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培养基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021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培养基及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方法。所述培养基包括:干料;以及MS培养基,其中,基于所述干料的总质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MS培养基含量为1%~5%。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基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能够有效地缩短栽培时间,提高栽培效率。另外,采用二次出菇培养方式,以便进一步获得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适于规模化生产。

Dark brown Boletus reticulatus cultivation mediu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medium and phlebopus portentosus. The medium includes: dry; and MS medium, the total quality of the dry material based on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the MS medium was 1% ~ 5%. The invention of the culture medium by cultivation of phlebopusportentosu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of cultivation,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two mushroom cultivation mode, in order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phlebopusportentosu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培养基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属于牛肝菌目小牛肝菌科,脉柄牛肝菌属。最早描述见于斯里兰卡,现在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都有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和云南。目前该菌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野生状态的人工采收,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之人为地高强度采收,使暗褐网柄牛肝菌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现有技术中,栽培种经40-60天培养后,菌丝才能长满栽培瓶或栽培袋,培养时间偏长。另外,在采收完一茬暗褐网柄牛肝菌后,出菇周期即结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栽培种进行二次出菇培养,导致暗褐网柄牛肝菌产率偏低。目前,如何提高暗褐网柄牛肝菌产率仍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培养基以及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能够有效地缩短栽培时间,提高栽培效率。另外,采用二次出菇培养方式,以便进一步获得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料;以及MS培养基,其中,基于所述干料的总质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MS培养基含量为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料;以及MS培养基,其中,基于所述干料的总质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MS培养基含量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干料包括:50%~70%的小麦、10%~30%的玉米粒以及10%~30%的杂木屑。3.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液体菌种接种于权利要求1或2的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栽培种;以及将所述栽培种进行出菇培养,以便得到所述暗褐网柄牛肝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800g~1000g所述培养基,所述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40mL~50m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是在28℃~30℃下进行20天~25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培养是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的:菇房温度为25℃~28℃,湿度为85%~95%,光照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生华向婷朱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乳源南岭好山好水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