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30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是由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成的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该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满足下述必要条件(1)和(2):(1)将在长度方向上以大致等间隔切下的试样在85℃的温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然后在25℃的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此时最大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对于全部试样为20%以上;(2)所述薄膜的材料聚合物,除主要组成单元外另外还含有一种以上的次要组成单元,在测定所述次要组成单元中含量最多的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后,以全部组成单元100摩尔%为基准,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为7摩尔%以上,同时在计算这些平均值后,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在该平均值的±2摩尔%的范围以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成的薄膜卷筒,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是由实际上薄膜全长组成均匀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成的卷筒,或者而且由热收缩特性也均匀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成的卷筒。卷成该卷筒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在标签、袋等的制造工序中无不良现象产生,另外,在收缩加工工序中,极少产生收缩不充分,收缩不均,泛白,褶皱、变形,急经等不良现象。为制造标签等一般采用以下的方法。即连续的熔融挤压材料聚合物,制造未拉伸薄膜;然后拉伸获得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滚筒。在从该滚筒上边抽出薄膜边分切成一定的宽度,再次卷成滚筒状;然后印刷各种产品名称等文字信息或图案;印刷结束后,用溶剂粘接等手段,叠合薄膜的左右两端,粘合制作软管(制管工序);另外,有时可以颠倒分切工序与印刷工序的顺序;如果将所得的软管裁剪成适宜的长度,制成筒状标签,只要粘合该筒状标签的一侧开口部就可以制造袋子。另外,将所述标签、袋等蒙在容器上,将吹蒸气热收缩型的收缩通道(蒸气通道)或吹热风收缩型的收缩通道(热风通道)的内部载在传送带等上使之通过,通过使标签或袋等热收缩而粘接在容器上,获得最终产品(标签化容器)。另外,在该收缩工序中,标签或袋等各个热收缩率变化大时,由于在通道内的加热条件相同,有时就会产生热收缩率不当的标签或袋等。结果,就会出现由于收缩不充分、收缩不均、褶皱、图案的变形、急经等引起的外观不良而成为次品,所以就不能输送到市场上。因为通常是从一个薄膜卷筒加工同一最终产品用标签或袋等,所以卷成一个薄膜卷筒的薄膜的热收缩性变化大时,在热收缩工序中就存不良率增大的问题。而且,若在所述制管工序中采用溶剂粘接时,对于一个薄膜卷筒中的薄膜,薄膜的流向(长度方向)中的溶剂粘接性变化大时,一个在由该薄膜卷筒制造的软管中,由于溶剂渗透引起薄膜膨胀而使溶剂粘接部分失去平面性,同时产生起伏而导致外观不良。若溶剂粘接性的变化大时,将由软管制造的标签或袋等覆盖收缩在容器上时,在覆盖收缩工序中或在覆盖收缩后的最终产品的保存中有时会产生溶剂粘接部分剥离的情况。另外,在由所述软管卷成的卷筒状的薄膜卷筒中,由于在软管中施加较大压力,所以在所述产生起伏状的外观不良的部分中,在卷筒保存中也会容易发生折断的问题。一方面,裁剪软管制造标签时,裁剪部(开口部)热粘砂而导致不能贴在容器上或不易裁剪而产生剪切失误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由长薄膜卷成的卷筒制造热收缩性标签或袋、将其覆盖在容器上收缩后标签化的容器产品,或解决所述各工序中的种种问题、而减少次品产生的。(1)在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将薄膜物性稳定的恒定范围内的薄膜的卷曲起始侧的端部作为第一端部、卷曲结束侧的端部作为第二端部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第一个试样切下部,另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最终切下部,同时从第一个试样切下部起每约100m设置试样切下部,将各自切成10cm×10cm的正方形状的试样在85℃的温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然后在25℃的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此时的最大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对于全部试样为20%以上。(2)所述薄膜的材料聚合物,除主要组成单元外另外还含有一种以上的次要组成单元,对于从必要条件(1)中各试样切下部切下的用于另外用途的试样,在测定所述次要组成单元中含量最多的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时,以全部组成单元100摩尔%为基准,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为7摩尔%以上,同时在计算这些平均值后,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要在该平均值的±2摩尔%的范围以内。由同时满足所述必要条件(1)及必要条件(2)~5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薄膜卷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由于在薄膜恒定范围内全长上薄膜组成变化小,所以能够减少在由该薄膜制造标签或袋等工序中的不良次品的产生,而且也能够使热收缩特性相当均匀。