组件产生热能,并经由承载组件将热能传导到球体,使得球体的主体可具有最佳的弹性,从而让球手容易稳定的控制打击距离与方向,并使球体不会受损。

Ball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ll heating device, the device includes a device body, a bearing component, the heating component and the heating component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heat and the bearing component receives the heat and the heat transfer to the control component of at least one sphere.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a shell structur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recessed to form a storage space. The load carrying component has a containing slot, and the holding slot holds at least one sphere. The heating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load carrying component and the device body. The control module is positioned in the device bod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heating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eat generated by the heating component, and through the bearing assembly will heat conduction to the ball, allowing the ball to the body may have the best flexibility, allowing players to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striking distance and direction, and the ball will not be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对球体进行加热的球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高尔夫球属于一种流行于上流社会的运动,伴随时代的发展,如今高尔夫球已经较为普及,并且,透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各种赛事都可轻易的传达给大众,因此,高尔夫球运动已广泛的被社会大众所喜爱。虽然目前高尔夫球的制造和设计的技术,使高尔夫球具备较好的性能和较长的耐久性,然而,高尔夫球依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一般生活温度与低温的温差会影响球体的硬度与弹性的改变,使得球手很难控制打击距离与方向,并且,低温时球体变硬、变脆,因此,打击时容易造成球体结构损坏,而使高尔夫球的使用寿命减短。综观前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思索并设计一种球体加热装置,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尔夫球低温时容易使球手很难控制打击距离与方向,并容易造成球体结构损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球体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承载组件、加热组件、及控制加热组件产生热能而使承载组件接收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至少一个球体的控制组件。装置主体为壳体结构,装置主体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承载组件具有容置槽,容置槽容置至少一个球体。加热组件位于收纳空间,并位于承载组件与装置主体之间。控制组件位于装置主体中,并电连接加热组件。优选地,加热组件包括受控制组件控制而产生热能的发热片单元、和传感发热片单元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单元。发热片单元位于收纳空间,并位于承载组件与装置主体之间,发热片单元电连接控制组件。温度传感单元位于收纳空间,并位于发热片单元与装置主体之间,温度传感单元电连接控制组件。优选地,球体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组件,位于收纳空间,并位于发热片单元与装置主体之间,隔热组件阻隔发热片单元所产生的热能传递到装置主体。优选地,温度传感单元位于隔热组件上。优选地,球体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并位于装置主体中。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单元、和受触动而处于第一状态且驱使电路板单元控制加热组件产生热能的开关单元。电路板单元位于装置主体中,并电连接电源供应组件与加热组件。开关单元位于电路板单元上,并电连接电路板单元。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接收外部电源且透过电路板单元传递电源到电源供应组件的充电接口,电连接电路板单元,并位于电路板单元。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根据电路板单元控制加热组件产生热能的动作而产生光束的加温指示灯单元、和根据充电接口传递电源到电源供应组件的动作而产生光束的充电指示灯单元。加温指示灯单元位于电路板单元,并电连接电路板单元,在电路板单元控制加热组件产生热能时,加温指示灯单元则根据电路板单元的动作而产生光束。充电指示灯单元位于电路板单元,并电连接电路板单元,在充电接口传递电源到电源供应组件时,充电指示灯单元则根据充电接口的动作而产生光束。优选地,装置主体包括上盖单元和下盖单元。上盖单元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下盖单元位于上盖单元的另一面,在上盖单元与下盖单元结合时,上盖单元与下盖单元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并且,在加热组件产生热能后,经由承载组件将热能传导到球体,使得球体的主体可具有最佳的弹性,从而让球手容易稳定的控制打击距离与方向,并使球体不会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图5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第四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球体加热装置;10:装置主体;100:收纳空间;101:上盖单元;101A:通口;102:下盖单元;102A:电池架结构;103:容置空间;11:承载组件;110:容置槽;111:取球槽;12:加热组件;120:发热片单元;121:温度传感单元;13:控制组件;130:电路板单元;131:开关单元;132:充电接口;133:加温指示灯单元;134:充电指示灯单元;14:隔热组件;15:电源供应组件;16:防护壳组件;160:防护壳;161:下防护壳;162:放置空间;2:球体;3:外部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现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要求范围,如前所述。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标号标示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5,分别为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第二结构示意图、第三结构示意图、框图和第四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球体加热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承载组件11、加热组件12及控制组件13。装置主体10为壳体结构,装置主体10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100。承载组件11具有容置槽110,容置槽110容置至少一个球体2。加热组件12位于收纳空间100,并位于承载组件11与装置主体10之间。控制组件13位于装置主体10中,并电连接加热组件12。其中,在控制组件13控制加热组件12产生热能时,承载组件11则接收加热组件12所产生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至少一个球体2。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1包括了装置主体10、承载组件11、加热组件12及控制组件13。装置主体10可为壳体结构,并且,装置主体10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承载组件11与加热组件12的收纳空间100。承载组件11具有容置槽110,容置槽110容置至少一个球体2,其中,承载组件11在容置槽110的侧边进一步还具有取球槽111,用于提供用户方便取出容置槽110中的球体2。加热组件12位于承载组件11与装置主体10之间。而控制组件13则可位于装置主体10的内部,并电连接加热组件12。因此,在用户要打球之前,可以将球体2先放置于容置槽110中,并且透过控制组件13控制加热组件12产生热能。接着,承载组件11会接收到加热组件12所产生的热能,使得承载组件11的本体也发热。而在承载组件11发热的同时,承载组件11即可将热能传递到球体2,以间接对球体2加热。由此,本技术的球体加热装置1通过在放置球体2的承载组件11下方设置加热组件12,使得加热组件12在产生热能后,可经由承载组件11将热能传导到球体2,从而让球体的主体可具有最佳的弹性,以提供用户可以容易且稳定的控制打击距离与方向,并且,也使球体不容易受损。进一步地说,在一实施态样中,本技术的加热组件12优选可包括发热片单元120和温度传感单元121。发热片单元120位于收纳空间100,并位于承载组件11与装置主体10之间,发热片单元120电连接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控制发热片单元120产生热能。温度传感单元121位于收纳空间100,并位于发热片单元120与装置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球体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为壳体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承载组件,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至少一个球体;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以及控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能而使所述承载组件接收所述热能并将所述热能传递到所述至少一个球体的控制组件,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中,并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为壳体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承载组件,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容置至少一个球体;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以及控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能而使所述承载组件接收所述热能并将所述热能传递到所述至少一个球体的控制组件,位于所述装置主体中,并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受所述控制组件控制而产生热能的发热片单元,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传感所述发热片单元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单元,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发热片单元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隔热组件,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并位于所述发热片单元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所述隔热组件阻隔所述发热片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热能传递到所述装置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位于隔热组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纶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