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125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转向装置,包括转轴单元、饺盘单元、滑动单元和滚动单元;所述转轴单元设置在台车架上部,滑移单元均设置在台车架下部;所述转轴单元和滑移单元分别位于滚筒单元的两端;所述饺盘单元通过钢丝绳与滚筒单元连接。该滚筒安装在沥青台车架后端,解决了沥青台车在挤压边墙混凝土斜坡面上不能直线行走施工难题。

New steer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steer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unit, unit, unit and the sliding disc with rolling unit; the rotat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frame, sliding unit are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table; the two ends of the shaft element and sliding element are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unit; the dumpling tray unit by wire th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um unit. The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asphalt platform frame, and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 that the asphalt trolley can not walk straightly on the side slope of the extruding sid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台车转向行走滚筒,特别是一种用于挤压边墙乳化沥青胶柔薄层施工沥青台车的转向行走式滚筒。
技术介绍
目前,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的坡比一般在1:1.4左右,斜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36度。当坝顶电动卷扬机,将沥青台车从坝顶向坝底溜放时,因挤压边墙斜坡面的平整度,或台车行走滚筒加工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沥青台车不能沿斜坡面直线行走,脱离分块的乳化沥青喷洒碾压区。当沥青台车从坝底开始,按分区分块对挤压边墙混凝土面,进行乳化沥青胶柔薄层喷洒碾压施工时,沥青台车在坝顶卷扬机的牵引下,也会因挤压边墙斜坡面的平整度,或台车行走滚筒加工安装误差等原因,使沥青台车不能直线向上行走。脱离划定的施工区域,使乳化沥青喷洒和无石粉细砂撒布碾压,不能按划定的区域及遍数由下向上牵引施工。严重影响乳化沥青胶柔薄层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为解决沥青台车行走控制问题,在台车架下面设计安装“转向行走式滚筒”,解决了沥青台车在挤压边墙混凝土斜坡面上不能直线行走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沥青台车的转向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新型转向装置,包括转轴单元、饺盘单元、滑动单元和滚动单元;所述转轴单元设置在台车架上部,滑移单元均设置在台车架下部;所述转轴单元和滑移单元分别位于滚筒单元的两端;所述饺盘单元通过钢丝绳与滚筒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转轴单元包括转轴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支架通过转轴与台车架连接;所述转轴支架为三角支架。优选地,所述饺盘单元包括铰架、铰轴、铰盘、铰盘锁定部件。优选地,所述铰架设置在台车架上,所述铰架通过铰轴与铰盘连接,所述铰盘锁定部件设置在铰盘的下部;所述铰盘锁定部件包括支撑部和卡部。优选地,所述铰架为三角支架;所述铰盘为圆环,圆环内设置有若干支架。优选地,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架和滑槽,所述滑架的两端为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上设置有耳板。优选地,所述耳板能够在滑槽内前后滑动。优选地,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滚筒、转向滑轨和导向滑轨;所述滚筒设置在台车架下端。优选地,所述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轨和导向滑轨连接于铰轴和滑架。滚筒轴的一端,装在转轴支架上,另一端装在滑移单元的滑槽内。将转向牵引钢丝绳的两个绳头,分别固定在两端滑板上,通过导向滑轮将钢丝绳导引至转向铰盘的转轴上拉紧固定,当坝顶电动卷扬机向下溜放或向上牵引沥青台车行走时,操作人员控制铰盘正反转及角度,可控制滚筒绕转轴支架上下偏转,使沥青台车在挤压边墙混凝土面上实施小角度转向行走。将滚筒滚轴两端的固定支撑架,设计为转轴支架,滑移单元。改进设计后滚筒的功能由行走碾压,改变成转向行走碾压。