另外,由同时满足所述必要条件(1)及必要条件(6)~(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薄膜卷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薄膜的热收缩特性变化变得极小、各个标签或袋等的热收缩特性也变得极小,所以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次品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聚酯类的热收缩性薄膜卷筒。在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收缩完成性,能够获得含有收缩不均、褶皱、变形较少的收缩完全的外观,另外,还可以获得美观有光泽或透明的外观。卷成本专利技术的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的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必须满足下述必要条件(1)。(1)在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将薄膜的物性稳定的恒定范围内的薄膜卷曲起始侧的端部作为第一端部、卷曲结束侧的端部作为第二端部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第一个试样切下部,另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最终切下部,同时从第一个试样切下部起每约100m设置试样切下部,将各自切成10cm×10cm的正方形状的试样在85℃的温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然后在25℃的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此时的最大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对于全部试样为20%以上。首先,对所述必要条件(1)的进行说明。所谓,是表示在制造薄膜时,制膜工序或拉伸工序能够稳定进行,薄膜物性大致呈均匀状态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制膜工序或拉伸工序在恒定状态下所得的长薄膜中,与以往的水平相比,使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量或其它特性进一步高度均匀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在实际操作上,在薄膜的制造中,薄膜的组成因材料供给方法或制膜条件而变化,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材料供给量或制膜条件不稳定等时所得的薄膜也无须均匀化。由此,评价要求均匀化特性时的取样,前提条件是只能在制膜工序或拉伸工序能在稳定的恒定状态下进行的范围,即中进行。所以,例如,如果从卷筒的卷曲起始10m的程度是不能恒定运转时的薄膜,就不从该部分取样,将从卷曲起始第10m作为薄膜的第一端部而取样。所述恒定范围(恒定运转范围)的数目,通常每一个薄膜卷筒有一个(在整个薄膜卷筒中1个)。但是,因为根据情况也有的存在多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从恒定范围取样。所述恒定范围,例如用后述方法可以通过测定薄膜最大收缩方向的热收缩率而进行评价。即只要热收缩率在20%范围以内(多个试样的热收缩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20%范围以内)就可以认为是恒定范围。以下对取样的方法进行说明。对于卷入一个卷筒的薄膜,将所述恒定范围内薄膜卷曲起始侧的端部作为第一端部、卷曲结束侧的端部作为第二端部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第一个试样切下部,另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最终切下部,同时通过从第一个试样切下部起每约100m设置试样切下部,在薄膜恒定范围内的整个薄膜上以大致等间隔的选择试样。另外,所谓,是指可以在100m±1m范围内切下试样。对所述取样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例如,在全长恒定范围内,将长度为498m的热收缩性薄膜卷回卷筒时,在从薄膜卷曲结束侧起(第二端部)2m内的范围切下第一个试样(i)。切下的面积要根据测定的物性值进行适当设定。然后,从切下第一个试样(i)处起约100m的地方切下第二个试样(ii)。同样,在约200m的地方切下第三个试样(iii),约300m的地方切下第四个试样(iv),约400m的地方切下第五个试样(v)。这里剩下的由于不到100m,所以第六个(最后)试样(vi)可以是在薄膜卷曲起始(第一端部)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筒,是由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卷成的薄膜卷筒,其特征在于:该热收缩性聚酯类薄膜满足下述必要条件(1)和(2):(1)在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上,将薄膜物性稳定的恒定范围内的薄膜的卷曲起始侧的端部作为第一端部、卷曲结束侧的 端部作为第二端部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第一个试样切下部,另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内侧2m以内设置最终切下部,同时从第一个试样切下部起每约100m设置试样切下部,将各自切成10cm×10cm的正方形状的试样在85℃的温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然后在25℃的水中浸渍10秒后取出,此时最大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对于全部试样为20%以上;(2)所述薄膜的材料聚合物,除主要组成单元外另外还含有一种以上的次要组成单元,对于从必要条件(1)中各试样切下部中切除的用于另外用途的试样, 在测定所述次要组成单元中含量最多的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时,以全部组成单元100摩尔%为基准,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为7摩尔%以上,同时在计算这些平均值后,全部试样的最多次要组成单元的含量在该平均值的±2摩尔%的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聪多保田规武川善纪伊藤胜也米田茂野濑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