将乳化沥青胶柔薄层施工所需的行走支撑转向碾压等工序集中整合在一起,解决了挤压边墙沥青台车转向行走碾压的施工难题,可广泛应用于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乳化沥青喷洒与布砂碾压施工。附图说明图1、行走新型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行走新型转向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滑移单元和滚筒单元结构示意放大图;1、转轴支架;2、转轴;3、滚筒;4、台车架;5、滑槽;6、滑架;7、铰架;8、铰轴;9、铰盘;10、铰盘锁定部件;11、钢丝绳;12、转向滑轨;13、导向滑轨;14、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新型转向装置,包括转轴单元、饺盘单元、滑动单元和滚动单元;所述转轴单元设置在台车架上部,滑移单元均设置在台车架4下部;所述转轴单元和滑移单元分别位于滚筒单元的两端;所述饺盘单元通过钢丝绳11与滚筒单元连接。所述转轴单元包括转轴支架1和转轴2;所述转轴支架1通过转轴2与台车架4连接;所述转轴支架2为三角支架。所述饺盘单元包括铰架7、铰轴8、铰盘9、铰盘锁定部件10。所述铰架7设置在台车架4上,所述铰架7通过铰轴8与铰盘9连接,所述铰盘锁定部件10设置在铰盘9的下部;所述铰盘锁定部件10包括支撑部和卡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铰盘9上,卡部设置在支撑部上,所述卡部包括滑动杆和卡扣。所述铰架7为三角支架;所述铰盘9为圆环,圆环内设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架6和滑槽5,所述滑架6的两端为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上设置有耳板14。所述耳板14能够在滑槽5内前后滑动。所述滚动单元包括滚筒3、转向滑轨12和导向滑轨13;所述滚筒3设置在台车架4下端。所述钢丝绳11通过转向滑轨12和导向滑轨13连接于铰轴8和滑架6。转轴支架1上平面钻轴孔,转轴2下端穿入转轴支架1的轴孔中,用电焊将转轴2与转轴支架1焊接牢固。型钢台车架4转轴位配钻轴孔,转轴2由下向上穿过台车架4的轴孔,在转轴2的伸出端用圆螺母锁紧。滑移单元由滑架6、滑槽5组成。滑架6下端是滚筒3的滚轴的安装位置,滑架6上端弧形部上设置的耳板14卡入滑槽5内,滑槽5与台车架4焊接。将转轴支架1、滑架6分别安装在滚筒3滚轴的两端用圆螺母锁紧,滑架6的弧形部上设置的耳板14能够在滑槽5内向前向后滑动,可控制滚筒3以转轴支架中心轴转动,所述铰架7一端设置在台车架4上,另一端通过铰轴8与铰盘9连接。将钢丝绳11,通过转向滑轨12、导向滑轨13导引至铰盘9的铰轴8上拉紧固定。将钢丝绳11的两个绳头,分别固定在滑架6的两个耳板14,控制铰盘9正向或反向转动,钢丝绳11在铰轴8卷筒位正向或反向卷绕,拉动弧形滑架6沿滑槽5滑移,牵引滚筒3绕转轴2向前或后摆动,达到沥青台车实现小角度转向之目的。滑移单元由滑架6和滑槽5构成,滑架6下端是滚筒3的轴安装位置,滑架6上端弧形部上设置的耳板14卡入滑槽5内,滑槽5与台车架4焊接。耳板14和滑槽5内外圆弧的曲率半径,按滑架与转轴支架之间中心距离设计确定。滑架6弧形部上的耳板14,配置钢丝绳11的联接装置。将钢丝绳11的两个绳头,分别固定在两端滑板6上,通过转向滑轨12和导向滑轨13将钢丝绳11导引至铰盘9的转轴8上拉紧固定,当坝顶电动卷扬机向下溜放或向上牵引沥青台车行走时,操作人员控制铰盘正反转及角度,可控制滚筒绕转轴支架上下偏转,使沥青台车在挤压边墙混凝土面上实施小角度转向行走。将沥青台车轮式行走机构,改为滚筒式行走支撑机构。这样解决了台车的行走支撑工况,增加了碾压功能。沥青台车转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沥青台车架下方后行走轮位置,设置一个具备转向行走支撑碾压等功能的行走装置。该装置由转轴支架、滚筒、滑移单元等构件组成。转轴支架,滑移单元安装在滚筒中心轴两端,用圆螺母锁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新型转向装置,其适用于沥青台车的行走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单元、饺盘单元、滑动单元和滚动单元;所述转轴单元设置在台车架上部,滑移单元均设置在台车架下部;所述转轴单元和滑移单元分别位于滚筒单元的两端;所述饺盘单元通过钢丝绳与滚筒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转向装置,其适用于沥青台车的行走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单元、饺盘单元、滑动单元和滚动单元;所述转轴单元设置在台车架上部,滑移单元均设置在台车架下部;所述转轴单元和滑移单元分别位于滚筒单元的两端;所述饺盘单元通过钢丝绳与滚筒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单元包括转轴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支架通过转轴与台车架连接;所述转轴支架为三角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饺盘单元包括铰架、铰轴、铰盘、铰盘锁定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架设置在台车架上,所述铰架通过铰轴与铰盘连接,所述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桥马忠清郭浩东韩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